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河
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滹沱河支流冶河支流
绵河,海河流域子牙河滹沱河支流冶河支流。河北省内亦称西河,古称绵蔓河,上游山西境内有桃河温河两支。一般以桃河为正源,温河为主要支流。桃河,古称绵曼水,发源于山西省寿阳县东部的土陉岭,自阳泉市郊区新店村西入阳泉境,由西向东流经阳泉市郊区的旧街、辛兴、平潭,阳泉市矿区,阳泉市城区,阳泉市郊区的李家庄,以及平定县的岩会、娘子关镇,在河滩村西与温河合流为绵河,东流进入河北省井陉县南峪、天长、秀林,至北横口,与甘陶河汇合,下称冶河。长120公里,流域面积2736平方公里。
名称由来
绵河上游桃河,又称扑猪河、桃江、向阳河,古称绵曼水,发源于寿阳县东部的土陉岭桃林沟。传说古时河水迅猛,冲击大石沿河床滚动,如猪奔突,故名扑猪河。桃河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因源出桃林沟而名,另一说因水色赤如桃花故称。
绵河名称与平定县娘子关镇境内的绵山山脉有关。绵山属太行山中段。位于平定县东北部温河与桃河之间及绵河南岸,向西伸展到白泉一王垅一线,长约32公里。主要山峰有绵山(850米)、承天寨山(又名紫金山,879米)、大战垴头(867.4米)、寨垴山(817.1米)、鼻头山(931.3米)等。山体由奥陶系灰岩构成。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绵河,娘子关以上称桃河,阳泉市以上又称向阳河。向阳河在寿阳县东部,发源于芹泉(尹灵芝镇)西北的土陉岭桃源沟。流经芹泉、张净、晓庄,进入阳泉市。在寿阳县内流长约10公里。
桃河在新店村西进入阳泉市郊区境内,由西向东流经新店、河口、旧街、海落湾、口上、枣堰渠、田家庄、坡头、辛兴、赛鱼、小南沟、石卜咀、平潭垴、上五渡、下五渡、河坡、王垅、圪台、白羊墅等地,在白羊墅村东出境,入平定县。境内全长29公里,汇水面积396平方公里,占桃河总流域面积的30%。
桃河到乱流村西入平定县境,纳南川河水,向北经龙庄村,遇重锦山受阻,折向东北,经移穰、岩会、盘石、武庄、程家、塔堰、娘子关城西,到磨河滩与温河合流。桃河在平定境内的河道长44公里,流域均宽4.48公里,面积198.2平方公里。
桃河、温河在磨河滩合流后,称绵河。绵河向东汇娘子关诸泉水,过娘子关村,流入河北省井陉县境北横口注入冶河。在平定县境内的河道长5公里,流域均宽5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46676万立方米。桃河在阳泉市境内(含郊区、矿区、市区、平定县)全长91.4公里,流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
绵河于南峪镇地都村入井陉县境,至井陉县北横口与甘陶河合,下称冶河。县境内河长25.5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有王家岩沟、台头沟、狼窝沟等7条河流汇入。流经南峪镇、天长镇、秀林镇3个乡镇28个村(地都、南峪、西梁洼、张家洼、北峪、乏驴岭、蔡庄、张河西、李河西、黄沟、南关、东关、城内、北关、河东、贡家庄、王家庄、石桥头、庄旺、仇西河、尹西河、刘西河、郝西河、北张村、南张村、铺上、南横口、北横口)。河道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2736平方公里。
河道特征
绵河在地都村以上除阳泉盆地以外,多为峡谷,地都村以下,除乏驴岭一带河流切穿石灰岩山岭形成峡谷外,其它河段河谷均较开阔,一般宽200~500米,比降仅2.7%。
水文特征
绵河水文情况除受地理位置,地势和地面组成物质的影响以外,气候要算是影响河流水文的最主要因素。井陉县位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50毫米。多于东部的河北平原和西部的山西高原,加之全县山岭起伏,沟谷纵横,有利于径流的形成。因此径流资源较为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100~17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绝大部分地区为25%左右,仅北部微水以北达35%,西部测鱼,景庄一线以西低至20%。说明经过蒸发,渗漏等,降水的1/4左右可形成河流的径流。因流域内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河的水量多少不等,绵河除接纳雨水补给以外,泉水也是重要的补给来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62亿立米。