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胶
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
结构胶是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
用途优点
非结构胶强度较低、耐久性差,只能用于普通、临时性质的粘接、密封、固定,不能用于结构件粘接。
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便。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等同种材料或者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粘接。可部分代替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传统连接形式。结合面应力分布均匀,对零件无热影响和变形。
在工程中结构胶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构件的加固、锚固、粘接、修补等;如粘钢,粘碳纤维,植筋,裂缝补强、密封,孔洞修补、道钉粘贴、表面防护、混凝土粘接等。
发展历史
1978年:法国人马尔嘎带着结构胶(西卡杜尔31#胶)来到中国。
1980年,建设部正式下达了“建筑结构胶粘剂研制及应用技术推广”的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辽宁建筑科学研究所共同攻关,于1983年完成了课题,研制出中国第一个实用型——JGN型建筑结构胶粘剂,开创了中国化学法加固的先河,填补了国内建筑物粘钢加固补强的空白。
1990年: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将粘钢加固技术正式纳入规范并将JGN系列建筑结构胶列为指定使用产品。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城乡环保部科技局印发《建筑结构胶粘剂与其应用技术》鉴定证书的通知。
1996年:中国科学院应市场发展要求相继研制成:应用于动荷载构件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混凝土表面修补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高温条件下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灌注式的建筑结构胶等各种结构补强胶粘剂。
1997年:经应用调研及大量实践表明,化学式粘钢加固法在加固技术领域里已成为主导趋势,工艺精良技术曰益成熟,具有施工简便,技术可靠,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低,节省使用空间等优越性,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结构设计者的认可。
2000年:结构胶迅速发展到新旧建筑物的混凝土植筋锚固、化学法粘钢、化学锚栓加固、粘碳纤维布(板)、材料抗冲磨、裂缝灌浆防腐防水等加固补强项目中,成为日后建筑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筑加固补强材料。
2006年: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实施,这必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产现状
国内使用的结构胶基本上都是国外进口的,国内也有生产,如果要投资生产结构胶,投入还是比较大的,要有反应釜、研磨机、万能试验机、老化试验箱、拉力计等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
使用方法
不同类型的结构胶使用方法不同,但大体一致。
以襄樊联基胶粘剂厂生产的BD811高强度结构胶为例说明其用法。
1. 表面处理:对待修补或需粘接部位进行粗化处理,再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2. 配制:按质量比A:B=4:1或体积比3:1将A、B两组份混合均匀,并在规定操作时限内用完。
3. 涂敷:将调好的胶均匀涂敷于待粘物表面。
4. 固化:20~25℃固化24小时或20~25℃固化2小时+80℃2小时后可投入使用,若温度低应采用加热或延长固化时间来促进固化。
分类
高性能硅酮结构胶
高性能硅酮结构胶是一种单组分、中性固化、专为建筑幕墙中的结构粘结装配而设计的。可在很宽的气温条件下轻易地挤出使用,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固化成优异、耐用的高模量、高弹性的硅酮橡胶。
产品对大部分的建筑材料,不需用底漆,都能产生优越的粘结性。
它具有下列优越的产品特性:
1、容易使用:可以随时挤出使用。
2、中性固化:适用于大多数建筑材料而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或腐蚀作用。
3、优异的粘结性:无需底漆,可与大多数建筑材料形成很强的粘结力。
4、极佳的耐老化稳定性。
5、固化后即具有高模量性能,又可承载接口±25%的伸缩位移能力。
结构性装配须提前将材料样品和装配图纸送与乐翔公司测试与审核。
中性透明硅酮结构胶
一种单组份、中性固化、专为建筑幕墙中的玻璃结构粘结装配而设计的。可在很宽的气温条件下轻易地挤出使用。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固化成优异、耐用的高模量、高弹性的硅酮橡胶。产品对玻璃不需用底涂,能产生优越的粘结性。它具有下列优越的产品特性:
1.容易使用:可以随时挤出使用
2.中性固化:对夹胶玻璃胶层无影响
3.优异的粘结性;
4.极佳的耐老化稳定性;
5.固化后即具有高模量性能,又可承载接口±25%的伸缩位移能力;
6.结构性装配须提前将材料样品和装配图纸送与乐翔公司测试与审核。
建筑结构胶
用途发展
建筑结构胶粘剂因其优异性能,广泛地应用于施工安装、装修、密封、结构粘接剂等领域中,建筑行业在成为中国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时,中国建筑胶粘剂无论在品种上还是产量上都得到迅速的发展。
