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密宗最早的传播中心,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处之一。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
历史沿革
罗睺寺创建于唐代。
明成化年间,赵惠王重建善住阁院及罗睺罗殿;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罗睺寺;明万历年间李娘娘再次重建。明万历年间,李彦妃为祈子登基许愿,拨款重修。
清代曾多次重修。清康熙年间,罗睺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常住藏族喇嘛。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再次修葺罗睺寺。
建筑格局
罗睺寺占地面积15000多平万米,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文殊殿、大雄宝殿、配殿、后殿、藏经阁殿、堂楼、廊房等18间。山门前的一对石狮为唐代石雕卧狮,在五台山诸寺中仅此一处。山门左侧丈余高的藏式砖塔,叫文殊塔,塔上雕有文殊像。罗睺寺殿宇内的主要塑像,有明显的喇嘛教风格。
山门内的第一座是天王殿,内有四尊天王塑像,是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定塑的,和其它青庙(和尚庙)大殿的四大天王形象略有不同。分别是抱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大王,缠长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持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民间称他们为风(持剑者)、调(抱瑟琶者)、雨(持伞者)、顺(握蛇者)。
第二座殿叫文殊殿,殿内的文殊苦萨塑像和别的青庙里的更不同。文殊菩萨骑坐的狮子卧在莲台上,文殊菩萨面色是白的,而不是金色的,肩膀两边还添了伸出的肩花,肩花上一边放着智慧剑,一边放着经书。这是喇嘛庙文殊菩萨塑像的典型特征。
第三座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人间婆发世界)、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阿弥院佛(西方极乐世界),合称“三世佛”。三世佛两旁,还塑着八尊胁传普萨和供养苦萨。他们头戴珠冠,面容清秀,胸肩裸露,身披罗路,双手托着仙桃、鲜果、海螺、琵琶、镜子、如意钩等物,形象生动自然。
文物遗存
罗睺寺珍藏一部北京版的《藏文大藏经》,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所赐。共107包,为甘珠尔类(佛部),收入律、经、密咒三部分。有目录汉、藏、满、蒙四种文字并列、密部、大般若、二万五干颂、万八千颂、诸般若、宝释部、华严部、诸品经、律部和八干等内容。该版藏经是清王室宫本,刻造、装顿颇为精良,版型较一般藏文经大,每策扉画均为手工绘制,笔触细腻,大多出自藏、蒙族名僧中画家手笔,较为珍贵。在讲经堂前,有白色大理石莲花缸一个,直径1.4米,下有圆形石座,通高1.5米。缸身遍布莲花绕枝图案精美,径口刻有隶书铭文,是清乾隆时为西安崇圣寺所造,后来移到罗侯寺。寺内还有重修碑记。
历史文化
罗睺寺也因“开花献佛”而名震古今。罗睺寺殿内供着一尊木刻“罗睺罗”雕像,高80厘米,通身贴金,面容清秀,正襟危坐于一个木雕佛龛内。传说罗睺寺也因此而得名。
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称;并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也是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常年不断的佛事活动将景区烘托成真正的佛国世界,每逢盛夏,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游览观光、烧香拜佛、络绎不绝。
洛桑多吉法师,俗姓包,名居日木图,蒙族。1975年生于内蒙古扎泰特旗世代奉佛家庭,自幼受家庭及舅舅的重陶信奉三宝1991年在罗腾寺礼堪布阿旺次仁上师为师,剃度出家,依上学修,并受沙弥戒。2009年3月22日被选为罗睺寺管家,续上任住持遗愿领众勤学修行,2010年12月当选为山西省佛教协会理事。
相传,明朝时,万历皇帝的父亲驾崩,万历皇帝当时尚小,李娘娘便把江山让与皇亲李良。李良接了江山后,反将李娘娘和少主打入冷宫。这时,李娘娘悔叹不已,便在佛前许愿,如果佛能保佑少主将来登基,她就用巨款重建五台山的落佛寺。后来,朝臣杨波徐彦昭等人扶持少主当了皇帝,李娘娘即还旧愿,重建罗睺寺。
保护措施
1983年,罗睺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86年,罗睺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罗睺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罗睺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内。
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景区3路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