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清代绥远城重要遗存。
历史沿革
绥远城墙
呼和浩特旧称,归化城,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
1951年到1960年间,绥远城的瓮城、城楼和大部分城墙被陆续拆除。1958年“大跃进”时为建小高炉大炼钢铁,对剩余城墙加快拆除进度,把鼓楼全部和将军衙署北区拆毁。
1998年,阜安门(西城门)城基被挖出,原址立有一块“清代绥远城阜安门遗址”标识卧碑。
2020年,绥远城墙进行了本体修缮。
绥远城将军衙署
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将军衙署始建,先后共有79任绥远城将军驻守于此,统帅绥远城的驻防八旗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即今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旗的蒙古王公、民众,遇有战事,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利。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军阀时期,将军衙署改为将军府。
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堂、四堂毁于火灾,于当年重修改建。
民国十七年(1928年)之后,将军衙署是国民政府绥远省政府所在地,傅作义和董其武就在此办公。
民国十九年(1930年),时任绥远省主席李培基建澄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曾在此办公。
1955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出衙署。
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曾在衙署内办公。
2003年6月底,将军衙署博物院对外正式开放。
2017年7月底,将军衙署历时两年多修缮和整治重新与观众见面。
建筑格局
呼和浩特新城即绥远城,修筑后又被称为“新城”,归化城为旧城。绥远城是呼和浩特地区古城中建造最晚的城,也是清王朝最后营建的八旗驻防城。绥远城基本为方形,东西宽约1120米,南北长约1130米,城围约4500米,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仿照北京城形制建造棋盘式布局,城内街道整齐,布局合理,共有大小街巷50余条。以钟鼓楼为中心,分出通向东、南、西、北四城门的四条主干大街。由于军事需要呈现出“四门不对,鼓楼不中”的城区特点。城中建将军衙署1处,此外城内还有11座庙宇。现存将军衙署及东北部城墙。
主要建筑
绥远城墙
原城墙
绥远城墙地基为大型花岗岩条石,明三暗二;墙体内部夯土用粘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搅拌,分层夯打而成;内外壁及顶部用大青城砖包砌,严丝合缝。设城门四座,城楼两重五楹,东门“迎旭”,南门“承薰”,西门“阜安”,北门“镇宁”,均由清乾隆皇帝亲笔拟名,并用满汉蒙三种文字石刻,镶嵌在门额上。出于防卫考虑和风水讲究,城内东街和北街在东门、北门处设置直弯,形成“东西门不对,南北门错开”。各城门前有半圆形瓮城,上有箭楼,各两层三楹。城门内侧两边建有上墙梯道(俗称马道),供人员车马军械上下城墙。四角有两层角楼,面阔六间、进深两间,外侧墙身每层箭孔16孔,两层共32孔。每面城墙各4处敌楼(又称哨楼,满语称堆拨),共16处,均两重,共安放炮台44个。城墙每隔50~60米有一墩台(俗称马面),四面城墙共26个。城墙上外侧垛墙(又称雉堞)高五尺七寸(1.9米),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侧女墙高三尺五寸(近1.2米),无垛口。城墙外环绕护城河,河道上宽20米左右,水源为发源于大青山的哈拉沁河。四座城门外河道上各建有一座吊桥、两座石桥和一条泄水河。南城墙两侧建有水闸,用于防洪泄洪。城内布局为棋盘式,严整有序,整齐划一。城中建有一座高30余米的三层鼓楼,以其为中心向四边延伸出四条干街,另有小街24条、小巷46道。城内共有各类屋舍1.2万间。城内西南建有小教场,西门外建有大校场和演武厅。
现存城墙
绥远城四座城门的位置现在依然可以确定。东城门(迎旭门)在今维多利国际广场处;南城门(承薰门)在乌兰察布西街与昭乌达路十字路口;西城门(阜安门)在内蒙古博物馆前街心花园东端;北城门(镇宁门)在今新城区医院西巷北顶头处。现存绥远城墙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垣街以南、东护城河北巷以西地段。残墙长约671米,高6.4米,顶宽8.3米,底宽11米余。马面4处。
绥远城将军衙署
