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弋洋,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手。2013年7月,罗弋洋和另外四名同学组成的团队作为广东省代表队参加了由央视和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3场,罗弋洋在四名队友接连离场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孤军奋战,连胜12轮,将对手从六人削减到一人,最终回合正确书写“
户枢不蠹”成功晋级。以一己之力助广东队挺进半决赛,跻身全国八强。小小年纪的他从此被称为“战神”。现就读于
中山大学中文系。
荣誉
复赛第三场比赛中,
山西省实验中学、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以及青海省西宁市
虎台中学4个队伍进行角逐,与前2场比赛相比,这场比赛词汇难度明显升高,而最终竞赛结果也极富戏剧性。
滂沱、妖孽、疮痂、暮霭……比赛一开始,主考官出的题就颇有难度,各队的5名选手轮番上前听音写字,写错立即出局,令观众为他们捏一把冷汗。很快,残酷的淘汰开始了。湖北队最先全军覆没,而广东队也战况不佳,在比赛进行到一半时,随着4名选手分别写错“矽肺病”的“矽”、“喷嚏”的“嚏”等字被淘汰后,仅剩罗弋洋一人。他要面对的,是山西队和青海队共6名选手。
接下来,是罗弋洋神一样的表演时间。踽踽独行、梦魇、居心叵测、犟嘴……一个个复杂而生僻的字流畅地从他笔下写出,每胜出一次,现场就激动不已,大家在为他捏把汗的同时也赞叹着这位小伙子的文字功底。随着对手逐一被淘汰,最终,罗弋洋正确写出“
户枢不蠹”,成功带领广东队挺进半决赛。主持人忍不住惊呼:“英雄的罗弋洋!” 赛后,罗弋洋被网友封为”
战神“。
半决赛里,罗弋洋依旧表现出色。“发轫”考官解释说这是新事物的开始,罗弋洋顺利写出答案,他知道“轫”指的是古代车辆,借指出发、起程;“出粜”一词也没有难住罗弋洋,他知道这个词是卖出粮食的意思,所以字形结构主要由出和米组成;“颉颃”一词现场成人书写率为零,但我们的小战神依旧书写正确。比赛慢慢进行着,其他选手相继离场,“大师”与“战神”对弈的次数越来越多,比赛也越来越有看点。可就在这时,罗弋洋遭遇了“瞀儒”,并止步于此。不过,罗弋洋凭借超强的实力,获得了进入最佳个人晋级赛的入场券。
人物故事
罗弋洋:罗氏宝典所向披靡
为了这次的“听写大会”,罗弋洋和爸爸妈妈可谓做足了功夫。听队里的孩子们说,罗弋洋有一本所向披靡的《罗氏宝典》,里面是他总结出来的重点字词。记者向罗弋洋问起这个宝典时,他先是有些不好意思,然后才颇有些自豪地说,这上面记录的是他经过几轮筛选,先从数千词汇中挑出1000多个词,然后再精选到500个词,其中有来自于字典上的,也有从电视、报刊中收录下来的一些生僻词语。“我一直将这个小本带在身边,经常翻看它,以便能熟练地掌握。”
字形辨析,功底扎实
罗弋洋介绍,他的父亲是语文老师,课下经常给他听写词汇,并教会他字形辨析,比如“怙顽不悛”,他怎么都记不住,后来父亲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是坚持作恶不肯悔改的意思,弋洋恍然大悟一下子就记住了。所以,当罗弋洋听到复赛的赛点词“户枢不蠹”时,他感到十分庆幸,因为父亲曾用口诀详解过蠹的写法:一中头宝盖腰石头下面两虫叫,他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很顺利地听写出来。凭借这个词,罗弋洋带领广东队拿到进入半决赛的门票。
阅读习惯让弋洋当上“战神”
平时,罗弋洋特别喜欢读书,外国文学作品、侦探小说、历史书等爱不释手。这些课外书不仅扩展了罗弋洋的知识量,还帮助他掌握许多新鲜的词语,这些积累在比赛时都派上了用场:“缫丝”这个词罗弋洋在文学作品里看过;梦魇这个词是罗弋洋小时候看侦探小说时认识的;“
隋炀帝”的书写正确得益于罗弋洋看的历史书籍。
罗弋洋告诉记者,父母为他营造了很好的阅读氛围。其母亲叶女士表示,他们很重视对孩子早期阅读的培养,从小除了讲故事外,更多是带罗弋洋去书城。
在书籍选择方面,叶女士表示他们一方面尊重孩子兴趣,一方面会指引孩子。她告诉记者,小时候罗弋洋接触的书籍以绘本类为主;儿童时期则是诸如《亚马逊历险记》、《柯南》等科学类、侦探方面的书籍;少儿时期,罗弋洋的阅读兴趣转向了文学,喜欢看《昆虫记》、《爱的教育》等。让叶女士非常自豪的是,罗弋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选书的能力也增强了,对书籍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提起罗弋洋“以一挑六”,连胜12场,令电视机前的所有人瞬间记住他时,罗弋洋腼腆地告诉记者,这和父母的培养密不可分。或许因为父亲是语文老师的缘故,他从幼儿时就开始了阅读。他告诉记者,父母在阅读方面只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从不强迫和干涉。
大师战神,惺惺相惜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现许多小明星,浙江队的
