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茨维格:生平与思想》是2017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编著者是(美)纳胡姆·格拉策(Nahum N. Glatzer),译者是孙增霖。
作者简介
弗朗茨·罗森茨维格(Franz Rosenzweig,1886—1929),20世纪著名犹太思想家、哲学家。1886年12月25日生于德国卡塞尔,1905年起在大学里学习医学,后于柏林大学、弗莱堡大学研读历史和哲学,191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黑格尔与国家》(1920年出版)。代表作
《救赎之星》写作于一战期间,1921年出版后引起犹太学术文化圈的广泛关注,是罗森茨维格最具影响的作品。1920年起担任法兰克福自由犹太学社校长。自1922年起,罗森茨维格罹患疾病瘫痪在床,在病榻上开始与马丁·布伯合作翻译《圣经》(从希伯来语译为德语),同时翻译、评注中世纪犹太诗人犹大·哈列维的诗集,此外还完成了犹太学、犹太宗教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大量著述。罗森茨维格堪称20世纪思想领域的一个奇迹,可以说是犹太思想界最受尊崇的贤哲之一。他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在格拉策这部精心编辑的精神传记中得到了忠实呈现。
纳胡姆·格拉策(Nahum N. Glatzer,1903—1990),
布兰迪斯大学犹太史教授,波士顿大学犹太学教授。他早年即进入罗森茨维格的学术圈,是自由犹太学社的成员,也是深受罗森茨维格欣赏和信赖的追随者与研究者。著有《约伯的向度》《在时间与永恒中:犹太读本》,编有《犹太传统:古今犹太著作选》,译有马丁·布伯的《回应的方式》、罗森茨维格的《理解疾病与健康》等。
译者孙增霖,山东济南人,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现为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犹太哲学、犹太教的译介、研究工作。译有《救赎之星》《理性宗教》《
以色列的先知及其历史地位》,合译有《批判的意义》。
内容简介
罗森茨维格的一生便是一场巨大的精神探索,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与犹太学研究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本书编者纳胡姆·格拉策曾师从罗森茨维格,见证了这位大师生命中的许多珍贵时刻,对罗森茨维格也有着最独特深入的理解。格拉策秉持弟子的谦卑与传记作者的客观公允,以最聪明、最适当的方式完成了这部解读罗森茨维格的引导性著作,那就是以罗森茨维格自己的著述来构筑他的生平历程和思想脉络。通过精心的编辑,格拉策在第一编用罗森茨维格的日记、书信、谈话记录来勾勒其人,在第二编通过其著作选编来呈现其思,两个部分互为佐证,将罗森茨维格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圣徒式犹太天才,以最大限度的真实呈现出来。
这是罗森茨维格研究和二十世纪犹太哲学研究的一部不可取代的必读书。
编辑推荐
罗森茨威格是完全可以和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齐名的二十世纪大思想家,他的人生比维特根斯坦更离奇,他的重要性还尚未被广泛认知,但就像孤寂的
卡夫卡注定会迎来他的时代一样,属于罗森茨维格的时代也必定会来临。
他在短暂的人生中虽然留下的著作不多,迈出的每一步思想的脚步却都是深思熟虑。从他在战壕里用明信片写作《救赎之星》,到翻译犹大·哈列维诗作,再到病中与马丁·布伯合作翻译《圣经》,他的人生轨迹就是思想的实现,知与行的合一更是在他命定的疾病中达到最完美的统一:长达八年的瘫痪,既是祝福也是考验,既是赞美也是反讽;他在此过程中保持了幽默、品位、挑剔、严苛,和对死亡边缘之生活的敞开状态。这一切都在格拉策这本忠实的记录中得到了保存。
本书是子午线译丛的一种,也是这套书中最有分量的著作之一,同已出的
《潜能》一样值得研读收藏,也同《潜能》一样以精装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名家评荐
罗森茨威格是20世纪复兴犹太思想的先驱,并且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具革命性的犹太思想家。他的《救赎之星》已被视为毫无疑问的经典之作。
——《基督教世纪》(Christian Century)
罗森茨维格的故事,就是重新发现犹太教的故事。
—— 纳胡姆·格拉策
此书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杰夫·普特博
