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2日,
骅梓出生于北京,成长于全总文工团,在1985年被“Wham!”乐队感动,并在两年后加入“五月天”乐队,那时他21岁,他人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在先后加入了“1989”和“Toto”之后,
骅梓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自我教育”,一年后(即1992年)又另组了“新谛”乐队。1994年签约“
红星生产社”作个人发展,1996年出版个人专辑《不要匆忙》。1998年年中重组“自我教育”,并于同年年底签约“摩登天空”,1999年6月出版了个人第二张专辑《继续的意义》。
从台湾人制作的第一张
摇滚乐合辑《中国火1》到本地策划的首张摇滚乐合辑《摇滚北京1》,
骅梓似乎总是被视为是碟中新声的代表,当年的“自我教育”,绝对是卓尔不群的,他们在刚猛中营造阴冷,让无数人为之犯罪,并几乎因此而孤立了自己,而出现在《摇滚北京1》中的“新谛”,则将冷感化为了热情,却又与众人的港台旋律格格不入。接下来是1996年的个人专辑《不要匆忙》,尽管他做得不够彻底,但我们还是应把他称为是内地电子音乐的先行者。至于《继续的意义》,其实也可算得上是“
北京新声”的分支从组建第一支乐队算起,
骅梓已经做了十二年的音乐,作为某种意义上中国
摇滚乐发展的见证人,骅梓对摇滚音乐的看法也有其独到之处。
骅梓是
摇滚乐界的一员猛将,曾先后组建过数支乐队,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自我教育和新谛,还曾在
红星生产社旗下出版过一张个人专辑《不要匆忙》,《继续的意义》是他加盟摩登天空后出版的首张专辑,也是他沉寂多年后的再度回归之作。《继续的意义》全部以真乐队伴奏,具有一种
摇滚乐的原始张力,无论是在唱腔处理抑或乐曲编配等环节上,
骅梓都显露出了十足的老将风范,使得整张专辑浑然一体。
像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在音乐上给
骅梓影响最大的人是崔健,尽管他并不喜欢崔健的音乐。用
骅梓的话讲,崔健的天份差一些,有些东西做得不自然,但他的努力和认真却着实令人感动,这也正是现在的年轻人所缺乏的东西,“当一个人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并以‘豁出去’的认真态度要把它做好,那么哪怕他做得再拙,也会感动所有的人。”
骅梓认为,是崔健赋予了
摇滚乐本身一种崇高的意义,“我特别感谢他!”。但
骅梓也承认,今天的崔健已经没有从前的魅力了,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音乐纽节的处理上,而在歌词方面则显有刻意思考的成份,不自然,也没趣味。而所谓“没趣味”是否也是新老音乐人之间的差别?
骅梓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自己其实更喜欢以前的音乐环境,单纯、家庭化的一代是有别于看似“敢想敢干”的新新人类的,在他看来,新乐队写东西都不错,要拿到以前,不可能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但给他的感觉还是没份感,不感人,缺乏一种人性的基础和人格的魅力,“一定要用音乐整体来表现出作者的本性,而不该用某种音色来表现!”
尽管承认自己与新生代之间有代沟,但
骅梓也不认为自己与老一代音乐人更多的共通之点,“我和以前的乐手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职业化,而我则始终把音乐当成一种理想化的东西,我认为之所以音乐能给我刺激,是因为我始终把它当成一件崇高的事情,而如果它一旦成为一种工作或行业的话,它就失去了魅力。
对
骅梓来讲,做音乐是一件流满神秘和吸引力的事,现在干起来还有刚开始时的那种冲动,因为他的心里有音乐、有精神,而他的同龄人则已成长为标准的职业伴奏手,“他们已经成熟了!”骅梓最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