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山蚂蟥(学名:Desmodium intortum (Mill.) Urb.)是豆科山蚂蟥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较深,侧根发达,细侧根多,根瘤多。茎粗壮,主茎高而有毛,有许多分枝,节间短而多叶,呈绿色至微红棕色。三出复叶,小叶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而紧密,花淡紫色至深红色。荚果弯曲,种荚细小向花序轴呈反弯曲,每荚有种子8-12粒,种子肾形,细小,长2毫米,宽1.5毫米。种子具黏附性。
形态特征
多年生
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较深,侧根发达,细侧根多,根瘤多。茎粗壮,匍匐蔓生或缠绕,密生茸毛。主茎高而有毛,有许多分枝,节间短而多叶,呈绿色至微红棕色,长1.3-8米,直径5-8毫米;茎节着地即生根,向上生出新枝。三出
复叶,小叶椭圆形,小叶长2-7厘米,宽1.5-5.5厘米,长宽比为1.4:1。
叶面有微红棕色或紫红色斑点。成龄株叶长片长7.5-12.5厘米,宽5-7.5厘米。
总状花序顶生而紧密,花淡紫色至深红色。
荚果弯曲,种荚细小向花序轴呈反弯曲,每荚有种子8-12粒,种子肾形,细小,长2毫米,宽1.5毫米。种子具黏附性。千粒重1.6克、硬粒种子百分率达80-85%。
生长环境
扭曲山蚂蟥喜温热湿润,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生长温度的低限为15℃,在此温度以下,仅能维持生命,或地上部分枯死;不耐严寒,一般轻霜嫩叶会受冻害。在夏季,其因受高温影响会停止生长。花荚期易遭受霜冻。扭曲山蚂蟥对干旱敏感,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叶子多呈萎蔫状态,造成扭曲山蚂蟥会大量落叶,但在肥沃的土壤上,即使干旱季节落叶也很少,并仍能持续生长。此外,能耐暂时性水渍,但对持续性水渍较敏感;耐荫蔽,在高禾草的遮荫下能正常生长发育。
扭曲山蚂蟥在年降雨量需超过870毫米,年降雨量900-1270毫米的地区生长最适宜。但在昆士兰的阿瑟顿(Atherton)高原年降雨量达到3475毫米,扭曲山蚂蟥也能生长很好。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的土壤范围很广,从沙土到黏壤土都能生长;在板结、坚实、通气不良的重黏土上生长发育不良,在酸性土壤上亦能生长,适应的土壤pH为4.5-7.5,pH为5.5-6.5发育最好;不耐盐,土壤中含氯高会抑制其生长。
分布范围
原产于南美洲北部,在巴拿马、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等国都有天然生长。在巴西分布于南纬18-25°之间。澳大利亚引种后作为沿海地区改良草地的重要牧草之一。已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20世纪70年代,中国广西最先从澳大利亚引进,试种后表现良好。在中国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区都有引种,生长良好。
繁殖方法
在中国广州地区,清明前后当气温升至15℃时即可整地播种。用种子播种时多为条播,行距40-50厘米或60-70厘米。播深1-2厘米。播种量为每亩0.2-0.3千克。也可穴播,行、株距为30厘米×30厘米或40厘米×20厘米。每穴下种2-3粒。覆土1-2厘米。新种植区,播前要进行对口的根瘤菌拌种,以加强
固氮作用,促进旺盛生长。扭曲山蚂蟥除了单播外,还可与毛花雀稗、狗尾草、大黍等禾草混播。播种量为每亩禾草0.3-0.4千克,扭曲山蚂蟥0.2-0.3千克,二者混播对提高草地的质量和延长利用年限都有积极作用。
栽培技术
扭曲山蚂蟥为高产饲料作物,要选用土层深厚,不干不湿的壤土或砂质壤土种植。为使根系发育良好,要适时耕翻,深度达到15-20厘米,并随即耙地和压地,耕翻前每亩施半腐熟的
厩肥1000-1500千克,
过磷酸钙10-15千克,均匀撒施用作基肥。
扭曲山蚂蟥出苗后20-30天,生长加速,不久就封行,抗旱能力也随之增加。为提高抗寒力,最好在最后一次放牧或刈割时,留有一定的草层越冬。次年刈割除老草层,进行追肥以促进生长。如土壤过于贫瘠,根瘤着生又少时,除追施磷肥外,尚需追施适量的
氮肥,以保证茎叶旺盛生长,获得较高的产量。
主要价值
饲料:扭曲山蚂蟥营养丰富,干物质含量为22-27%,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在18-20%,粗脂肪4-4.5%,粗纤维30.5-32.5%,无氮浸出物36-37%,粗灰分7.2-7.5%。按每亩产干物质900-1000千克计算,则每亩可产粗蛋白质180-200千克,实为高蛋白饲料。
生态:扭曲山蚂蟥匍阔生长,固氮力强,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据测定,每公顷的扭曲山蚂蟥,每年能固氮213-269千克,比大翼豆高50-113%。如果与禾草混播,则可明显提高草的产量和品质。据夏威夷试验,单播的
俯仰马唐,每公顷干草产量仅有3.78吨,而与扭曲山蚂蟥混播时,则提高到10.84-11.96吨,由此可见,它是良好的混播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