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
绣球科绣球属植物
绣球,又名八仙花、紫阳花、粉团花,属于灌木类植物,高1-4米;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数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丛;枝圆柱形,粗壮,紫灰色至淡灰色,无毛,具少数长形皮孔。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宽椭圆形。伞房状聚伞花序近球形,花密集,多数不育;具4片不育花萼片。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绣球花在中国古代就作为观赏植物栽种,在唐朝,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到杭州招贤寺,看到寺中长着一棵花树,芳香袭人,花繁色紫,问庙里的和尚此为何花?和尚不知。白居易因此题诗一首: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白居易还注曰:“招贤寺有山花一树,无人知名,色紫气香,芳丽可爱,颇类仙物,因以紫阳花名之。”
栽培历史
在欧洲,最早对绣球进行描述的是肯普弗医生,1712年他在自己的书《异域采风记》中将这种开花植物归入了接骨木。18世纪末,邓肯兄弟在广州大量收集中国观赏性植物,1796年,他们收集的一批植物到达邱园,其中就有绣球花。
2024年12月20日至22日,2024中国昆明斗南花卉展览会举行,来自国内外的70余家花卉企业共展出1000多个新优花卉品种,其中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展出了4个即将推广的新品种绣球花。
形态特征
灌木,高1-4米;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数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丛;枝圆柱形,粗壮,紫灰色至淡灰色,无毛,具少数长形皮孔。
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长6-15厘米,宽4-11.5厘米,先端骤尖,具短尖头,基部钝圆或阔楔形,边缘于基部以上具粗齿,两面无毛或仅下面中脉两侧被稀疏卷曲短柔毛,脉腋间常具少许髯毛;侧脉6-8对,直,向上斜举或上部近边缘处微弯拱,上面平坦,下面微凸,小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粗壮,长1-3.5厘米,无毛。
花:伞房状聚伞花序近球形,直径8-20厘米,具短的总花梗,分枝粗壮,近等长,密被紧贴短柔毛,花密集,多数不育;不育花萼片4,阔物卵形、近圆形或阔卵形,长1.4-2.4厘米,宽1-2.4厘米,粉红色、淡蓝色或白色;孕性花极少数,具2-4毫米长的花梗;萼筒倒圆锥状,长1.5-2毫米,与花梗疏被卷曲短柔毛,萼齿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3-3.5毫米;雄蕊10枚,近等长,不突出或稍突出,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大半下位,花柱3,结果时长约1.5毫米,柱头稍扩大,半环状。
果:蒴果,长陀螺状,连花柱长约4.5毫米,顶端突出部分长约1毫米,约等于蒴果长度的1/3;花期6-8月。
分布范围
绣球属植物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向南延伸至热带地区。在亚洲范围内,西起东喜马拉雅山,向北经西藏东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河北北部直达朝鲜、日本和库页岛中南部,向东经中国西南、华南、华中、华东至中国台湾,向南经尼泊尔、不丹、缅甸至爪哇和菲律宾。
中国作为绣球属主要分布地之一,共有该属植物47个种和11个变种,且多数分布于中国西部以及西南部。该属植物得益于自身特性常用作园林观赏植物,目前国内除新疆、海南等地外均有分布。
生活环境
绣球花为短日照、喜阳植物,种植时不能选择光照过强或阳光不足的生长环境,否则光照过强会造成紫外线伤害或缺乏生长所需的光照造成消苞、徒长等情况,降低绣球花观赏效果。绣球花种植应选择夏季有8~12 h光照时长和冬季有8~10 h光照时长、种有较高乔木植物、14:00后可照到充足散射光的地块,如此环境下绣球花可正常生长开花且花期长,在华南地区3-7月可开花供观赏。
生长习性
自然花期为5~8月,花序硕大,直径达8~20 cm,单花可持续1个月。花于枝顶集成大球状聚伞花序,多数品种为不孕花;果实为蒴果。绣球花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不耐干旱,忌强光;萌芽力、萌蘖力强。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种子繁殖,果实为蒴果,幼果陀螺状,连花柱长约4.5毫米,顶端突出部分长约1毫米。
人工繁殖
多采用扦插繁殖。
嫩枝扦插:一般在绣球花植株当年生枝条萌发10 cm至停止生长期以前,在湖南一般为4~6月。将枝条修剪成5~10 cm长度,每个插条保留2个节为宜,插条下端去掉叶片,上端叶片沿主叶脉剪成菱形,保留叶片大小1/3,下端节间下方1 cm切口为45°马蹄形,上端节间上方1 cm平切口。
老枝扦插:一般使用当年生落叶前期枝条,在湖南一般为9~10月。将枝条修剪成5~10 cm长度,每个插条保留2个节为宜,去除所有叶片,下端节间下方1 cm切口为45°马蹄形,上端节间上方1 cm平切口。