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将是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构件预制化及建材的轻质、高强和多功能化。而建筑结构胶粘剂的广泛应用,将加快此四化的进程,并且在提高施工速度、美化建筑物、改进建筑质量、节省工时与能源环保、减少污染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筑用胶粘剂已成为重要的化学建材之一。
研制历史
建筑结构胶粘剂起步较晚,发展很快。建筑结构胶粘剂的出现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1978年由法国援建的辽阳化纤总厂一座变电所大楼的承载梁,因设计上配筋不足,楼房建成后有几根梁出现裂纹,后经法方采用法国西卡杜尔31#建筑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梁的底部进行补强,修补了裂纹,达到原设计强度,使其恢复正常使用功能,收到了省工、省资、可靠及安全的效果。之后于1980年,建设部正式下达了“建筑结构胶粘剂研制及应用技术推广”的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辽宁建筑科学研究所共同攻关。于1983年完成了课题,研制出中国第一个实用型JGN型建筑结构胶粘剂,填补了中国在加固补强材料的空白。
市场推动
市场需要促进了推广研究应用JGN型建筑结构胶粘剂于1983年鉴定不久,承担本课题的单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辽宁建筑科学研究所即进行了加固建筑构件和多种工程的试用与推广工作。由于在应用此胶对建筑物加固粘接时,不仅使加固的构件达到或超过原设计水平,提高了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整体性之外,还能延长使用寿命、安全可靠,而且因施工简便、工期短而节省了时间与资金,它还具有不破坏原有结构、不占用空间、加固后外部美观、密封防漏及防腐等多项功能,因而很快得到各方面的关注。使加固技术得以在国内迅速推广应用。新的加固材料的研制是推动加固技术发展的动力。检测鉴定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检验测试仪器的发展,加固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由轻质、抗腐蚀、耐高温的新材料构成的效果好、易施工的加固方法可推动加固材料的发展,加固改造理论的提高是加固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加固基本上是针对构造和承载能力不足的构件,缺乏从结构总体上的把握与判别,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强柱弱梁强节点。加固后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防火等级大幅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总体上把握,靠加固理论的提高来解决,加固改造技术的提高还体现在施工技术改善和提高及施工机具上。
1996年,中国胶粘剂的生产量为133万吨,其中建筑胶粘剂占40万吨;2000年胶粘剂生产量为243万吨,建筑胶粘剂近70万吨,占合成胶粘剂的1/3还强;预计到2005年胶粘剂将达354万吨,建筑胶粘剂约达到110万吨。其产品结构也将有较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用于建筑结构的粘接、加固与维修的建筑胶粘剂将在近三、四年里增长加3倍以上,并且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此类胶种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增长速度最快,该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仍有大量的老旧建筑物需要进行维修加固与改造,如冶金工业部需要加固的老厂房就达300-400万平方米。有一些新的建筑物也因用途变更、存在缺陷,需要进行改造与加固,此时期的市场需求大大促进建筑结构胶粘剂的推广与应用。1985年,中国全年建筑结构胶粘剂也就几十吨之多,到1990年已经达到几百吨,又因为市场的需要,除了加固用建筑结构胶粘剂之外,还出现了长桩接长建筑结构胶粘剂、用于修补的修补胶粘剂等。建筑结构胶粘剂不但产量大增且品种不断丰富,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结构类型
建筑结构胶粘剂首先在原研究单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得以形成系列,除原有的JGN-I、JGN-II型外,又出现修补型、金属粘接型、耐温型等。这几年重庆新星胶业与隆昌承华化工也相继推出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胶粘剂系列,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全国各地的建筑加固、维修工程。其建筑结构胶粘剂品种含盖了建筑领域的方方面面。此外还如鞍山钢铁公司研制的JC-I型、北京冶金建筑研究总院YJS-I型、苏州混凝土制品所的ET型、武汉水利电力学院WSJ型、江苏昆山汇丽研究所的JGN-WL型、山西省建科院JGN-8型、北京东洋机械公司的DJR系列建筑结构胶粘剂、深圳琥固珀胶粘剂系列.上海吴江建筑结构胶粘剂、厦门中连公司的ZL型建筑结构胶粘剂以及武汉航务二局科研所的短桩接长建筑结构胶粘剂等等,国外有喜利得、慧鱼、爱牢达等顶尖工艺品牌。辽宁旅顺军舰修造厂粘贴钢板的现场取样分析表明,JGN的剪切强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提高。从国外经验看,美国自二十世纪30年代未出现任何老化问题;法国西卡杜尔结构胶,自60年代也未出现任何问题;澳大利亚悉尼歌剧在74年应用了粘钢加固法无任何问题,众多的成功经验使大多数结构师认同了JGN,熟悉了粘钢法。在应用技术、品牌质量上都渐渐走向成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19:00
目录
概述
用途优点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