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翅短脚鹎
鹎科短脚鹎属鸟类
绿翅短脚鹎(学名:Ixos mcclellandii)是鹎科、短脚鹎属的鸟类。共有9个亚种。中型鸟类,体长20-26厘米。头顶羽毛形尖、栗褐色具白色羽轴纹,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灰褐缀橄榄绿色,两翅和尾亮橄榄绿色。耳和颈侧红棕色,颏、喉灰色,胸灰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尾下覆羽浅黄色。
形态特征
绿翅短脚鹎至头顶、枕栗褐或棕褐色,羽形尖,先端具明显的白色羽轴纹,到头顶后部白色羽轴纹逐渐不显和消失,颈浅栗褐色。背、肩、腰橄榄绿色(指名亚种)、橄榄褐色或灰褐色、微沾橄榄绿色(云南亚种)或橄榄棕色(华南亚种)。尾橄榄绿色,两翅覆羽橄榄绿色,飞羽暗褐或黑褐色,外橄榄绿色。眼先沾灰白色,耳羽、颊锈色或红褐色,颈侧较耳羽稍深。颏、喉灰色,胸浅棕或灰棕色,从至胸有白色纵纹,其余下体棕白色或淡棕黄色,两胁淡灰棕色,尾下覆羽淡黄色,翼缘淡黄或橄榄绿色,翼下覆羽棕白色。
虹膜暗红、朱红、棕红或紫红色,嘴黑色,跗蹠肉色、肉黄色至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0-50,♀26-50克;体长♂195-257毫米,♀194-243毫米;嘴峰♂19-27毫米,♀19-25毫米;翅♂99.5-118毫米,♀95-112毫米;尾♂95-120毫米,♀96-114毫米;跗蹠♂15.5-22毫米,♀15-20毫米。
栖息环境
绿翅短脚鹎栖息在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林缘疏林、竹林、稀树灌丛和灌丛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尤以林缘疏林和沟谷地带较常见,有时也出现在村寨和田边附近丛林中或树上。
生活习性
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多在乔木树冠层或林下灌木上跳跃、飞翔,并同时发出喧闹的叫声,鸣声清脆多变而婉转,其声似‘spi-spi-’。
主要以野生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食性较杂。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果实、野樱桃、浆果、乌饭果、榕果,核果、草莓、黄泡果、蔷薇果、鸡树子果、草子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昆虫、蜂、同翅目、双翅目昆虫、蚱蜢、斑蝥和其他昆虫。
分布范围
世界
繁殖地:老挝;
季节性不确定:中国香港;
留鸟: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中国
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中部及南部和东南部、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香港、广西和海南岛等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营巢于乔木树侧枝上或林下灌木和小树上,巢距地高1.2-12米。巢呈杯状,主要由草茎、草叶、草根和竹叶构成。每窝产卵2-4枚,卵灰白色、灰色或黄色,微缀紫色或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2-28.1毫米×16.0-19.3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被描述为在其分布范围内普遍常见,尽管在孟加拉国稀有或可能已灭绝(del Hoyo等人,2005年)。据估计截至2009年,中国的种群数量约为100-10,000对。
趋势证明: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物种数量被认为是稳定的。
参考资料
Ixos mcclellandii.The IUCN Red List.2021-03-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10:5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