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将军路八角亭处,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
历史沿革
1986年,彝良县成立文物管理所,编制2人,实际配备专职干部1人,即所长钟大凯从彝良县文化馆文物组调过来从事文物管理工作。
1987年5月,彝良县委政府和文体局相关领导探讨商量后决定查找资料着手成立“罗炳辉事迹陈列室”,经文体局向彝良县委政府请示后,彝良县委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派专家组前往罗炳辉将军生前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搜集整理资料。
1988年2月,罗炳辉事迹陈列室借用文物管理所二楼两间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和实物布展,随即该馆正式开馆。
1991年,建成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馆舍,共三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1997年,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罗炳辉事迹陈列室进行了第二次改版,改版后更名为“罗炳辉事迹陈列馆”,并于这年12月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当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罗炳辉事迹陈列馆题词“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
1998年,中共中央秘书局、国务院秘书局以中秘文发(1998)12号文将“罗炳辉事迹陈列馆”正式命名为“罗炳辉纪念馆”。
2007年11月11日,对罗炳辉纪念馆第三次改版。
场馆布局
综述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1250平方米。纪念馆坐落在县城东南面的将军山脚下,由广场、浮雕、绿化地、展馆和风景竹林五部分组成。是一处坐北向南、砖混结构的平房建筑,一字形布局,三层楼,第一层设值班室、多媒体放映厅、会议室、库房和办公室,共1250平方米;第二层设陈列展厅,共1250平方米;第三层为彝良县群体英模展、葬良县情展(自然博物展)和临时展厅,共220平方米。
展厅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基本陈列用大量有关罗炳辉将军生平的图片、资料以及实物辅助布展,展室有《矢志从戎争自由》《赴汤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扫敌顽》《血洒疆场炳青史》四个主题。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临时展览结合该馆的历史特点、办馆方向和彝良民风民俗,该馆先后举办了《海洋生物标本展》(2005年10月)、《彝良民风民俗摄影展》(2006年1月)、《彝良七月书法展》(2007年7月)、《彝良新春美术作品展》(2008年1月)、《彝良改革开放30年成果摄影展》(2009年10月)、《彝良妇女刺绣展》(2010年3月)等展览。
场馆特色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馆舍设计面貌以本土文化为特色,结合现代建筑材料,砖混结构,外端采用青灰色、白色和黄褐色花岗岩凸显纪念馆庄严肃穆气氛,正面呈船形前进之势。
馆藏文物
综述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藏品来源于捐赠、收购;藏品类别有棉质、纸质、金属、石器、木质、复合类;截至2019年末,该馆藏品有4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件(套)。
重要藏品
陈毅给罗镇涛的亲笔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24日,罗炳辉将军与世长辞三天后,陈毅元帅为使将军的大女儿罗镇涛(罗堂真)从失去慈父的悲痛中振作起来,便给罗镇涛写了一封慰问信,希望她能牢记父亲的嘱咐,沿着父亲的足迹,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此信为国家一级文物,罗炳辉纪念馆镇馆之宝:罗炳辉吉安起义时使用的左轮手枪和子弹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罗炳辉参加“水口战役”荣获的奖章。同年8月,罗炳辉因战功卓著,被授予“二级红星勋章”。同年10月,红九军团在闽西建宁成立时的政治部印鉴;长征途中,藏民送给罗炳辉的玛瑙;罗炳辉抗日战争时使用的水笔和笔记本;罗炳辉从日伪手中缴获的日本战刀、支那地图和皮包;罗炳辉逝世后,安徽省天长县改名为“炳辉县”时的政府印章。
藏品保护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藏品用玻璃专柜陈放展览。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协助龙美光创办了“抗日先锋罗炳辉”网站;杨生华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军事家罗炳辉》,宋霖、罗新安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罗炳辉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曾令云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罗炳辉将军》,及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怀念罗炳辉同志》等书籍。
所获荣誉
2005年11月20日,中宣部公布将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命名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相关人物
罗炳辉,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原名罗德富。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2月22日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阿都乡偏坡寨一个彝族农民家里。17岁离开家乡,到昆明参加了滇军,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曾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民国十七年(1928年)到江西吉安县任靖卫大队长。民国二十八年(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领吉安、吉水、泰和等8县靖卫队1000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吉安起义。起义后部队编入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历任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红六军第二旅旅长、红六军二纵队司令员、红十二军军长、红九军团军团长。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学习。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开展统战工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同年5月,任第五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皖中,开创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积劳成疾。
机构设置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是公益性国营事业单位。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经费来源于财政全额拨款。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设业务部、外联部、陈列展览部。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编制有6人。
参观信息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将军路八角亭处。
彝良县人民政府——G352——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8:00一11:30,14:30—18:00(全年开放)。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