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结工艺
手工艺品
编结工艺是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纺线为原料,使用棒针或钩针等工具进行的手工编结。
工艺简介
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纺线为原料,使用棒针或钩针等工具进行的手工编结。
原料
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纺线包括羊毛线、兔毛线、棉纱线、麻线等,具有不沾水、吸湿性强、手感柔软等优点。化学纤维纺线包括用腈纶、维纶、涤纶、尼龙等材料制成的线,价格便宜,不易被虫蛀,不易发霉,但耐热性差,容易吸尘和产生静电。还有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制成的各种混纺线,如毛腈线、毛粘线等。
种类
编结工艺主要有棒针编结、钩针编结、民间结线、阿富汗针编结等4种。
棒针编结
以棒形或环形针为工具进行编结。棒形针用竹子、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有两种:一种是两端都呈尖形,4支为一组;一种是一端呈尖形,另一端为小圆球形,2支为一组。环形针是用光滑的尼龙绳将两根短棒针连接起来,编结时呈环形。棒形针和环形针的粗细规格均用号数来分档。号数越小,则针越粗。针的粗细不同,编结后的效果也不同。
棒针编结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 2根棒针往复编结,形成片状织物,称平片编结,简称平编,一般用于编结衣片,然后缝合成衣。另一种是用4根或更多的棒形针以及环形针循环编结,形成筒状织物,称为圆筒编织,简称轮编。可以编结帽子、手套、袜子和套衫。
棒针编结的基本技法:左右手各执一根棒针,用右手小指扯线,右手食指挂线。将右针插入左针上的线孔,再将线绕于右针上并挑出线来,左针起配合作用。
棒针编结的针法有29种,其中基本针法有6种:①起头法,又称起针法。是编结的第一道工序。起头的方法很多,有的直接用毛线在棒针上绕线打结起头;有的用钩针协助棒针起头;有的用辅助线起头。②下针,又称正针。编结时右针交叉在左针的下方。③上针,又称反针。编结时右针交叉在左针的上方。④加针,又称放针。编结时用于加大织物幅面。加针方法有平加针法、洞加针法和无洞加针法等。⑤减针,又称收针。编结时用于减小织物的幅面。减针方法有并针法、拨收针法、平减针法等。⑥收口法,又称收边法。是编结完毕时进行收尾的方法。有下针收口法、上下针收口法、罗纹边收口法等。变换针法可形成不同的花样。棒针编结的花样多达2000余种。这些花样按造型分为几何形和动植物形图案;按质地分为实心花和镂空花;按色彩分为单色花和多色花。
棒针编结以上海为主。棒针编结的服装具有质地厚实、穿着暖和柔软、弹性较强的特点,并日趋时装化。品种有套衫、开襟衫、大衣、背心、围巾、手套、袜子、帽子等。
钩针编结
以钩针为主要工具,花叉、菊花针为附属工具进行编结。钩针用金属、象牙、竹子等材料制成,前端呈带倒钩的圆锥形。钩针的粗细用号数表示,号数越大,针头越细。竹子、象牙制的钩针较粗,主要用于毛线的编结;金属制的钩针较细,主要用于花边编结。花叉用金属制成,由一根直杆和一根直角杆构成。二杆交叉处有螺丝,编结时可调节宽度形成各式图案。菊花针用金属制成,呈圆形,周围有12根针,针的长度可以伸缩,用以制作菊花图案。
钩针编结形式有3种:①平片钩法。在编结物的正反两面往复编结,每钩一排,将织物反转一次。用于编结裙片、衣片。②筒状钩法。连续成圈,进行循环编结,形成筒状织物。多用于编结不拼缝的统裙、婴儿毛裤以及手套、袜子、帽子等。③圆片钩法。从中心向外加针,钩成圆片。用于编结帽子和圆形装饰织物。
钩针编结的基本技法:用左手小指控制进线的松紧,左手大拇指捏住线头一端,右手执钩针在线上作挑、绕、转、钩、放等动作,进行编结。针法约有30多种,其中基本针法有5种:①辫子针。又称锁针。是最主要的针法。钩出的织物形状如辫子,用于钩针编结的起头。②短针。在钩成的辫子上,向上加高一针辫子针的钩法。用于编结底子。③长针。在钩成的辫子上,向上加高3针辫子针的钩法。用于编结底子。④狗牙针。在钩成的辫子上或织物边缘用辫子针和短针相结合,钩出齿形。主要用于装饰织物的边缘。⑤蜜枣针。在一行辫子针上将线拉长,钩出枣子形。是一种小巧的花样。多用于婴儿服装的装饰。变换针法可形成不同的编结花样。钩针编结的花样多达3000余种。
