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小檗
小檗科小檗属植物
绿叶小檗,落叶灌木,高约1~3.5米。生于山地灌丛或山谷溪边阴山肥沃的土壤处。农村也常栽培作篱垣。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
形态特征
茎多分枝,枝有细沟纹,并具针刺,刺通常不分叉,偶为三分叉,长1~2.5厘米。叶簇生;倒披针形至匙形,叶基渐狭而呈柄状,全长约4~8厘米,宽约1.2~2.6厘米,全缘,表面光滑。花序略呈总状,或近伞形,腋生;小苞片披针形;萼片6,两轮,内轮3枚较大;花瓣6,椭圆状倒卵形,长约2~3毫米,较萼片略狭,内侧墓部具二蜜腺;雄蕊6,与花瓣对生,花药呈二瓣裂;子房上位,花柱不明显,柱头扁平而大,胚珠1,直立。浆果矩圆形,长9毫米,红色,微有粉,无宿存花柱。
分布范围
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
主要价值
庐山小檗茎含小檗碱(berberine)2.84%,小檗胺(bebamine)1.98%,还含药根碱*(jatrorrhizine),异粉防己碱(isotetrandrine)根
皮含小檗碱4.72%。同属植物长柱小檗根含小檗碱4.99%还含小檗胺等。
采集
春、秋挖取全株,剪除枝叶及细根,或削除部分栓皮,晒干。
性状
干燥的茎呈类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沟纹,并有少数小形皮孔。上部多分枝,枝直径约3~5毫米,显灰棕至暗棕色,表面有明显的纵棱
数条;针刺较多,单个或2~3分叉。主根呈圆柱形,直径达4~5厘米或以上;根头部留有茎基及芽;侧根及支根呈扭曲状;外表土黄色至灰棕
色,栓皮易片状脱落而露出棕黄色的皮部。茎枝及根的质地坚硬,断面强纤维性,呈鲜黄色,茎及枝中央具髓部;根无髓,木质部占绝大部分
。断面置萤光灯下可见强烈的黄色萤光。味极苦。
性味
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
肝;胃;大肠经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治肝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咽喉炎,结膜炎,尿道炎,疮疡肿毒。
参考资料
绿叶小檗.植物通.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1 22: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