甘陶河虽流长大于绵河,但集水面积却小于绵河,东冶头以下虽有泉水补给,但障城以下,河床有漏水现象,故一般情况下,水量小于绵河,27年实测资料为1.097亿立方米。绵河、甘陶河会合后的冶河,径流显著增加,而径流的补给来源于泉水的占有一定比例。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冶河流域各河径流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从各月分配来看,径流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丰水年这三个月的径流量可占全年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6月份更可占到30~35%,或更多。常年有水河流,最小水量多出现在5月,该月的径流仅占全年总量的2—3%,这对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很不理想。
冶河流域绝大部分为黄土地区,且境内植被贫乏,夏季雨量集中,多暴雨,故各河的含沙量一般较大,多年平均含沙量可超过10公斤/立米以上,多的在20公斤/立米左右。不过在一年中各月的含沙量并不均等,而是和径流多寡有关,河流涨水时沙多,反之则沙量少。大体上各河7月份含沙量最多,8月份次之,6月份再次之。最小月平均含沙量多出现在流量最少的月份,不过情况比较复杂,各河从lo月份至翌年6月份均有出现最小含沙量的可能。多年实测结果,冶河的含沙量在滹沱河水系中比较突出,这一水系的侵蚀模数还要超过黄河兰州至青铜峡段,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应十分注意,特别是增加植被覆盖率的任务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绵河上游桃河阳泉市平潭乡赛鱼村以上有清水,以下为季节河。地表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流量集中在6~9月份。清水流量0.3立方米/秒,洪水流量1.2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81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437亿立方米。娘子关以下,由于得到泉水补给,河水显著增加,且赖以形成常流河,一般流量为12立方米/秒,最枯水期减至8~9立方米/秒。由于农业灌溉用水较多,河床时有干涸现象。雨季时,台头沟、单家沟、狼窝沟,南张村沟、旧关沟等均有山洪汇入,使河流形成年内最大水量。
主要支流
桃河水系
库仓河,发源于寿阳县后沟的东南,流经库仓、霍家村、南下庄、阳坡至芹泉注入向阳河,流长约6公里。
落摩寺河,亦称泉寺河,发源于寿阳县郭家村东部,流经落摩寺、苗家庄、大山南,向北注入向阳河,流长约22公j里。
太平河,主流源于寿阳县后山、龙潭,西源于翟上庄北,东源于李家沟东北,三源汇合,流经太平、枣林、西峰头的东部,向南注入入向阳河。长度约18公里。在房家坪、下川一带平时的河床宽度为10米、水深为0.2米、流速每秒为0.2米,汛期分别为20米、1米、0.3米。
南川河,有三源,北源为骑道岭(在平定县冶西镇潘家峪村北),向南流至北茹村,再折向东南流经天化池、良浒、苇池、原坪、冶西、聂家庄,到贵石沟;中源为端岭的四条沟岔,向东北方向流经端岭、孟家、赵家、南头、马家庄、大南庄、小南庄等村,至曲曲湾合南茹河东流,经尚怡、东庄等村,到贵石沟;南源为七千寨,向东北流经寨坪、上冶头、下冶头、范家庄、赵家庄、宋家庄等村,至贵石沟。三条支流在贵石沟汇合后总称南川河,再向东经南坳村,到罗家峪村合黑水、嘉河二水,到磐石村合锁簧河之水,到西郊村又合阳胜河、徐峪沟河、柏井河之水,折向北,经南上庄、南坪村,在乱流注入桃河。贵石沟以下主河道长26公里(一说36千米),流域均长38.6公里,均宽7.96公里,面积307平方公里(一说539.5平方千米),年总径流量2148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城南河、锁簧河、阳胜河等,其中以阳胜河为最大。
阳胜河,源出平定县范家掌西南小寨山,向东经左家、南阳胜、西城、新城、新村等村,到宁艾村合西南方向马郡头河之水,向东北方向流经上马方、下马方、立壁等村,注入大石门水库,再向北经大石门、小口头村,到石门口村合徐峪沟河及柏井河之水,折向西北,到西郊村汇入南川河。河道长32.5公里,流域均长34.8公里,均宽6.5公里,面积225.9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1194.9万立方米。
