罗银青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
罗银青(1894年-1952年),安徽省金寨县(原属河南省商城县)南部斑竹园镇沙堰大西冲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
人物生平
罗银青生于1894年,幼年随叔父罗师源读私塾。1926年,他去武汉,与从事工运的共产党员李梯云一道,鼓动工人罢工。1927年3月,罗银青进入毛泽东在武昌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直接受到毛泽东、恽代英、方志敏等人的培养教育。讲习所结业后,他遵照毛泽东等人的指示,回家乡农村从事农运工作。1927年秋至1930年冬,他先后在沙堰洪觉庵大庙、小河王氏祠、果子园佛堂坳办学。1929年5月,他在佛堂坳教书时,面对商南起义胜利的大好革命形势,激情满怀,创作出《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著名歌词反映了一个时代人民的心声,成为红军时期的经典歌曲,伴着猎猎红旗,正唱响神州大地。1932年9月,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罗银青身负重伤而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敢死文》。后经乡亲们多方营救出狱。罗银青终生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他都撰写了大量的革命诗文,人们称他为“红色歌手”。
1929年的农历八月,金寨西部地区的区乡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张灯结彩,热烈庆祝自己的政府诞生。为了更好地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表达劳苦群众翻身得解放和庆祝苏维埃成立时的喜悦心情,时任商城县委领导班子成员、红三十二师党委书记李梯云和红三十二师政治部主任漆禹源、县委委员漆先棣等人研究决定,创作一首歌唱苏维埃和红军的歌,在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演唱。后来,创作歌曲的任务交给了少共县委书记徐乾。徐乾与少共县委组织部长漆先棣、宣传部长漆先平商量,让佛堂坳模范小学校长、共产党员罗银青编写。
罗银青接到任务时,正好刚刚参加了乡苏维埃成立庆祝大会。当时,正值金秋时节,到处桂花盛开,香气四溢,沁人心脾,乡苏维埃成立大会上人民群众的欢乐情景仍在脑海中浮现,罗银青触景生情,心潮澎湃,才思涌动,哼着当地民歌《八段锦》的曲调,填写了名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写好后他立即送交给李梯云审阅。定稿后,由模范小学女教师陈觉民负责教唱,并编舞,教16名学生以打花棍的形式表演。
在斑竹园长岭岗举行的第一区苏维埃成立大会上,《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舞表演十分成功,赢得观众热烈掌声。李梯云当场对模范小学进行了嘉奖,并把教唱这首歌作为大会的一项内容。罗银青把提前油印好的歌单分发给参会人员,并当场进行了教唱。会后,少共县委将歌单发给各团支部、各乡苏维埃,让大家一起学唱。自此,这首革命歌曲便在豫东南革命根据地流传开来。
1931年2月,随着根据地巩固和革命发展的需要,罗银青被调到赤南县苏维埃所在地、中共豫东南道委驻地汤家汇镇,同何复舟同志一起,共办赤南县《红日报》和石印馆,罗银青先后担任报社编辑主任和石印馆的誊写主任等职。这期间,罗银青名声逐渐壮大,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著名文人。
1932年9月,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国民党陈继承等部向汤家汇发动进攻。当时,身负重伤的罗银青正在汤家汇医院治疗养伤。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伤病员日益增加,医院无力帮伤员转移。罗银青在心里告诉自己:宁愿身死荒山野谷,也不能落入敌手。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忍着伤痛,拖着病体离开医院,躲进深山,藏在一个隐蔽的石洞里。后来,幸遇一位蔡姓老人相助,才幸免一死。
敌人知道罗银青在党内的威望,到处张贴布告,悬赏五百大洋捉拿他。时隔不久,因伪保长罗宗胜向敌人告密,罗银青被捕。在狱中,敌人对罗银青严刑拷问,要他交出党的地下组织人员名单,并要他写出“自白书”。但任凭敌人使出各种伎俩,罗银青始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敢死文》,表白了自己的为人和志向:“针邪戒恶,笔下无情,今日敢作刀尖鬼;信守道义,固行共产,永世难将心性移……”恼羞成怒的敌人,咬牙切齿地放出狠话:“罗银青这个共产党员非杀不可!”
当地老百姓和进步人士,听说敌人要杀害罗银青,纷纷想办法营救,后由乡保长出面保出了罗银青。罗银青出狱后,有些“好心人”纷纷来劝他:“红军大部队已经走了,你现在是孤掌难鸣,以后最好慢开口、少动笔……”
罗银青听后笑着回答:“宁填沟壑,不辱斯文!”
因在狱中备受敌人摧残,罗银青身体孱弱,后以教私塾蒙馆为生。但他从未向苦难低头,也从未放下手中的笔。他的革命意志始终没有消退,革命之火始终在他心头燃烧。在各个历史时期,他都撰写了大量的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革命的诗文,以此与反动势力抗争,抒发自己祈盼光明的心情。除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外,罗银青还创作了《兵变歌》《穷人调》《小放牛》《妇女歌》等数十首歌词,大都配以民间曲调,在当地广为流传。
1952年,罗银青身患重病,时任华北空军政治委员的漆远渥自北京回故乡探亲,得知老师罗银青病重,想去看望,可假期只剩一天,路程遥远,交通不便,只好写信慰问:“银卿先生:先生该健康,家中人均致意!我近来自北京回故乡省亲,因为时间很短,不能亲来拜望先生,深感抱歉,特来函问好……”信写好后,漆远渥特请家人步行送到罗银青家中,并随信带去30元钱。罗银青看到过去的学生现为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漆远渥写给自己的信,眼含热泪,十分激动,在病榻上写道:
老迈徒悲志力衰,频年愤愤总徘徊。
身处污泥防自染,腹藏攸思盼云开。
山河改貌歌千曲,书信传来笑满腮。
英才济济党陶铸,桃李春风亦快哉。
不久后,病痛夺走了罗银青的生命。
1952年罗银青去世后,遗体埋葬在他家乡的一个荒僻的山坡上,一堆乱石垒砌的坟墓被杂草、荆棘掩盖,去墓地没有路,野兽经常出没。一片荒凉,令人伤感。镇村干部和乡亲们多年想为罗银青修墓立碑,但由于经费困难,一直未能如愿。2008年金寨县财政、民政局拨款8000元,斑竹园镇政府积极组织承建,才将坟墓修葺一新。竖了坟面,砌了拜台、修通了道路。用大理石制作的纪念碑矗立在墓前,碑正面雕镌为罗银青之墓,背面记载罗银青生平。墓地周围种有花草,青松翠柏环抱,陵墓显得肃穆庄严。此处已成为广大青少年教育基地。
青山埋忠骨,碧水映丹心。2008年11月8日,《八月桂花遍地开》作者罗银青的墓碑在他家乡——金寨县斑竹园镇沙堰村落成,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出版著作
《八月桂花遍地开》
参考资料
新闻.光明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7 19:5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