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绣
刺绣类术语
绒绣(Woolen Needlepoint Tapestry),亦名“绒线绣”。是一种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中国绒绣主要产于上海、辽宁朝阳和山东烟台。
历史背景
绒绣原流行于欧洲。14世纪,德国农民的服装和壁毯上,有根据织物经纬线排列,计算针数绣成的图案。它的原料和工艺与绒绣已十分相似。16世纪,欧洲出现一种专作刺绣底子的麻布,在底子上用绒线逐针绣满,便成了绒绣。绣品可用作壁挂、靠垫、椅垫等。17~19世纪,绒绣在英国盛行。
特色
绒绣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由于绒线本身没有反光,具有毛绒感,绣品浑厚庄重、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风格独特。基本针法与我国传统的打点绣针法(又名戳纱)相同。用有规则的斜针按网眼一格一针绣制,每针就是一个椭圆形小色块。一幅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须几十万针。绣制时,可自行拼色。它善于表现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效果。 绒绣源于刺绣、高于刺绣。通过染色、劈线、汇色、色渐变、网点过渡、调色丰富画面等工艺来表现。
1、用祖传的绒绣工艺,多变的针法,创造性发展中国历史悠久的绒绣艺术。
2、用多达二千多种不同色彩的纯毛绒线,巧妙地将形、色、神、光相融合,使绒绣艺术品达到了忠实原作,胜于原作的艺术效果,创作出绒绣艺术品非常具有民间民族绒绣的特点。
3、关帝绒绣有长期贮存而不退色,经过特殊处理法、装裱法,特殊针法,使绒绣艺术品具有永久收藏价值。
4、绒绣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针法繁多,所以绣品表现层次清晰,造型生
动,形象逼真,立体感强,表现力丰富,文化品味高,大可数丈巨制,
宏伟壮观,小可盈寸珍品,惟妙惟肖,异彩纷呈,美轮美奂。
品种
绒绣主要分为欣赏品和日用品两大类。
欣赏品
一般画面较大,多数复制名画、人物和风景照片。用线颜色往往达数百种,特别强调色阶、色相的过渡,并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作品常作为大型建筑的室内装饰。
日用品
一般为小件物品如靠垫、沙发套、桌几套、眼镜套、粉盒、提包等。大多绣制花卉图案,用线颜色较简单。由于绒线的质地比丝线、棉线厚实,有毛茸感,因而使绒绣的画面具有沉着、庄重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如毛主席纪念堂正厅的巨幅绒绣“祖国大地”,庄重、肃穆、色彩和谐,生动地表现了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雄伟壮丽。
工艺
绒绣制作主要有3道工序:
①放样。用打格子的方法将原稿放大在麻布底子上。
②染色配线。根据原稿画面色彩,按照色调、色相、色差的区别染出所需颜色的绒线。
③绣制。一般先绣出轮廓,再绣各色彩块面,最后进行细部刻画。
针法
绒绣基本针法是呈斜点形的打点绣。此外,根据画面需要可采用乱针、十字针、扒针、掺针、拉毛等针法。
价值
1、纯手工绒绣是众多艺术族群中独立存在的。创作、开发全球独有的关公系列肖像,旅游系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增强我省的知名度,将促进我省的旅游事业发展。
2、既可仿绣世界名作,又可仿绣名人字画,还可制作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绣品,成为装潢宾馆、会议室,家庭居室的最佳时尚。
3、具有收藏价值,大可数丈巨制,小可盈寸珍品。
评价
绒绣,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与喜爱。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詹姆斯氠茂兰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将欧洲的绒绣艺术引进中国沿海地区,随后,外国商人再上海也开设一些企业,组织浦东地区川沙,东昌,高桥一代妇女生产绒绣产品。后来通过绒绣艺术家们改进创新,把绒绣与国内优秀的刺绣传统相结合。使绒绣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再针法上由原来简单的方点针法发展到扒针,掺针,乱针,打子,拉毛,铺锦等多种针法。再在品种上,也由花色陈旧,色彩单调的拖鞋面,手提包片发展到领袖像,人物,风景等大型艺术品以及靠垫,沙发套,夜宴包等日用品和圣诞小挂件。在色彩和技法上,从原来简单的色彩改进为自行染色,并吸收刺绣技法的长处,由单色绣改为拼色绣,彩锦绣,接色绣等,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能力。
绒绣曾是欧洲贵族的身份象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她厚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到19世纪,她潜心钻研浪漫而多元化的人文风情绒绣,必须是定制的网格底料和世界上最好的纯羊毛。她曾被称为绣品中的皇后。她是高档的装饰艺术品,艺术风格独特,形神兼备,色彩绚丽浓郁,不反光,防霉,防蛀,不易灰污,效果长久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能将室内装饰的富丽典雅,是提升家居档次的上层饰品,今天她也高高挂在人民大会堂国宴厅《万里长江图》,也挂在香港厅《维多利亚海湾夜景》。
名家作品
著名的绒绣艺术家有上海的刘佩珍高婉玉、张梅君等。刘佩珍在30年代末就用绒绣绣制人物肖像,开中国绒绣之先河。代表作有“高尔基”、“莫斯科大学”、“攻打冬宫”、“列宁宣布苏维埃成立”等。高婉玉在50年代初对绒绣工艺进行改革。首次进行自行染色、配色,使绒绣用线颜色从固定的几十种增加到近千种,并运用擘线、拼色、加色等技法,解决了绣制人物肖像时色彩转折过渡的难题。中国的绒绣普遍采用这种绣制技法。她的代表作有“敬爱的周总理”、“孙中山与宋庆龄”等。张梅君的技艺特点是作品色彩层次丰富,人物形象刻画逼真细腻。代表作有“周总理与尼赫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南湖纪念船”等。朝阳绒绣已有一百余年历史,早年从清皇宫流传至民间,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北方独具艺术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2 14:32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