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
主要方式
缩句有两种情况:
以下是需要保留的成分:
否定词
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为“我不同意要求”,“不”必须保留。
“把”与“被”
“把”字句和
“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
如“他把漂亮的水杯带来了”缩为“他把水杯带来了”。把修饰词去掉,主语=他,谓语=带来,宾语=水杯。
疑问词
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评判标准
缩句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
缩句步骤
如“这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伟大的工程”这句话中,“在世界历史上”作状语,要删掉。“气魄宏伟”是
修饰词,也要删掉。“伟大的”作定语,但在此句中是必要成分,要保留。所以缩为“这工程是伟大的工程”。
理解含义
句子的意思有“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之分。只要弄懂了句中的关键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表层意思就理解了。深层意思是潜藏在文字里的意思,它是在弄懂了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代背景或人物的
心理活动挖掘出来的。
基本方法
分辨句式
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找出“主语”、“谓语”、“宾语”,即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
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
灵车。”这是一个
长句,我们就可以提出这些重要的成分词汇:主语=老奶奶;谓语=等待;宾语=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着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
小鸡”,我们可提出:主语=小绒球;谓语=是。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进行词语比较
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否定句缩句
要把
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缩句要点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成分
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
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
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
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保留成分
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
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
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指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删除成分
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补语的特殊处理
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莫非他想睡吗?”
例句解说
缩句并解说
泪淌了下来。
解析:最短形式为什么怎么样“无声无息地淌了下来”,去掉形容词即“淌了下来”。
同学们奔向了操场。
解析:最短形为谁干什么,“同学们”短句不能再缩;“不约而同地奔向了”,去掉形容词即“奔向了”;“操场”没法再缩。
大雪蒙盖住了木屋。
解析:最短形式是“
主谓宾”,谁就是“
大雪”,“蒙盖住了我身后的一座高大的木屋”,去掉量词、形容词即“蒙盖住了木屋”。(本题较难)
例句
她跳了起来。
我和小红、小娜还有小农玩耍。
缩灯照耀着建筑。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