综述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被称为“漠南第一府”。清朝为巩固疆土,稳定边陲建造绥远城。将军衙署是绥远城将军的府邸,坐落在绥远城中心偏西北的位置,衙署建筑群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现占地面积2.64万平方米。将军衙署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主体建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以及厢房和耳房,左右对称有东西跨院,共六进院,132间房屋,各级衙署199所,兵房12000间。大堂、二堂及门院,为驻节将军公务办公之所,三堂、两院则为将军眷属内宅,是中国传统的“前朝后寝”礼制建筑文化的典型。也是一所典型的清代武官衙署的建筑,是严格按照《大清会典》一品封疆大吏府衙的规制建成,完整地保留了清代官衙的建筑特征。
正门
正门前横亘着一座立交大桥,一座书写着“屏藩朔漠”的巨型朱红色的古式照壁被马路与衙署隔开。匾额由第71任绥远城将军克蒙额于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亲笔题写,意为要像屏障、藩篱一样保卫北部边疆。照壁高约4米,宽约29米。照壁的北面有两根旗杆,上悬清代的龙旗。旗杆的北侧和大照壁两端用鹿角栅相连接,是两座形似牌楼的辕门。辕门的北侧各有一座房基较高的鼓手屋。从衙署府门到大照壁,是一个呈四方形的小广场,它属衙署的外院,主要对衙署起保护作用。府门牌匾上“漠南第一府”的金色大字。署门两侧有八字影壁,门前有一对巨型石狮,石狮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座钟亭和鼓亭。府门内左右倒座设土默特官厅和前锋营。
仪门
仪门前就是大堂。大堂是将军衙署内规格最高、面积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建筑。遇有重大活动才开启大堂。院落的西边是回事处,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处。东边是折房,折房的北面便是印房。两棵巨大的丁香树,簇拥着大堂。
折房是大堂的东厢房,是将军的僚属负责起草、誊写奏折、上传下达公文的部门,属于辅佐将军日常工作的重要机构。回事处是大堂的西厢房,又称“文秘处”,是将军衙署的典吏整理日常往来文件、建档造册的办公处所。门前挂有一副楹联“有为有猷有守,日清日慎日勤”,意为官要有所为有法度有操守,要清廉要做事谨慎细心,要勤奋。大堂是新官到任时举行“望阙叩恩”之地,也是官员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
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八椽架,通面阔约19米,通进深约12米,室内为彻上露明造的大木悬山式构制。大堂前面设置月台,面积约115平方米,是举行大型活动的礼仪场所。大堂设有前后廊,前廊为室外双步廊可通行,前檐在金柱位置中间明次间设门,梢间置槛窗。后廊为单步梁构架,后檐墙中间明间开门供内外通行。大堂为黑色柱子红色门窗油饰,在外檐梁枋和室内梁架遍饰金线小点金旋子彩画。大堂屋面铺设1号布瓦,置正脊望兽开口向外,无正吻,山墙为铃铛排山,上面置四条垂脊和垂兽,在垂兽前有跑兽5个。大堂门前一副楹联,“议论作社稷谋,事业为黎民福”,意为日常的讨论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在谋划,所忙于的事务都是为了老百姓的福祉。大堂正中是海水麒麟屏风,代表清朝武官一品品级,中间端座的人像为第一任绥远城将军王昌,是他亲自督建了绥远城。上方为仿制乾隆皇帝亲赐“泽敷遐迩”的匾额,意为皇恩浩荡,覆盖大江南北,作为绥远城将军要竭力保卫边疆的安危。
大堂的东西配房为印房和官厅。印房是大堂的东配房,将军衙署内部机构之一。掌管将军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并兼管恩赏银库事宜。由协领主事,每年封开印信,转发六部公文、各处递来公文,分交各衙门办理,以及部分任期已满但功绩卓著官员的留用事宜。设监印官、钤印官各一人。清代官员的印章称为印信,有严格的等级,具体为宝、印、关防、图记、条记、钤记六种。将军衙署使用的是印,为银印。协领为关防,佐领用的是图记。关防是紫红色水,而衙署使用的印是朱红印泥。官厅设有专职的官吏负责,由将军衙署的笔帖式或其他官员兼职,以将军的名义向各部门、各地方的负责官员发布指令,完全处于将军的直接管辖之下。
二堂