保安河,桃河支流。源出盂县南娄镇南部西山凹,向南纵贯旧街乡北部、中部,流经阎家庄、阳坡、保安、枣园、大阳窑,在旧街入桃河。流域面积52.5平方公里,河长13公里。常年有清水流量,年径流量为573.3万立方米。
马家坡河,桃河支流。发源于阳泉市郊区平坦镇北部与盂县交界的庙梁山东南,自北而南流经吴家掌、石板片、马家坡、神堂咀,在辛兴村东入桃河。流域面积25.2平方公里,河长9.2公里,年径流量275.2万立方米。
芦胡河,发源于阳泉市郊区平坦镇北部的绿堙垴东南,自北向南流经常家山、芦胡、坡头水库,在坡头村入桃河。流域面积31.2平方公里,河长13公里。常年有清水流量,年径流量340.7万立方米。
蒙村河,桃河支流。为季节性河流,源出阳泉市郊区平坦镇北部半坡村刘备山西南麓,白北向南流经半坡、大村、庙上、前庄,在赛鱼村东入桃河。流域面积26.9平方公里,河长8公里,年径流量293.7万立方米。
桑掌河,有后峪河、龙门河两条支流。前者源出阳泉市郊区平坦镇南与寿阳县交界的盘道岩,后者源出葫芦尖山之西。后峪河自南而北流经窑沟、新庄、后峪、西上庄、中庄,中庄以下称桑掌河,在桑掌村汇流龙门河,至水厂附近入桃河。贯穿辛兴乡南部,流域面积48.7平方公里,河长10.5公里。常年有清水流量,年总径流量531.8万立方米。
洪城河,桃河支流。为季节性河流,源出阳泉市郊区平坦镇东北部四角山南,向南经矿区平潭街街道苹果园社区汇入桃河。长约7公里,流经平潭乡魏家峪、甘河等村,其南段为城区、矿区的分界线。
义并河,发源于阳泉市郊区义井镇西部狮脑山东麓,向东流经西峪掌、西峪、大阳泉、义井、义东沟后于小河村西汇入桃河。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河长11公里。上游常年有清水流量,中下游为季节性河流,年径流量393.12万立方米。
李家庄河,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阳泉市郊区四角山东南麓,经汉河沟、李家庄、侯家沟,于长岭、太湖石两沟汇合至下五渡村入桃河。侯家沟以上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河长7.2公里,年径流量231.5万立方米。
温河水系
温河,发源于盂县南娄镇的西南庄村之西的方山东麓(之温池)。自西向东流经盂县的南娄镇、城关镇、孙家庄乡、牛村镇、清城乡,阳泉市郊区的东村乡、河底镇、三郊乡,平定县的巨城镇(合岔口河之水)、娘子关镇,在河滩村西与桃河合流为绵河。全长78公里,流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盂县牛村镇温池以上又称秀水河。两岸多山,河床为砂卵石底质。清水流肇为0.16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42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超0.1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香河、招三河(招山河)、阴山河、山底河、岔口河、荫营河等。
阴山河,温河支流,发源于盂县西麻河驿村西北的尖山南麓,先向东南流至盂县仙人乡交口村南,再折向西南,至牛村镇温池村南注入温河,流经盂县的北下庄乡、仙人乡、牛村镇,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长37公里,流域面积167平方公里)。两岸高山林立,河道弯曲狭窄。河床为砂卵石底质,为季节河,最大洪峰流量为500立方米/秒。
香河,温河支流。发源于孟县南委镇西北部大南山东麓,自西向东经孙家庄镇西崖底村注入温河。长17.7千米,流域面积213平方千米。
罗河,香河支流。发源于孟县孙家庄镇土塔村后峪沟,自西向东折向东南,于大吉村南汇入香河。长16.26千米,流域面积139.06平方千米。
苇泊河,温河支流。发源于阳泉市郊区河底镇南部刘备山北麓,自西南向东北于河南村汇入温河。长9.2千米,流域面积32.6平方千米。
荫营河,温河支流。发源于阳泉市郊区荫营镇刘备山东麓,由西向东于平定县巨城镇吃套村汇入温河。长14千米,流域面积42平方千米。
招山河,温河支流。发源于孟县路家村镇南部绿埋墙北麓,自南向北于孙家庄镇乌玉村汇入温河。长13.5千米,流域面积60平方千米。
秀水河,温河支流。发源于孟县南委镇方山东麓,由西南向东北,经牛村镇温池村与阴山河汇合注入温河。长21.2千米,流域面积251平方千米。
山底河,温河支流。发源于阳泉市郊区河底镇西沟,自西北向东南,经小沟、山底,于武家庄入温河。长度7.5千米,流域面积30平方千米。