刘浥尘就是其中一个。刘浥尘凭借一己之力,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带领浙江队顺利晋级半决赛,最终杀入决赛。刘浥尘本人被大家尊称为“大师“,网络上众多网友更是称其为“最年轻的男神”。就是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在看过罗弋洋之前的比赛表现后,十分想在后面的比赛里会会这位战神。大师对战神,棋逢对手,值得期待。半决赛时罗弋洋与大师表现依然十分抢眼,但在暓儒一词上,罗弋洋书写错误,遗憾离场,大师向他致以尊敬的掌声和
惋惜的目光。在接受惠州一中校刊记者采访时,罗弋洋公开表示大师是他最尊敬和看重的对手之一。
媒体评论
东江时报
魔鬼训练:一个月听写上千个词
此次代表广东省参赛的市一中代表队,是在带队老师廖海鳌的“魔鬼训练”下获得这一骄人成绩的。
廖海鳌告诉记者,6月初,该校接到央视科教频道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通知,希望该校选拔学生代表广东省参赛。“参赛队筛选范围以国家级重点中学为主,适当兼顾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主办方从中挑选了我们学校。”廖海鳌说,经过2轮选拔,罗弋洋等5名学生脱颖而出。其中,廖海鳌对罗弋洋颇有期待,“他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但由于父亲是语文老师,他的词汇量很大,知识涉猎很广,很有功底”。
从6月初到7月初,廖海鳌每天都把5人留下来练听写,“每天听写50多个词,包括了初中、高中的常用字词和生僻字词,一共练了有上千个。每人每天都必须练到全部过关”。7月7日,他们抵达北京之后,“魔鬼训练”升级成为“超级魔鬼训练”,每天练习的量增大了许多。
“我们原先觉得自己够苦的了,没想到其他代表队中,有人把整部《汉语词典》都背了下来。”罗弋洋说,参赛队伍中牛人辈出,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在北京的10多天里,除了录制比赛节目就是不停地复习。
南方都市报
选手们在屏幕前的“神级”、“大师级”表现,建立在其平时广泛积累和参赛前突击复习的基础上。那些让观众叹为观止的汉字、难词……或出现在中学的课文中,或出现在试卷上,或在老师整理的材料里,他们曾花费不少心思记忆。
“比赛出现的词语,大概有一半是我们平时常见常用的,基本不会错;另一半则是需要复习强化的,否则根本不可能写出来。”罗弋洋说。离比赛还有一个月,指导老师廖海鳌收集了中学阶段近4000个词语,给罗弋洋等5人做强化训练。罗弋洋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他也总结了3000多个词语帮助儿子复习。这些资料被同学称为“罗氏宝典”,成为备考神器。
不同省份、不同学校,备考情况差别较大。有的学校免去了选手的期末考试,选手一心一意记汉字就可以了。对于这种做法,选手程维薇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写汉字,其实最终也是为了交流,裸考的状态或许能最真实地反映我们的书写情况。
体会汉字之美
“现在在上课时,如果有生僻字,我在班上来一句,罗弋洋,你来听写一下,班上同学立即就有兴趣了。”廖海鳌老师说,参加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罗弋洋人气大涨。
“这次比赛,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甚至有同学把我当做百事通,不管数学、英语、物理———什么难题都在Q Q上发给我,让我解答。”罗弋洋谈及此事显得很谦虚,但也有点“哭笑不得”。
在这次
汉字听写大会上,除了让更多人认识他,罗弋洋还收获了友情等。“最重要的是,我更加了解了汉字之美。”罗弋洋说,汉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汉字之美也不只在于形,“在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不乏繁华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及绵绵不绝的文化传承。”
中国经济网
户枢不蠹、缫丝、颉颃、柞木、出粜、发轫”这些词语大家会读会写么?就算是中文系的毕业生,恐怕也未必能全部正确写出或读出这些词语,然而在
诺亚舟优学派冠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被誉为“战神”的广东队小英雄罗弋洋可谓出尽了风头,将这些生僻的词语“一网打尽”,带领广东队挺进全国8强。
战神发威,绝地反击
复赛第三场,罗弋洋全场出战12次,1人对6人挺过半场比赛,在队友们全部离场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罗弋洋先后PK掉山西博学的骆老和青海总成绩第一的对手,力克实力强劲的山西队、士气顽强的青海队,一路过关斩将,将对手的数量削减至1人,最终凭借“户枢不蠹”一次绝地反击,带领广东队成功进入半决赛,成为广东队真正的英雄。赛后,被同学们封为广东队的战神。
精彩表现
028号罗弋洋“梦魇”以一敌六屹立不倒
028号罗弋洋“踽踽独行”写前露微笑
028罗弋洋“厉兵秣马”场下掌声雷动
028罗弋洋继续坚守广东希望该受“顶礼膜拜”
028罗弋洋“缫丝”延续晋级希望
028罗弋洋“隋炀帝”能否力挽广东狂澜?
