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口
汉语词汇
缄口,汉语词汇。拼音:jiān kǒu,释义:闭着嘴,不说话。
解释
闭着嘴,不说话,闭口不言。
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谓闭口不言为“缄口”。
例句
汉·蔡邕《铭论》:“周庙金人,缄口以慎。”
隋·王通《中说·礼乐》:“汝将闭门却扫欤,不知缄口而内修也。”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云:‘汝若不会,老僧即缄口无言。’”
《睢州志·袁可立传》:“可立独抗疏曰:‘岂言事诸臣尽不可用耶,如使诸臣为济私,孰与缄口持禄,附会保全之为便。’”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两班文武,心怀不平,知幽王主意已决,徒取杀身之祸,无益于事,尽皆缄口。”
《明史·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唇吻,皆缄口不答。”
清·沈起凤 《谐铎·屏角相郎》:“妯娌间有乞其谈相者,缄口不道一字。”
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伙房的大师傅和通讯员小安正在井边咬耳朵,看见她走过来就立即缄口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0 13:50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