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藏针
汉语成语
绵里藏针(拼音:mián lǐ cáng zhē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元·石君宝《曲江池》。
成语出处
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绵里藏针”。
成语典故
宋朝文学家苏轼,字东坡,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字外表似乎很软,骨干却很硬朗。他自己说:“我写的字好比绵里铁。”宋朝书画家赵孟頫在苏轼的书法作品后面所题的“跋”说:“公自云:‘余书如绵里铁。’观此书,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铁也。”
书画家比喻书法作品外柔内刚,柔中有刚,就叫“绵里铁”,此时词义还是纯粹是褒义。可是后来,“绵里铁”变作了“绵里针”,这就不是称赞的意思了。到了元朝时期,石君宝创作了元曲《曲江池》,其中一句“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仅仅将“铁”替换为“针”一字之差,词义便由赞转为了贬。
成语寓意
“绵里藏针”,其中“藏”字有“隐藏”“暗藏”的意思。柔软的丝绵内暗藏着刺人的尖针,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刺向他人,因此,人们多把“绵内藏针”形容为表面和善内心毒辣,这种人多为人们所不耻。而在日常交际中,对于他人的冒犯,巧用“绵里藏针”既不会让对方丢失面子,使双方关系步入绝境,又可以刺痛对方,真正击中对方的要害,使其有所顾忌,知难而退。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绵里藏针”指丝绵里包裹着针,比喻外表善良,内心狠毒。也比喻表面柔和内里刚硬。偏正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
明·万时华诗经偶笺》卷八:“读者须于意中探取其痛心刻骨之情,又于言下领会其绵里藏针之妙,”
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一五回:“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险过远水与遥岑。何事腹中方寸地,把刀戟,摆森森?”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调·成丰九年三月》:“钩联顿挫纯用孙过庭草法,而闲架纯用赵法,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刘醒龙《分享艰难》:“两人绵里藏针地斗了一阵嘴,赵卫东一直不肯让步。”
逸闻趣事
五代后期,宋和南唐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宋朝想要灭掉南唐,统一天下,但碍着北方还有北汉、契丹的强大牵制作用,因此不能贸然用兵,暂时采用安抚政策,两国往来不绝,在外交上暗中较量;而南唐方面,也不得不加强战备,同时又讨好宋朝,年年贡奉。
有一年,南唐上贡的时候,为了收买宋朝重臣赵普,额外送给赵普五万两银子,赵普哪里敢收,“普以白宋主”,立即上报给朝廷。南唐的失策在于自以为宋朝君臣之间是互不信任的,只要收买其中一部分人,就能起到离间的作用,就如同战国时期的秦国收买郭开诋毁廉颇的手段一般。然而,战国时期的办法在宋初不起作用,赵普将情况反映上去之后,赵匡胤说:这个不着急,我也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先稳住对方,过一阵再做反映。“当使之弗测”,意思是让他们觉得我们深不可测。
不久,南唐后主的弟弟作为使者出使宋朝,宋朝特意赐予南唐一批金银礼物,数目和南唐私下里送给赵普的完全一样,“如遗普之数”。这分明就是告诉南唐,你们送过来的,我们今天都照单退回。但退回的方式又很符合外交礼仪,没有让对方难堪。南唐朝廷接到退回来的银子后,大吃一惊,觉得宋主处理事情的方式十分得体,绵里藏针,又不伤和气。而且告诉对方,我们不是不知道你们的伎俩,但我处理的方式不会让你们难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1 08:3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