028罗弋洋吸取初赛教训正确书写“妖孽”
028罗弋洋正确书写“居心叵测”得益于父亲教导
028号罗弋洋“踽踽独行”写前露微笑
028罗弋洋轻松完成“犟嘴” 紧张留给对手
总结感悟
我站在书写台上,谨慎而庄重地握着笔,怀着激动与敬畏的心情,缓缓地在书写台上写下一个个汉字,一笔一划,横平竖直;一词写罢,总喜欢一遍遍地端详着她,就像一个艺术家一遍遍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一样;“提交”、“确定”,好似一个心灵与另一个心灵完成了一次亲密的交流,使我感到愉悦与自豪······
汉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我能够享受书写这个简单却又不简单的过程,让我们每一个用心书写的人都能永远记住那段与汉字在一起的短暂时光?
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光辉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承载于汉字,随着汉字的流传而得以流传。无论岁月流逝,刀光明灭,烽烟聚散,汉字都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得以保存。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字,那索不达米亚平原的
楔形文字,都曾经拥有可以与汉字媲美的文化之大美,可惜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这些完美的文字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了。中国人无疑是幸运的,他们的笔下正流淌着的墨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完美结合音形意的
表意文字,其实用性、艺术性、文学性、丰富性没有任何其他现存的文字可与之匹敌!这使我们每一个书写汉字的人都深深被他折服,正如我姐姐赵杉佳雯所说“在这个舞台上,不论谁赢了谁,汉字都赢了我们。”
汉字在时光中长存五千年,可却在当下遇到了最大的危机。近现代曾有两次严重的
汉字危机,在
新文化运动时期,曾有激进分子将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之过归咎汉字,并主张废除汉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在中国广泛应用,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热潮掀起,某些人认识到了英语某些所谓的优越性,而且发现了汉字不能输入电脑的弊端,主张少用或停用汉字。由于拼音和
五笔输入法广泛应用,人们就自以为汉字不会落后于历史潮流,解除了汉字危机。殊不知,危机不在于汉字跟不上历史潮流,而是在于汉字并没有被一双双手认真的书写出来,而是被一双双架在键盘上的手抛弃!大家似乎都预见到了可怕的未来--汉字衰败,文明不存······呜呼,实在无法想象。
于是,我们,警觉而郑重的拿起笔,重新开始书写。所以,大家看到了被大家称为传奇的我们。
其实,我们是无所谓传奇或无所谓不传奇的。首先我要澄清的是,汉字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要理解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可一次次书写竟然引发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天才”“神话”“战神”“大师”,一个个响亮的名号应运而生。但要知道,每个中国人本该做到像我们那样。这就像一个生在家财万贯人家的孩子,生来就拥有无尽的财富,最后这些财富被一点点地偷尽,他变得一无所有,反而要去羡慕其他有钱人了。汉字的传承不正是如此吗?所以,我们是无所谓传奇的。但我们确实是传奇。在这个被安放在电脑前的时代,我们能够清醒地拿起笔书写,写出许多成人们啧啧称奇的词语,在舞台上表现出了与这个年龄不太相称的学识与心理素质,从少年时代就敢于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这怎么不能说是传奇?我们的好友陆佳蕾同学举起那个金灿灿的奖杯那一刻,这个节目从七月份录制到八九十月份播出就全部结束了,我百感交集:回忆起一挑七灭队的辉煌、半决赛由于某些原因落败的无奈、附加赛被瞬秒的辛酸、我们努力的复习、一百六十人的深厚友谊······多年以后,这个节目可能会被人们淡忘,被人们赞颂的“战神”“大师”也会被人淡忘,但我只希望,“战神”“大师”们所尽力追求、传承的汉字文化永远不会被淡忘。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文/罗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