岔口河,有三源:一出阳泉郊区北舁进入平定县食足村,向东南经马上固、白瑶、罗面嘴,到岔口村合流;一出黑掌村南横梁,南下经理家庄、黄沙浸达岔口村合流;一出老峪山,经范家岩沟,南下入甘泉井、郝家庄,到岔口村合流。三源汇合后经红土凹,到岳家庄汇铁金沟之水南下,经北庄头、龙门垴、河东,在巨城村入温河。流域均长18公里,均宽5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264.5万立方米。
本干支流
娘子关泉,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桃河与温河交汇处附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由32个泉水组成泉群,出露标高360~392米,属侵蚀构造下降泉,泉域面积4667平方公里。含水介质以中奥陶统灰岩为主,岩溶裂隙发育。最大流量为15.75立方米/秒(1964年),最小为9.59立方米/秒(1984年);平均流量为12.04立方米/秒。由于泉域面积大,含水层厚度大,故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泉水排泄量十分稳定,为标准的稳定型大泉。诸泉皆注入绵河。
治理开发
大石门水库,位于平定县城东南20公里的南川河支流阳胜河下游大石门村附近,总库容137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43平方公里,属中型水库,是全市最大的水库。工程于1959年9月动工,1960年7月因经济困难暂停,1965年5月复工续建,同年10月竣工。可保护下游的石太铁路乱流车站及阳石公路(10公里)和4个村庄、2800口人、3040亩耕地的汛期安全。原设计寿命为10年。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高31.7米,顶长100米,宽3.5米。溢洪道为开敞陡坡式,最大泄洪量为655立方米/秒。无泄洪洞。水库至石门口乡建有引水渠道1条,长4200米,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00亩。到1990年,水库已运行25年,库内淤积泥沙597万立方米,年均淤积23.88万立方米,现有效库容只有398万立方米。
山南水库,位于桃河上游寿阳县芹泉乡高崖村山南河上。1972年2月动工,1974年7月完工蓄水。总库容583.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93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89平方公里,对桃河汛期调蓄洪水,保证市区防汛安全有重要作用。水库主要解决市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水库大坝为均质碾压土坝,坝高40米,坝顶长120米,宽4米。1974年定为一级险库,要求进行除险加固。1987年建成水库观察楼一座;1989年维修了白家庄水库桥;1990年安装了防汛无线电通讯设备。截至1990年16年总计蓄供水量1970万立方米,年均蓄供水123万立方米。
尚怡水库,位于平定县城西南11公里的南川河支流中川河上。总库容59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0.6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南川河两岸43公里堤坝及5000亩耕地,9个工厂、12个村、30公里公路的防洪安全;为平定县城1.2万人和南坳乡的8个村1.2万人提供生活用水;为平定县化肥厂、铁厂、水泥厂及阳泉矿务局五矿提供生产建没用水,年供水量210万立方米,并可有效灌溉耕地5000亩,保浇2000亩。水库始建于1971年10月,1976年10月竣工。竣工时未达设计标准。1977年7月,国家水电部钱正英部长视察水库时,要求“必须达到原没计标准,保证二百年一遇的洪水安全下泄”。在1978年9月水库开始蓄水的同时,晋中地区水利局为水库搞了过关续建工程设计。1981年5月开工,翌年5月竣工。防洪标准由过去只能防御30年一遇洪水提高为50年设计、200年校核的标准。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28.2米;坝顶长380米。
引水工程
