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里戈·卡拉索·奥迪奥
哥斯达黎加经济学家、政治家、总统
罗德里戈·卡拉索·奥迪奥(Rodrigo Carazo Odio)(1926年12月27日——2009年12月9日)哥斯达黎加经济学家、政治家、总统。卡拉索1926年出生于哥斯达黎加的卡塔戈,毕业于哥斯达黎加大学,曾担任彭塔雷纳斯市议员,1951年加入民族解放党,之后在多个政府部门任职,1969年退出民族解放党,1971年创建民族复兴党并任主席,1978年在总统竞选中获胜担任总统,任期4年,1982年卸任,任和平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2009年因心脏病逝世。
早年经历
卡拉索1926年出生于哥斯达黎加的卡塔戈,曾在哥斯达黎加大学经济和社会系学习,获会计、管理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48~1949年任彭塔雷纳斯市议员,1951年加入民族解放党,1952~1953年在哥斯达黎加大学任教,1953~1970年先后任经济管理总局局长、全国住房和城市规划机构负责人、劳动银行顾问、中央银行行长、议会议长等职。1969年退出民族解放党。1971年创建民族复兴党并任主席。1974年作为民族复兴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失败后,他倡议和串联该党与基督教民主党、共和党卡尔德隆派、人民联盟党合并成立团结党。
总统生涯
1978年卡拉索作为团结党的候选人在大选中获胜,任总统至1982年。
债务危机
卡拉索上台之后,由于70年代国际市场上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世界经济衰退以及随之而来的外贸条件恶化,70年代末爆发的中美洲动乱,使区内贸易减少;再加上国内长期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导致贸易赤字常年居高不下,被迫依靠公共债务和外资来弥补。国内主要出口产品价格下跌,而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不断上升,导致国际收支严重恶化,国际储备几乎发生亏损,外债激增,且外债结构发生变化,超短期外债比重增加。哥斯达黎加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国内工业增长放缓,农业连续两年减产,经济雪上加霜。1980年8月~1982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哥斯达黎加科朗贬值600%,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工人实际收入下降45%;失业率急剧增加,达到9.5%。物价上涨、工资水平降低及失业率增高,使得哥斯达黎加人满足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费用占平均工资的比重从1980年的60%增至1986年的86%。1981年卡拉索政府被迫单方面延缓偿付外债的期限,哥斯达黎加成为最早陷入外债危机的拉美国家之一。
但卡拉索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有所成就的,1978年政府创办《号外日报》,同年9月创办国家电视台,1979年在阿雷纳尔河上建成装机容量为15.7万千瓦的阿雷纳尔水电站,1978年卡拉索出席联合国大会时提议建立联合国和平大学,1980年联合国和平大学圣何塞成立,次年哥斯达黎加拉丁大学成立。
对外交往
卡拉索认为全球除了东西方冲突外,还存在着南北矛盾。在东西方冲突中,哥斯达黎加属于西方;在南北矛盾中,哥斯达黎加应站在第三世界一方。哥斯达黎加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立场,反对经济依附,寻求南南合作,要求发达国家接受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观点,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保持合理和稳定的价格,取消关税壁垒、贸易歧视和保护政策,筹措资金促进发展。卡拉索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避免南北矛盾加剧。1980年哥斯达黎加与墨西哥委内瑞拉共同签署了“圣何塞协议”,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两国以优惠价格向哥斯达黎加提供石油。该协议日后成为拉美国家间合作的典范。1982年卡拉索再度和古巴断绝了外交关系。
卡拉索执政期间,正直中美洲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刻,卡拉索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同时频繁斡旋中美洲冲突各方。70年代末,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发动全国起义,在与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德瓦伊莱的独裁政权的斗争中,卡拉索积极支持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为此哥斯达黎加政府和尼加拉瓜政府在两国边境多次发生冲突,哥斯达黎加国民警卫队经常遭遇索摩查军队的袭击,多人伤亡。卡拉索于1978年11月宣布与尼加拉瓜断绝外交关系,并请求美洲国家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对索摩查政权的制裁。卡拉索的立场得到了许多拉美国家的支持。卡拉索还采用各种方式支持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允许其通过哥斯达黎加领土运送武器,并在一定程度上卷入了战争,哥斯达黎加的支持为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最终于1979年7月夺取政权起了关键作用。
卸任后
1982年卡拉索卸任,由于处理国内经济危机不力而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的批评,之后卡拉索任和平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84年10月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90年代,卡拉索还对朝鲜进行了访问,促成了美国与朝鲜间非正式沟通渠道的开放。进入21世纪,卡拉索积极反对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卡拉索因心脏病逝世,享年73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12:14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总统生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