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4,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甲基-1,4-萘二酚双醋酸酯,化学式为C15H14O4,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减少。
化合物简介
理化性质
密度:1.2g/cm3
熔点:113°C
沸点:388.9ºC
闪点:195.1ºC
折射率:1.58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微溶于冷乙醇,几乎不溶于水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71.60
摩尔体积(cm3/mol):215.0
等张比容(90.2K):551.7
表面张力(dyne/cm):43.3
极化率(10-24cm3):28.38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2.6
重原子数量:19
表面电荷:0
复杂度:35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药品简介
功能主治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减少。
用法和用量
口服。每次2-4mg,每日3次。阻塞性黄疸术前治疗,每日10-20mg,连用一周。
药理作用
本品为维生素类药。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这些因子上的谷氨酸残基必须在肝微粒体酶系统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9-12个羧谷氨酸,才能使这些因子具有与Ca2+结合的能力,并连接磷脂表面和调节蛋白,使这些因子具有凝血活性,从而产生凝血作用。若维生素K4缺乏或环氧化物还原反应受阻(如被香豆素类拮抗),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即停留于前体状态,则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出血。
药物相互作用
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水杨酸类、磺胺类、奎尼丁等也均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应。
不良反应
口服后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肝病患者慎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不依赖胆汁分泌,均能有良好吸收而直接进入血循环,随β脂蛋白转运,在肝脏内被代谢利用,经胆汁及尿排泄。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用时应注意:
①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补给维生素K时应特别谨慎。
② 肝功能损害时,维生素K的疗效不明显,凝血酶原时间极少恢复正常,如盲目使用大量维生素K治疗,反而加重肝脏损害。
③ 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用维生素K治疗无效。
2、用药期间应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维生素K的用量及给药次数。
3、当患者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严重出血时,维生素K往往来不及在短时间即生效,可先静脉输注
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
4、肠道吸收不良患者,以采用注射途径给药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