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加工是指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的总称。书稿经过编辑加工,要消灭差错,弥补疏漏,规范文字,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和可读性。
含义
编辑加工,主要有消灭差错、核对引文、图表处理、查对资料、校订译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名词规范化等内容。
(1)消灭差错。题干中所说的修改错别字和病句,只是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书稿中不允许出现国家明令禁止的内容,如《新闻出版中需要注意的禁用词》《新华社规定的禁用词(第一批)》等。
(2)核对引文。引文分为加引号的直接引用和不加引号的意引两种形式,其中,前者要求从文字到标点都与原著一致,并且不能断章取义;后者则要保证内容的正确。特别注意:引用国家领袖的著作,要依据人民出版社等发行的最新版本查对。
例如,本人在做北京出版社的《帝国政界往事——大宋王朝实录》《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实录》时,书稿参考文献著录中多次出现“《挥尘录》”,其中“尘(尘)”为“麈”字之误。
(3)图表处理。图表是稿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文起着说明、补充、印证及及装饰、强调等作用,也增加了可读性。编辑加工要认真处理,主要包括图表内容是否与正文内容对应相关、格式体例、序号等。
例如,本人做北京出版社《中国文化系列片第一部 长河 解说词》时,书稿中文字提到了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插图错用了清代画本,这个连作者都没有注意到;之后北京出版社搞编辑知识培训,这件事成了正面例子。
(4)查对资料。书稿中涉及的数字、时间、地点、人物等资料性内容,应该准确无误。查对资料的方式:资料来源是否可靠;重复出现的资料是否前后一致;对比相互关联的实施、内容,看有无可疑之处。工具主要有可靠的辞书、年鉴、手册等。
例如,本人在做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司马迁》(再版)时,参考文献著录多有“《×××赞》”(如《夏本纪赞》),这种表示方法是不规范的;编辑加工中,把“赞”字作了删除处理。
又如,做《
大家小书·史料与史学》时,遇到“左示右亶”字,好像是在引用《后汉书》的句子时出现的,这个字在一般的字词典中查不到,还是翻阅了《
二十四史全译》才知道它是“禅”的异体字。
(5)校订译文。一般译者不同时具有较高的中外语言文字水平和足够的专业知识,译稿难免有不当之处;另一方面,有的原著可能带有歪曲历史事实、攻击社会主义和反对共产党领导等政治问题。对此,编辑加工应予以相应处理。
(6)统一体例。一本书或一套丛书的选材、行文、插图要求、表格设计、名词术语、符号数字、计量单位、标题层次设计、引文与注释、参考文献著录、编排格式要求等,均需要按照规范化的标准进行整理、统一。
(7)确定标题。要进行编辑加工的稿件,都有书名和章、节、目的标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可用的,不需要重新设计或确定;但是,有的则需要加工处理。特别是章、节、目的标题,经常需要编辑加工,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准确、简明、独特、生动,且全书风格基本一致,切忌标题假大空,避免言之无物或令人费解。
(8)名词规范化。我国已经先后制定发布了上百种名词术语标准和审定意见(有出版物、电子出版社、网上查询等形式),各类名词应该据之进行统一规范。在进行人名、地名、科技名词规范统一时,还要注重历史事实,如“苏俄”“苏联”“俄罗斯”的称谓等。
例如,本人在做北京出版社《森林报》时,地名、人们多有不统一,对地名要据《辞海》等查找。
过程
编辑加工过程归纳为4个步骤——疑、查、问、补。
疑
一、疑
“疑”即生疑、起疑、质疑、致疑。编辑审稿与加工要多疑,还要善疑、会疑。
1.多疑
2.善疑
3.会疑
(1)读的技巧。(2)保证时间。(3)多读几遍。(4)专注。(5)做标记。
查
二、查
“查”即查证、求证。查证工夫是编辑能力的重要体现。
“查”分两种,一种是书内查,即查书稿;另一种是书外查,即查工具。
1.查书稿
2.查工具
3.将质疑和查证进行到底
问
三、问
“问”即询问、请教。
问是一门技术,既要问对人,又要注意问的顺序,还要讲究问的策略。
1.问对人
2.问有序
问的对象有身边同事、作者、专家等。问的顺序要遵循先内后外的原则。
(1)问自己。(2)问同事。(3)问作者和专家。
3.问得法
向作者请教是解疑重要的方式之一。问作者要注意几点:
(1)尊重作者。(2)问实质。(3)问题要明确。
补
四、补
“补”即弥补、补充、补短。
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换角度,二是借外力,三是练内功,前两者是针对具体书稿而言的,后者是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而言的,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