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养殖鱼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草鱼、青鱼最易发病,鲤、鳙也有发生。草鱼、青鱼流行时间为4~10月,常表现为两个流行高峰。1龄以上的草鱼、青鱼发病多在5~6月,甚至提前到4月份,当年草鱼种大多在7~9月发病。水温在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水温为25~30℃,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生。此病常和
细菌性烂鳃病、
赤皮病并发。
病原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本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多数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有运动力,无芽孢。大小为0.4~0.5μm×1~1.3μm。
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阳性,发酵
葡萄糖产酸产气或产酸不产气。对弧菌抑制剂(O/129)不敏感,在R-S选择和
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黄色。在pH6~12生长适宜温度为25℃,在60℃中30min则死亡。琼脂培养基上,经24~48h后,菌落周围可产生褐色色素,半透明
病因
1.在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质或腐败,摄取含细菌的不洁食物,吃食不匀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一般认为由肠型
嗜水气单胞菌及肠鼠气单胞菌等感染引起暴发疾病。
2.冰鲜鱼在储存过程中,蛋白质会分解产生组织胺,组织胺与游离的
赖氨酸结合产生“糜烂素”,造成肠道溃疡、糜烂。
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
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摄食。病情较重的,腹部膨大,两侧有红斑,肛门常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或血脓从肛门流出。有的病鱼仅将头部拎起,即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刨开鱼腹,早期可见肠壁充血发红、肿胀发炎,肠腔内没有实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有较多黄色或黄红色粘液。疾病后期,可见全肠充血发炎。肠壁呈红色或紫红色,尤其以后肠段明显,肠粘膜往往溃烂脱落,并与血液混合而成血脓,充塞于肠管中。病情严重的,腹腔内常有淡黄色腹水,腹壁上有红斑,肝脏常有红色斑点状淤血。肠内繁殖的病原菌产生毒素和酶,使黏膜上皮坏死,毒素被吸收后损害肝。肠道中的病原性气单胞菌,大量繁殖后,可穿过肠壁到血液,而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各内脏器官,继续不断繁殖,同时菌体逐渐释放出毒素,最后可致病鱼发生败血症而死去。
对病鱼肠道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镜下见固有层内毛细血管显著充血、出血,肠黏膜上皮变性、脱落,严重者黏膜上皮解体,裸露处严重充血、出血的固有层,肠腔内有大量炎性分泌物。用革兰氏染色的切片,可见在炎性分泌物中有大量
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杆菌。
诊断
主要根据以下两点做出诊断:
(1)肠道充血发红,尤以后肠段明显,肛门红肿、外突,肠腔内有很多淡黄色粘液。
(2)从肝、肾或血中可以检出产气单胞杆菌。
此外,许多传染性疾病,均能引起肠道充血发炎,如草鱼病毒性出血症、赤皮病等,因此,诊断时要注意鉴别。
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投喂新鲜饲料,不喂变质饲料,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2)鱼种放养前用8~10mg/L浓度的漂白粉浸泡15~30min。
(3)发病季节,每隔15d,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或用浓度为1mg/L的漂白粉或20~3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池水,可控制此病发生。发病时可用以上任何一药品每天泼洒,连用3d。
治疗方法:
(1)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用时捣烂)5g或大蒜素0。02g、食盐0。5g,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d。
(2)每千克鱼每天用干的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或辣蓼(合用或单用均可)各5g(打成粉)、食盐0。5g,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d。如用新鲜的,则地锦草、马齿苋为25g,铁苋菜、辣蓼为20g。
(3)每千克鱼每天用干的穿心莲20g或新鲜的穿心莲30g,打成浆,再加盐0。5g,拌饲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d。
(4)投喂磺胺-2,6-二甲氧嘧啶药饵,每千克鱼重第一天用药100mg,第二天起每天50mg,连喂1周。
(5)每千克鱼每天用鱼用
庆大霉素10~30m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d。
(6)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mg拌饲,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