相关历史
编结工艺由远古时代的结网技术发展而来。公元前2000~前1500年,古埃及北欧已有用类似结网技术编结成的衣裙。公元前7世纪,阿拉伯人中有一种框架编结工艺,即在圆形或长方形框架周围钉上钉子,然后依次轮番在钉子上扣环打结,编成衣服和袜子。以后,框架逐渐被淘汰,改为直接以棒针编结。有的棒针,顶端有钩子,后来发展成钩针编结。在叙利亚古城多拉-欧罗普斯发现了公元 256年的编结残片。在公元2~4世纪的哥普特人墓葬中,发现有编结的袜子。9世纪,编结技术由阿拉伯和非洲传入西班牙,并逐渐传遍欧洲。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中世纪欧洲编结工艺的中心。16~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编结服装十分著名。在英国都铎王朝(Tudor,1485~1603)时期,宫廷成立专门工场,为贵族编结衣物。1509年,英国W.李发明了手工编织机,使编结成为一种家庭手工艺在世界各地流行。
据《后汉书》记载,中国汉代出现以五彩毛线编结而成的穗子,称流苏,用作车马装饰。宋代帝王祭服上饰有流苏。明清两代妇女的云肩下缘饰有彩色流苏,清代官吏冠帽上也饰有流苏。19世纪中叶,欧洲的编结工艺传入中国。约在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商在上海开办博德荣绒线厂,在向市民推销所生产的蜜蜂牌绒线时,附送绒线编结书刊,从此绒线编结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中传播开来。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由广东籍华侨缪凤华编著的《绒线编结》一书,是中国出版的最早的编结工艺专著。1928年,黄培英在上海小西门创办培英编结传习所。30年代起,中国各地毛纺厂商也聘请编结名艺人传授工艺,广播电台还开设绒线编结讲座。各种编结技法书籍相继出版。上海编结名艺人黄培英、冯秋萍等在介绍欧美、日本编结技法的同时,创造了数百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针法,以及各种新款式的编结服装。1956年,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室设立编结工艺专业研究组,专门从事编结工艺的研究和创新。上海还建立了编结工艺厂。编结工艺品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出口商品之一。
民间流传
钩针编结以上海、山东、江苏、吉林延边等地为主,它原先是一种花边编结,产品多以小件为主,如茶盘垫、沙发扶手、枕套等。上海编结艺人采用钩针编结成时装,具有质地轻柔、透空凉爽、富有装饰性的特点。品种有披肩、开襟衫、无袖上衣、短裙、婴儿服、女帽、手套、软鞋,以及台毯、靠垫、窗帘、床罩等。吉林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人民擅长于钩针编结。
民间结线  以丝线、棉线为材料,不用工具,经手工编结为花色线结,然后制成流苏、手提包、台布等品种。其中流苏是传统品种,有排须和缨子两种。排须的穗子较短,排列成行,如同胡须,多用于台布、窗帘、床罩、灯罩、围巾、帐慢、旗帜、灯彩的边缘装饰。缨子的穗子较长,扎成一束,用于刀剑鞘柄、旗杆的装饰。
流苏还可用于服饰,但仅在某些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有缀饰流苏的传统。苏州农村妇女在围腰处常缀以丝线流苏。西南地区壮族、黎族妇女的头巾和瑶族、土家族妇女的围腰也常缀以流苏。在传统戏剧服装和道具上,流苏应用较多。
阿富汗针编结  以一端带钩的棒针为工具,进针时如棒针,向前编结,退针时如钩针,向后钩线。流行于日本和香港等地区。主要有服装、室内陈设品、小件物品等 3类。服装包括各式男装、女装和童装。有大衣、套衫、开襟衫、背心、连衣裙、短裙等。室内陈设品包括台布、床罩、枕套、灯罩、窗帘、靠垫、茶垫等。小件物品包括帽子、手套、披肩、围腰、围巾、袜子、软鞋、手袋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8 16:48
目录
概述
工艺简介
原料
种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