虽然并未声称发现了真理,《救赎之星》提供了一种和谐的方法,询问了关于起源、宗教与历史传统的问题,以及犹太与非犹太传统彼此之间的影响。因此,它关乎的是当代的普遍性话题。
——《宗教研究评论》
目录
引言
第一编 生平
第一章 一个学习医学、历史和哲学的学生 1904-1912
第二章 教堂与会堂之间 1913-1914
第三章 战壕中的犹太思想家 1914-1919
第四章 法兰克福的圣人 1919-1922
第五章 瘫痪。同死神的斗争 1922-1925
第六章 最后的岁月 1925-1929
第二编 思想
第一章 新思维:哲学与宗教
1.个人观点
2.旧哲学和新哲学
3.新思维
4.哲学与神学之间
5.有信仰的科学
6.生与死
第二章 犹太学习和生活的复兴
1.论做一个犹太人
2.论犹太学习
3.教育和律法
4.神与人
5.布道犹太教
第三章 论《圣经》及其语言
1.信仰的语言
2.翻译的作用
3.中世纪诗歌的风格
4.古典和现代希伯来文
5.论《圣经》的意义
第四章 神与人
1.上帝之爱
2.今日之万神殿(Pantheon)
3.远和近
4.名字
5.论上帝的诱惑
6.启示的内容
7.论赎罪日
8.论奇迹
9.自由
1.活的历史
2.永恒的民族
3.犹太年
4.流放和拣选
5.世界万民及其国家
6.历史与上帝之国
7.教堂和会堂
8.犹太人与基督徒
9.爱你的敌人
10.“幸存”
第六章 锡安与以色列的幸存者
1.真正的和虚假的弥赛亚
2.牺牲的祈祷
4.诗人的回答
5.以色列的幸存者
附录
致谢
年表
人物列表
著作列表
引用说明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精彩书摘
罗森茨维格生命的历程跟他作品的内容处于一种矛盾的关系中。当他的生活遭遇变故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倾向于相信会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相应的多愁善感的成分、或者多少有 点非理性的反映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最严谨、最冷静的形式。 而当他的某一著作所表现出来的完美的结构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躲在象牙塔中的学者时,我们却发现该书的作者是一个身 处战壕中的士兵,正在军队定制的明信片上书写一部长达数百页的鸿篇巨制,然后把这数量巨大的明信片一张张地寄回家。 当一个人看到过弗朗茨·罗森茨维格家乡那庄严肃穆的安息 日祭典——祈祷、祝福、歌唱以及以正经八百的工作态度小心 翼翼地执行的斋戒——后,作为旁观者一定会指望他是一个严守传统的正统派犹太人。 然而,人们却发现他是那个时代最不 守教条的思想家之一。
对那些只认识精心研读《塔木德》及其评注的、虔诚的犹太教徒罗森茨维格的人来说,无法设想这样一个人居然是像《黑格尔与国家》那样的哲学著作的作者。 另一方面,如果德国的学者们发现他们之中的一位居然翻译中世纪的犹太诗歌并且撰写有关《圣经》神学论文的话,也会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矛盾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当一位读者读到一篇篇才华横溢、创意十足、洋溢着生动的幽默的文章时,他会认为作者一定是一个快乐而健康的思想斗士,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然而, 与这些文章相对应的罗森茨维格的生平却显示给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瘫痪多年,失去了说话能力的人,一个在妻子 帮助下才能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表情达意的人。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听说了罗森茨维格是怎样战胜了 可怕的病痛、顽强地活下去并成为了一位活跃而多产的学者、 作家和批评家时,他说道:“此人别无选择!”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在面对这样的特例时,既未借助某种情结(complexes),也没有寻找某些隐秘的原因,反而简单地认定:罗森茨维格生命的这种特殊模式正是其正常的状态。在这一点上他毫无疑问是 正确的。 因为在罗森茨维格生命和作品之间的所有表面的冲突共同谱写了一气呵成的篇章,一部既属于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又足以为后人楷模的历史。
弗朗茨·罗森茨维格的故事就是一个重新发现犹太教的故事。一位欧洲的知识分子和同化主义者(assimilationist)同他自己的过去决裂,借助坚定的信念(conviction)他变成了一个 犹太人,重新发现了他的民族的存在,而且变成了这种存在的 现代解读者。
