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之所以伟大,因为他能够使两颗不同的心一起跳动、合二为一;使两个不同的思想同一,从而达到生死与共、患难相随。所以,诗人一开始就情不自禁地把欢乐留给了对方,表达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思想。这就是爱情的伟大本质,它不需要装腔作势地思考,也不需要空泛无力的语言,就能发自内心地得到同一。
真正的爱情既不是肥皂泡,也并非昙花一现,是永恒的。正如“没有无情的严冬寒风能够冻僵/没有酷暑的赤道太阳能够枯死”,爱之火焰扑不灭,爱之泉流涌不尽。就像那冻不僵的寒风、枯不死的太阳,它是世间永恒的主题。
而爱情毕竟是两情相悦,因而“那是我们的而且只能是我们玫瑰园中的玫瑰”。此时此刻,诗人对爱情的感悟,对妻子的爱已达到了极致,他无法再强压于内心,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爱,尽管爱情只属于他们两个。这是十分真挚的爱情。
托马斯·斯托姆·艾略特(1888—1965),英国著名诗人。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是新英格兰一个名门的后裔,他的祖父威廉·格林利夫·艾略特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始人。1906年,艾略特进入
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也为《哈佛拥护者》编稿和写稿。他三年完成了本科课程,然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
索邦大学、
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深造。他完成了关于英国哲学家F.H.布拉德雷的博士论文,但没能回哈佛大学接受博士学位。1914年赴欧洲。1932年重返美国,赴哈佛大学担任“查尔斯·爱略特·诺顿诗歌教授”,完成工作之后他又回到伦敦。在此后35年中,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
诺贝尔文学奖、不列颠荣誉勋章和自由奖章,以及1964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对他的缺席授奖。1965年1月4日在伦敦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