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水团花
茜草科水团花属植物
细叶水团花(Adina rubella Hance),茜草科水团花属的落叶灌木。叶对生,革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两面无毛或被柔毛;花单生,顶生或兼有腋生,花序梗被柔毛;冠筒为三角形,紫红色;果实为长卵状楔形。花果期5~12月。
形态特征
细叶水团花,茜草科水团花属的落叶灌木。高1至3米。茎多分枝,枝细长,小枝红褐色,具白色皮孔和细柔毛,后渐平滑无毛。顶芽不明显,被开展的托叶包裹。单叶对生,革质,近无柄,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至4厘米,宽1至2厘米,上面近无毛,两面无毛或被柔毛,或仅在中脉上具疏短毛,下面沿脉及脉腋间具疏毛,羽状脉。侧脉5至6对,纤细,在叶下面凸出,叶先端渐尖,基部模形或圆形,全缘或微波状,被稀疏或稠密短柔毛,干后边缘反卷。托叶2深裂,按针形,长约2毫米,外翻,小,早落。
腋生头状花序,通常单生,顶生或兼有腋生,盛开时直径达1.5至2厘米,总花梗长约5厘米,被柔毛,头状花序上具多数密集小花;小苞片线形或线状棒形;花萼管疏被短柔毛,萼裂片匙形或匙状棒形。冠筒为三角形,紫红色;花梦5裂,裂齿条形,花冠管状,5裂,淡紫红色或白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极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
果实为长卵状楔形,长约4毫米,成熟时带紫红色,集生于花序上形如杨梅。花果期5~12月。
产地生境
细叶水团花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江西、陕西、湖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朝鲜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200-350米的山谷疏林下或旷野路旁、溪涧水畔。
生长习性
细叶水团花多生于溪边、河旁、沙滩等湿润环境,喜光,喜水湿,较耐寒,畏炎热,不耐旱。
繁殖方法
细叶水团花可用播种、分株、杆插、压条等方法繁殖。
栽培技术
生长期可放在室外空气流通、光线明亮处养护。夏季高温时应进行遮光,以免烈日暴晒。除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外,还要经常向植株及周围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边缘干枯。每月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以满足生长要求。水杨梅萌发力强,生长季节可随时剪去树干上的徒长枝、内膛的无用枝条,以保持树形美观,对于一些枝条可适当蟠扎,使其分布合理。冬季移入冷室内越冬,控制浇水,保持盆土不过于千燥即可,南方地区也可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中小型盆景每年换盆1次盆,大型盆景每隔两年换1次盆,可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换盆时去掉2/3的旧土,剪掉枯根、烂根,用新培养土栽种即可,盆土要求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通常用腐殖土:园土:炉渣=2:1:1的比例混合配制。
主要价值
观赏
细叶水团花具有观赏价值,适于池畔、沟边配植。细叶水团花根系发达,树形清秀、花果美丽,生态适应性强,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快,易管护,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固岸护坡绿化美化的效果,适合应用于河道绿化和生态恢复建设。花序有一定观赏价值,现园林极少种植,可引种片植或丛植于公园、绿地等欣赏。
生态
细叶水团花在河道建设中不仅具有一般植物的防护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当地生态平衡。
医药
《湖南药物志》记载细叶水团花的枝、叶、花、果可入药,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的功效,主治痢疾、肠炎、浮肿、湿疹、溃创伤出血。
茎纤维为绳索、麻袋、人造棉和纸张等原料。同时,细叶水团花全株可入药,具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效,主治湿热泄泻痢疾湿疹、疮疖肿毒、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临床证明其根具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对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肠癌等效果显著。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无危(LC)。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