娘子关提引水工程,是省属重点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属民办公助性质。主要工程包括泵站、渠系、输变电等三大部分。设计总规模为7级8站,总扬程684米,装机51台,总容量38760千瓦,提水流量3立方米/秒。渠系包括集泉引水渠、总干渠、西干渠及南干渠,总长81公里。兴建变电站3座,改扩建变电站1处。该工程由水电部、山西省水利设计院、晋中电业局设计室、平定县水利局及提水工程指挥部工程处等联合勘测设计,由山西省水建总公司、山西省电建三公司、晋中建筑公司、阳泉机电安装公司、阳泉矿务局新区三处以及本县黄统岭、岔口、娘子关、岩会、东回、马山、潺泉、槐树铺、柏井、张庄、锁簧、古贝、南阳胜、城关、维社、石门口、南坳、冶西等18个公社民工连,平定、同意、卫东等厂矿工人组成的工程队,共3000余人,分五个工区,于1977年6月15日破土动工。历经8年,打通隧洞100段,长23公里,于1985年4月第一期工程竣工。
巨城镇温河胜利渠,1966年动工,1974年完工,工程由平定县巨城公社组织民工修建。渠首引水坝位于郊区三郊乡马家庄村西温河河道中,引水渠绕行在温河北岸山谷间,跨壑过沟均采用渡槽和倒虹吸方式,至北庄头村南,全长27.5公里,渠道断面2米×1.3米,引水流量为每秒2立方米,洪灌面积5000亩,并解决巨城镇南庄、卫垴、柴家庄、赵家园、水峪、圪套、河东、龙门垴、万子足和北庄头10个村7500口人、600头大牲畜的饮水。引洪干渠之长,洪浇面积之大,均为全市之首位。
大石门水库电灌站,位于平定县大石门村附近支流南川河支流阳胜河上,1972年1月动工兴建,1976年8月建成运行。为四级提水,总扬程304.7米,装机12台1340千瓦,水扬至古贝乡平垴村山头,建有5万立方米调节水池1个。工程总投资136.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35万元。主要解决古贝、石门口2个乡、18个村1.67万人、1760头大牲畜、1250亩耕地的饮用、灌溉水和乡村工副业生产用水。
绵右灌区,是井陉最大的一组灌溉渠道。由总干,左干(东分干,北分干),右干,引甘入绵共四条干渠组成,全长377华里。全线横穿300余座山头,跨越400多条沟谷,兴建大小建筑物1352处,配套支渠24条,设计灌溉面积22.5万亩,实灌面积17.3万亩(其中:井陉12.7万亩,获鹿0.37万亩、矿区4.19万亩),本县受益面积占井陉全县总水地面积的52%。全区总工程量996万立方米,总投资4,50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68万元,群众自筹3,B38万元。各条干渠因担负任务不同而设计不同。总干渠从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苇泽关)引绵河水,沿绵河右岸至乏驴岭村,渠长20华里,渠宽10米,渠深2.5米,设计流量每秒10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钟12立方米,主要为左、右干渠输水之用。
左干渠,亦称绵左渠,从总干渠末乏驴岭接水,通过倒虹吸越入绵河左岸,在苏家坟分为北分干和东分干。北分干从苏家坟至库隆峰乡石门村,渠长74华里,上下游渠宽分别为5.8米和3至4米,渠深2.2米,东分干从苏家坟通过贾庄倒虹吸至南正河东小留山,渠长39华里,渠宽2米,设计流量每秒3至4立方米,一般灌溉水量每秒1.7立方米。
右干渠,亦称绵右渠,从总干渠末乏驴岭接水,顺右岸至孙庄乡北白花村,全长163华里,上下游底宽分别为5至6米和3至4米,渠深分别为2.5米和1.8米,纵坡同总干渠,设计流量每秒6.5立方米。
人民灌区,由原人民渠和民主渠于1980年元月合并组成,分总干、东干,西干三条干渠,总干和东干渠即原民主渠,西干渠即原人民渠。总干渠从城关大石桥下引水,沿绵河东岸至庄旺电站,渠长7华里,底宽5.5米,渠深2.3米,纵坡四千五百分之一,设计流量每秒7立方米。东干渠从总干渠末庄旺电站分水口接水,仍沿绵河东岸山腰穿行,到获鹿县于家庄分水至获鹿县的王屋村和平山县的南石桥村止,全长243华里,灌溉6.75万亩土地。西干渠从庄旺电站接水,通过倒虹吸越过绵河,沿绵河西岸盘山穿行,到平山县侯家庄止,全长187华里,灌溉4.06万亩土地。三条干渠全长437华里,沿渠建有大小建筑物1,072处,共开支渠32条,长207华里,共开干、斗渠225条,长332华里,共开干,农渠447条,长345华里,建扬水站110座,引水渠长250华里。全灌区总投32950万个,总工程量434万立方米,总造价1,368.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1.8万元,自筹1,066.5万元),受益井、平、获三县24个乡121个村(其中本县受益17个乡76个村),解决三十多个旱庄人畜用水,灌溉土地10.8万亩(其中井陉县7.55万亩)。
水电工程