二堂亦名“退思堂”“思补堂”,其名来源于《左传》。二堂规格仅次大堂,面阔五间、置前廊进深六椽架,大木悬山式构制,室内彻上露明造。是将军日常办公及与都统、协领等官员议事的场所,并有书房办公及休憩之功能。二堂檐柱所挂为古篆楹联:“政惟求于民便,事岂可与人言”。意为政事管理只有对老百姓有利,所做的事情才可能公之于众,不怕老百姓谈论。二堂门楣挂有回文体匾额,从左至右“安民则惠”,意为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当官最大的实惠;从右到左“惠则民安”,意为当为官之人多给百姓实惠,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二堂室内明间上方悬挂仿制嘉庆皇帝题写“捷楷抒勤”的匾额,意为将军要常奏胜利的凯歌,时刻宏扬勤勉的作风。
二堂的东西两边分别是客厅和箭厅。客厅是来访客人等候将军召见的地方。客厅内部按照清代的风格来进行陈设。中间为中堂,由八仙桌、太师椅、条案、中堂镜组合而成。满族人以西为上,来客要坐在西边,主人与之对坐。客厅室外,矗立一块石碑,为同治皇帝表彰第六十三任绥远城将军德勒克多尔济功德碑。碑通高4.6米,正面碑文为满、蒙、汉三种文字。
箭厅是负责武备事宜的重要机构,这里的责任官员称为“枪箭营官”,具体工作是安排一年的武备事宜,并负责操办一年两季的阅兵活动。除此之外,将军衙署守卫人员的主要兵器也存放在这里。
三堂
三堂,又名“燕思堂”。三堂、四堂属内宅,为将军及家属燕居生活、读书修身之所。衙署办事人员无故不得入内。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建后用途也变为都统、省府主官的办公之所,东西厢房皆置有前廊彼此通联。改建后的形制,是民国典型的时尚建筑形式。民国时期绥远省主席李培基、傅作义、董其武等二十任军政首脑都曾在此办公。室内复原了将军们的书房、客厅及寝室,并辅以清代、民国时期的代表性摆件、家居等展品。
澄园
澄园位于将军衙署的东跨院,民国十九年(1930年)时任绥远省主席李培基所建。澄园的布局形制,具有中国传统园林取之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风格特色,与其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不同而随势自然布局。设置假山称“螺山”,其上置“两宜亭”“观稼亭”。澄园留存三件石槽,其中一件上首竖书曰“中华民国十九年”,横书四字“得近自然”,下首书曰“李培基题”。另一件无上首题字,横刻四字“天机活泼”,下首小字竖书“知鱼乐者”。第三件上首刻书“民国十九年”,横书四字“退而结网”,下首刻书“涵礎书”。按题字可证,这些养鱼石槽乃澄园的遗存文物之一。
味莼轩
味莼轩位于东跨院螺山之前,为同期所建“澄园”(花园)的书斋休憩之所。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架,四周直棱栏杆围廊歇山式构制,屋盖平缓而有举无折。明间前后辟门相通,两次间南北“明窗对启”,门窗赫红刷饰,不施彩绘,整体风格朴实。
文物遗存
城墙石匾
1984年,承薰门(南城门)石匾出土。2004年,镇宁门(北城门)石匾出土。两石匾现收藏于将军衙署博物院。
民国遗物
绥远城将军衙署四堂内收藏董其武将军“九一九”绥远和平起义通告和签名书。1949年9月19日,以董其武为首的绥远军政干部和地方各族各界代表39人联名通电,率部6万余人举行起义,绥远和平解放。
保护开发
将军衙署博物院
2003年6月30日,将军衙署博物院对外开放。2017年7月31日,经过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文物展陈提升设计一体化工程施工后,重新对外免费开放。以清代将军衙署古建筑群为主体,推出“复原陈列”作为长设展览,同时推出“敕勒川记忆——绥远记忆”老照片展、“崇德尚廉——廉政文化楹联展”等临时展览,向社会展示呼和浩特历史、绥远城及将军衙署历史。
文物价值
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是清王朝统治和管理内蒙古地区的重要遗存,是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绥远城墙的营建,体现了清代官式城垣的规范制式,代表了清初时期城池建设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绥远城将军衙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之一;是沟通中央和边疆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和枢纽机关,是边疆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创造美好未来的历史见证;是研究清代衙署营造规范的实例。将军衙署对其不同时期的演变历程,提供了丰富的珍贵史料。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将军衙署),路程约6.9千米,用时约11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20: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