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是上世纪50、60 年代在西欧一些国家兴起的一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化,认为文化是各种表现系统的总和,主张用特定的“结构”观念来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
结构主义建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荷兰的赫兹伯格(HermanHertzberger 1932~),其创作观点与皮亚杰的“内容一形式”转换性是一致的。此外在勒柯布西耶 (LeCorbusier,1887~1965)、
路易斯·康(Louis Kahn)、丹下健三(1913~)等人的一些作品中,也可看到某种程度的结构主义倾向。
荷兰结构主义建筑,是在二战后对现代建筑中的功能主义和狭隘理性主义的批判中诞生的。这场运动的核心是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像任何一种思想和流派一样,结构主义的理念和方法不是孤立的。它的产生,一方面与当时欧洲年轻一代建筑师,特别是十次小组的活动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也是特殊时期荷兰社会文化条件的产物。
结构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在1960年代被赫曼·赫兹伯格进一步发展。他先是在Valkenswaard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厅设计竞赛中,探讨了由小构件单元体系构成的空间-结构建造形式。之后在Apeldoom的中央保险公司总部中得以实施。这个建筑于1972年建成,成为荷兰结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与凡·艾克一样,赫兹伯格对文化人类学抱有浓厚兴趣,凡·艾克的过渡区域、门槛以及房子与城市这样的论述,也是赫兹伯格关注的内容。赫兹伯格也许是比凡·艾克更彻底的个人主义者,他声称“我们所追求的是以个人角度解释集体的模式,用这样的模式来替代集体对个人生活模式的解释”,并强调“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把房子造得相像,这样可以使每个人可以运用他个人对集体模式的解释”,“因为我们不可能造成一种能恰好适应各个个体的特殊环境,我们就必须为个人的解释创造一种可能性,其方法是使我们创造的事物真正成为可以被解释的。”
在国际上,结构主义的影响主要在北欧国家。瑞典,丹麦和挪威的一些建筑师都曾追随结构主义的设计理念。甚至丹麦建筑师伍重的一些作品也被认为是受荷兰结构主义的影响。约瑟夫·布赫说结构主义是荷兰在1970年代之后唯一没有采用传统形式和材料但又是完全属于荷兰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