扦插基质以5:1为比例的泥炭土和大颗粒珍珠岩混合而成,将混合好的基质装入32孔穴盘中,压实。扦插前用水将穴盘的基质完全喷湿,将插条竖直插入穴盘中,保留插条上端2~3 cm。
扦插后迅速进行喷水,以基质完全喷透为宜。嫩枝扦插前7天采用雾状喷施为主,以叶片上保持水膜为宜。老枝扦插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宜。外界温度高于28℃时及时遮阳,遮阳率50%。每隔1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连续喷3~5次。
栽培技术
种植环境
绣球花喜微酸性或微碱性的肥沃疏松土壤,在华南地区盆栽或地栽种植时,需选择pH值适宜、肥沃、疏松和透气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在进行地栽时,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土壤透气透水性,不宜选择地势低洼的地块种植,否则易导致积水烂根,严重时可致植株死亡。特别是在夏季,华南地区炎热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长期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导致绣球花根系滋生病菌和出现闷根、霉烂等情况,影响绣球花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花朵腐烂等。因此,绣球花种植土壤宜用泥炭土、珍珠岩、粗椰壳3种介质按3:1:1的比例配制。其中,泥炭土可选择品质更佳的进口泥炭,以20~30 mm规格的德国K牌和品氏泥炭较适合。
水肥管理
叶片较大的大花绣球品种在阳光下水分蒸发量较大,需及时补充水分,夏季应1天浇水2次,以保持周围环境的湿度。注意保持种植环境的通风性。在生长期间,选用含磷、钾的水溶肥和颗粒缓释肥等;在孕蕾期,将少量氮肥和高磷钾液体肥结合使用,通过灌根和喷洒叶片的方式施用,促进植株更好地吸收养分;开花后需及时施用水溶肥进行追肥,补充因开花而消耗的大量营养;入冬前,使用高磷钾肥促进植株新枝条成熟,以抵御严寒天气,并施用适量缓释肥和已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为来年春季开花积蓄养分。
病虫防治
绣球花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感染病虫害的情况较少,生长期偶有炭疽病发生。可在栽培管理过程中注意通风,适当疏除过密枝,及时清除枯叶、病叶;发病初期使用百菌清800倍液进行治理,每10天喷洒1次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预防。
绣球花开花期叶片和花朵过密容易出现红蜘蛛和白粉病,需定期防治。尤其在气温上升、炎热干燥和不通风的环境下,绣球花极易出现红蜘蛛。红蜘蛛会吸食绣球花植株的汁液,被侵害的叶片会逐渐出现斑驳的黄色斑点;红蜘蛛泛滥时,可导致植株叶片脱落,甚至死亡。发生红蜘蛛虫害时可选择特效药克螨特1500倍液隔3天喷1次进行治理;预防时选用可杀卵和幼虫的乙螨唑、亩旺特等药剂。注意各药剂需轮流使用,以防红蜘蛛产生抗药性。
绣球花白粉病多发生于潮湿多雨的季节和不通风的环境中。在种植绣球花时,应注意植株间的间隔,保证良好的通风性、避免种植过密影响绣球花的正常生长;同时,可使用一些药物定期预防,如绿妃、翠贝等,每7~10天均匀喷洒1次全株和周围的种植地。
下级分类
绣球(原变种) Hydrangeamacrophylla var. macrophylla
山绣球 Hydrangeamacrophylla var. normalis
保护现状
IUCN评级为LC(least concern)
主要价值
绣球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绣球花的根中富含治疗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的成分;花和叶中富含具有抗疟等作用的绣球花苷,其也可用于治疗心脏病等疾病;灼烧后的茎干部分可用于驱赶臭虫,根部还可用于医治皮肤瘙痒等症状。
植物文化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描述道:“天工之巧,至开绣球一花而止矣。”明代张新也有诗云:“散作千花簇作团,玲珑如琢巧如攒”。
品种介绍
绣球品种多样,根据花瓣形状可以分为单瓣与重瓣,尖瓣与圆瓣及皱瓣等;根据花型可分为圆锥绣球,平顶型绣球,乔木绣球等。以下介绍几个广受好评的品种。
Otaksa奥塔克萨
这种迷人的绣球是一种古老的日本品种,可追溯至大约19世纪20年代,由菲利普·弗朗兹·冯·西博尔德以楠本阿滝(Kusumoto Taki)的名字命名。
无尽夏
作为绣球中最广为人知的品种,无尽夏具有多季节开花、老枝开花、花朵颜色可变、养护方便等特性,可以说是许多绣球花友家中必种的一种绣球。
花手鞠
作为经典重瓣绣球,花手鞠开花时整个花序巨大且繁密,就像花做的手鞠一样,以此得名。
Wedding Gown 婚纱
这一新品种几乎符合人们的一切要求。简洁紧凑,是盆栽和现代小型花园的理想选择,而且很适合做成小花束。它的圆形叶子在夏天是一种漂亮的绿色,在秋天则变成金色。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是近几年的绣球品种新星,小花为重瓣,聚伞花序,层层叠叠十分圆润可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2 19:58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