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方面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绿评。南京市政府推出的绿评,可以做到把信息通知参与的绿评员、听取绿评员的意见,虽然存有规划在先绿评在后,绿评员对于规划方案毫无影响力的问题,但南京的绿评确已摆脱操纵的阶段,虽有引导的作用,但基本达到告知、咨询这一表面参与的级别。相对于众多停留在假参与阶段的公共参与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
“我是园林部门的,树木就是我们的孩子,希望地铁优化方案,少移一棵是一棵”;“和平公园建地铁站,政府应在周围增加绿地,补回来”;“如果移树不可避免,完工后要尽量恢复绿化景观”……昨日,南京对地铁“市政府站”进行“绿评”,听取有关专家和市民代表意见。 更牵动了爱绿护绿的市民的心。 “十年树木、百年工程,树可以再栽,而地铁是城市命脉。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我们拎得清。”另一位市民坦言,“专业的地铁施工和绿化知识,我们其实不懂,但我们关注决策的过程、政府的诚意”。增加了绿评的科学性,合理性。
绿评的信息受众的范围仍有欠缺,我在列席市长办公会的时候提出,会议资料一不涉及个人
隐私、二不涉及
商业秘密、三不涉及国家机密,只涉及到南京市民的公共利益,每位南京市民都是利害关系人,都对会议资料享有知情权,会议资料的公开范围不应仅限于参会的绿评员,要求南京市政府通过网络和媒体向全市市民公开会议资料,政府当即承诺一定进一步扩大绿评的公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