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科研机构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实验室前身为福州结构化学开放实验室, 是1986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建立的开放实验室之一。1992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开始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994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科研领域
实验室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科技前沿,以结构化学研究为基础,以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和物理化学前沿领域的金属原子团簇结构与功能、结构敏感材料和纳米材料结构为主攻方向,合理合成新型化合物,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探索新型化合物的分子和电子结构及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应用背景,为新材料的研制提供创新的源泉。主要开展电磁性功能化合物的设计;金属团簇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基础研究;重要生物过程中的结构化学问题;超分子聚合物晶体工程;结构敏感材料的基础研究;纳米材料的重要结构化学问题;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研究。实验室的目标是将实验室建成国内外结构化学的研究中心之一,成为光、电、磁功能材料、纳米材料、膜材料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
学术团队
已故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教授生前为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研究员为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由结构化学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17人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洪茂椿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以“实验与理论、化学与物理(以及其它非化学学科)、结构与性能、静态与动态、基础与应用五重双结合”的科学方法,建立了从合成、分析、结构表征、性能研究到应用探索的一套完整的结构化学综合研究体系,在结构化学研究中形成了优势。实验室有一批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活跃在结构化学领域、成绩卓越的学术带头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3人;留学归来的优秀学者4人和一批青年研究骨干,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并富有竞争力的科研队伍。实验室按“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运行机制管理,现有固定人员34人(具博士学位的占41.5%,硕士学位的占35%,平均年龄38.8岁),流动人员31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64人。 实验室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7人。已从实验室毕业的硕士、博士和出站博士后90多人。
项目成果
自1992年以来,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青年、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项目等。实验室在固氮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拟、金属原子团簇的结构化学、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及纳米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福州模型”,元件组装,M3S3“类芳香性”,等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结构化学研究基本原理。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等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公开8项;出版专著三部;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79篇(其中国际刊物论文546篇,国内刊物论文433篇),研究论文被SCI收录及引用数均列全国科研机构的前列。 实验室有配套的技术支撑系统,拥有多种现代化的结构分析大型仪器:CCD X射线单晶面探测仪、四圆衍射仪、粉末衍射仪、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高分辨质谱仪、PPMS物理性能测量系统,并有一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队伍提供了高水平研究的技术保证。
交流合作
实验室在人员结构和课题审批都保持较大的开放度,客座人员承担课题的比例为60%,已取得明显的开放效果,既有利于发挥实验室的优势、促进国内相关学科研究发展,又有利于实验室拓宽研究领域,吸收新的学术思想,提高研究水平。 实验室已和国内外4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荷兰、瑞典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结构化学研究的中心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实验室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
地理位置
公交线路:乘5路、14路、16路、22路、33路、38路、75路、77路、86路、111路到西河站下。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8 21:35
目录
概述
科研领域
学术团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