他作为一位西欧的知识分子,是 19 世纪的得意门生。这是一个信仰进步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这一信仰由科学的稳步发展而得到了确证。人与社会的进化看起来是不可阻挡的。 对卢梭(Rousseau)1所描绘的“人类的无限完善性”的信仰导致了一种乐观主义的氛围,弥漫在大学、艺术院校以及其他的学术和教育(Bildung)机构中。自信自己是他触及的所有领域的 主人的可不仅仅是行动家们,与他们志同道合的还有思想家们,后者追随黑格尔的脚步, 相信思想是全能的,对他们来说,思想“不仅仅是在我们的头脑中才 能找到的重要事物,也就是说,它也许能、也许不能根据我们的 意愿转变为我们期盼的现实。与此相反,思想就是行动、思想 就是现实”(黑格尔)。年轻的罗森茨维格自身高度认同这种进步的世界观和对理性的信仰。
解放运动(Emancipation)使得一向自我封闭的犹太社区打开了一扇通向这一精神的新世界的大门。存在于传统会堂和家庭仪式中的犹太藩篱现在看起来陈腐而且失去了意义。 至于那些由先知们率先倡导并保存在拉比们的教诲和祈祷文中的弥赛亚式的普遍主义观念似乎已经得到了实现,至少也可以说是正逐步地在欧洲的普遍人性中逐步变为现实。
封闭性一直到 19 世纪都是犹太人生存状况的重要特征。 在打破这一封闭性的过程中,罗森茨维格家族的某一成员恰好 扮演了一个积极的角色。 自己的家族与这一进程息息相关这 一事实给罗森茨维格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在他转变前还是转变之后。 在他作品中,我们发现他曾多次提及撒母耳·梅 尔·艾伦博格(Samuel Meir Ehrenberg),后者是他的外曾祖父, 一度活跃于
犹太历史的这一特殊的转折时刻。
S·M·艾伦博格(1773-1853)起初是位于沃尔芬比特尔地方(属于不伦瑞克公爵)的自由犹太学校的教师,后来升任该校的负责人。 在他的 诸多学生之中,他比较看重两位历史学家:以撒·马库斯·乔斯特和列奥坡得·桑兹。正是这二人为“犹太教科学”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一运动相信人们无法 指望犹太教还有进一步成长和进步的空间,并进而宣扬一种对待犹太文化和历史的客观的和学术性的——或许有人会说是没有人情味的——观点。
桑兹(他曾经问过一位被作为希伯来诗人引荐过来的俄国犹太人这样的问题:“你何时曾生存过?”)曾1854年私下印行过一本小册子,在其中他描绘了艾伦博格的生平和他指导下的学校。他相当精准地概括了这所学校的特征:“起初,这所学校是专门研习塔木德的地方,只允许开设极少数(非塔木德的——中译者补)一般性的科目,后来则变成了一所学术研究 机构,塔木德只是允许开设的诸科目之一,最后终于变成了一所摒弃了塔木德教育的高等学校。”启蒙和解放由此让人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它们的冲击;艾伦博格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 的要求,他将这一要求表述为:“我揭示给我的学生们的,是一条如果我们想在地上的万民之中获得更高的评价而必须走的 道路。”该校的宗旨渐渐变为:“改造思想幼稚、言语粗鲁、无知、受教育水平很低的青年人(bahurim),使之变得优雅而富有教养。”传统教育让位于更具普遍性的伦理学课程。 更为具体的课程也开设出来,目标是“确立那些为全部伦理学和神学教 义奠基的基础性的伦理学概念”。 要了解“宗教的种种具体资 料”则需要求助于一本印刷好了的手册。《摩西五经》使用的是门德尔松的译本,这是当时 最好的德文译本。 有关《圣经》的古典评注再也无人问津,如有 必要解释《圣经》,则全部付诸口头解说。 1848 年,法国大革命 点燃了艾伦博格的希望之火,他坚持认为,从这一年开始,逾越节哈格大可以精简掉下述句子:“今年 我们虽然是奴隶,但明年我们就会获得自由” 。
艾伦博格跟绝大多数与他志同道合的犹太主义者一样,相 信打破犹太人的封闭性,迈向欧洲主流社会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些必要的调整,其结果将是传统犹太教和现代精神的某种折衷 或者综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罗森茨维格的时代,这种全心全意的调整和综合却需要洗礼作为其必要条件。 艾伦博格的另外几个曾孙——罗森茨维格的密友,汉斯·艾伦博 格和鲁道夫·艾伦博格——转变成了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一事实给年轻的罗森茨维格印象颇 深;一旦接受了前提,那么结论就是难以避免的。
——节选自本书引言部分,纳胡姆·格拉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