亨德厚水电站,位于娘子关村亨德厚商号旁,由驻地部队技术员刘宝库帮助设计,1963年建成投产。该站利用娘子关村“谷突泉”、“水谷洞”两泉在村中汇流后下泄的自然水能,装机发电容量40千瓦。因站址选择不当,加之技术和管理不善,运行两年多报废。
河北水电站,建于绵河左岸河北村,利用河北泉水下泄的自然水能,由驻地部队技术员帮助设计,于1964年10月建成投产,装机发电容量115千瓦。因技术力量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运行近三年后报废。
小口水电站,位于绵河右岸水帘洞泉下侧,是驻地部队帮助娘子关村修建的第二座水电站。1968年3月建成投产,装机发电容量215千瓦。1987年1月26日,因水帘洞泉水断流而停产。
绵河水电站,位于娘子关下的绵河右岸,为有坝引水式。枢纽建筑物包括拦河坝、引水渠、厂房、尾水渠、交通廊道。厂房为河床淹没式,水轮机室采用承压式。由省、市、县水利部门规划,省水利设计院设计,总装机发电容量400千瓦,建于1987年。
乏驴岭水电站,位于乏驴岭村西绵右灌区总干渠防洪泄水道处,属渠道引水式电站。由县水利局直接管辖,总装机容量2,45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1,309万度。于1976年11月始建,1981年10月投产。总工程量5.9万立方米,总用T28万个,总投资165.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5.6万元、自筹29.6万元、贷款40.1万元)。到1984年底共向国家输送电能1,190万度。
庄旺水电站,位于庄旺村南绵河右岸人民灌区总干渠分水口处,利用人民灌区总干渠向西干渠分水的12米落差水头发电,属渠道引水式电站,由人民灌区管辖。总装机容量5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51万度。本站分两期工程完成,1979年12月至1981年9月完成第一期工程,装机容量250危,1981年9月至1984年9月完成第二期工程,三台机组先后并入国家电网。完成总工程量3.84万立方米,总用工4.6万个,总投资67万元。自第一期工程投产到1984年底,共向国家输送电能246万度。
长生口水电站,位于绵河右岸乏驴岭村东,石太铁路北侧,穿凿山洞引绵河水发电。属隧洞引水式电站。由板桥乡管理。是本乡原来的水轮泵站改建的电站。总装机容量25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29万度。1976年8月始建,1978年3月并入国家电网。总工程量1.2万立方米,总用工7.6万个,总投资3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万元,自筹27万元)。自并网到1984年底,共向国家输送电能594.5万度。
蔡庄水电站,是蔡庄村自办水电站。位于绵河左岸蔡庄村中,接长生口电站尾水发电。属引,水式发电站。1976年始建,1978年5月竣工,自发自用。1979年5月并入国家电网。总装机容量150珏(两台76珏机组),设计年发电量77万度。投资10.9万元。引水渠工程因坝基结构没有保证质量,被洪水冲毁,只能一台机组发电。从1978年5月到1984年底共向国家输送电能264万度。
河道治理
桃河阳泉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2002年9月1日,桃河阳泉城区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全线开工。2003年7月18日竣工。工程西起赛鱼桥,东至五渡桥,由西向东全长9.03千米,整个河道由原先的150米宽改造为主槽宽70米,高3.0米至3.2米,正常行洪,两侧滩槽平均宽40米特殊泄洪的复式河道,主槽分节蓄水,滩槽全部绿化。工程总投资2.01亿元,建设面积72万平方米,分为水工部分和绿化部分。
水工部分有主河道治理工程、堤防工程、弯道护底工程、桥基加固工程、穿越河道管线防护工程、主槽进出口防护工程等,涉及跨河桥梁14座、穿河管线7条、排水涵洞20个及排水沟17条。工程于2002年9月1日开工,11月30日完工。绿化部分于2003年3月1日开工,7月18日完工。工程共完成了79处景观景点及附属工程建设,铺就了宽3米、长18千米的防洪通道,完成了70余万平方米的绿化任务及供电、供水、照明等配套工程建设。
参考资料
井陉八景.石家庄政协.2022-08-12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9 17:53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