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庆宫,位于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故宫内,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清嘉庆六年(1801年)扩建,为清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
爱新觉罗·胤礽所建,后作为皇子居所。
毓庆宫是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为1898平方米,前后共四进,主要由13座建筑组成。正门前星门,门内为第一进院落,有值房3座,西墙开阳曜门与斋宫相通。祥旭门北为第二进院落,前殿
惇本殿,东西配殿各3间。第三进院东西两侧各有围房20间,直抵第四进院,正殿即毓庆宫,建筑为
工字殿。最后一进院内有
后罩房。
前星门为毓庆宫南墙正门,南向,为随墙琉璃门。门外西为
景运门,东为
诚肃门,南为
箭亭。
前殿为惇本殿,位于祥旭门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覆黄琉璃瓦,前出月台。前殿明间、东西两次间均为门,各有槅扇门四扇;东西梢间为槛窗,各四扇。后檐明间为门,槅扇门四扇。殿内明间南向悬乾隆帝御题“笃祜繁禧”匾,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嘉庆帝被公开立为皇太子时乾隆帝所赐。东西两次间隔为暖阁,内皆供佛像,后曾设
孝全成皇后御像于此。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顶,覆黄琉璃瓦,明间开门,次间为槛窗,各有南耳房一间,北耳房三间。
正殿为毓庆宫,位于第三进院,建筑为工字殿,前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开门,次间、梢间为槛窗,后檐明间接穿廊与后殿相通。穿廊面阔1间,进深3间,东西两侧均为槛窗。后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与穿堂相通,廊檐安小板门,次间、梢间为槛窗,后檐均为槛窗。后殿室内明间悬匾曰“继德堂”,西次间为藏书室,嘉庆帝赐名“宛委别藏”,东山墙接悬山顶耳房1间与东围房相通。东耳房内悬嘉庆帝御笔匾曰“味余书室”,其东侧围房内“知不足斋”匾亦为嘉庆帝御笔。
毓庆宫是清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所建,后作为皇子居所。乾隆帝12岁到17岁间一直居于毓庆宫。嘉庆帝5岁时曾与兄弟子侄等人居于毓庆宫,后迁往撷芳殿,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即位后又迁回毓庆宫。清同治、光绪两朝,毓庆宫均作为皇帝读书处,光绪帝曾在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