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管理学理论
管理界普遍认为,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存在生命周期。1972年,格林纳(Greiner)提出了组织成长与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后又补充了一个阶段),他认为,一个组织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每阶段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员工心态都有其特点。每一阶段最后都面临某种危机和管理问题,都要采用一定的管理策略解决这些危机以达到成长的目的。
六阶段模型
格林纳(Larry E. Greiner)的成长阶段模型认为,组织成长发展有五个必经阶段(后补到六个),在不同阶段必须有不同的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这一描述性架构,可以帮助理解在组织发展的一定时期,为什么有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协调机制就能发挥作用,运作良好,而有的就不行。
创造阶段
在组织诞生初期,其阶段特点是企业家精神培育、信息收集、艰苦创业以及低回报。这是组织的幼年期,规模小,人心齐,关系简单,一切由创业者决策指挥。因创业者一般是”业务型“,不擅管理,于是到了这个阶段的后期, 一场领导力危机引发第一次组织变革,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
指令阶段
企业进入持续成长期,随着组织结构功能化、会计制度建立、以及资本管理、激励机制、预算制度、标准化管理的出现,组织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这是组织的青年时期,企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人员迅速增多,组织不断扩大,职工情绪饱满,对组织有较强的归属感。为了整顿正陷入混乱状态的组织,必须确立发展目标,以铁腕作风与集权和管理方式来指挥各级管理者,这就是”成长经由命令“。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中下层因为事事听命于上级而感到不满,要求获得圈套的自主决定权,自主权危机引发第二次组织变革,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
授权阶段
分权型组织结构引发组织又进入了一个成长期,分散的组织结构、运营及市场层面的本位责任、各自的利益中心、盛行的财务激励机制、基于阶段性回顾的决策机制。这是组织的中年时期,这时企业已有相当规模,增加了许多生产经营单位,甚至形成了跨地区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如果组织要继续成长,就必须采用分权式组织结构,”成长经由授权“。日久使高层主管感到由于采取过分分权与自主管理, 使组织陷入了控制危机,当管理层试图重新控制整个公司时,新的剧变又开始了,第三阶段结束了。
协调与监督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各种正式的管理系统被一一建立起来,如正式的产品组群、正式的规划评估、中心化的支持系统、企业人的员海外协调、以及企业资本支出、产品组层面上的投资回报责任、组织低层的利益均享促进,等等,以此来协调和监督组织管理。这个时期是企业的成熟阶段,因”失控危机“,促使高层主管加强监督,强化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强整体规划,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成立委员会组织,或实行矩阵式组织。”成长经由监督、协调“。至此,许多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手续,逐渐形成了官样文章,文牍主义盛行,产生了”官僚主义危机“或”硬化危机“。虽然企业获得了成长,却又使组织陷入了一场官僚危机,新的变革又开始了,第四阶段结束了。
协作阶段
组织进入新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强调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各项问题,克服官僚危机,其特点是跨功能区的任务团队、去中心化的支持团队、矩阵式组织结构、简化的控制机制、团队行为教育计划、高级信息系统、团队激励,等等。这个阶段也叫成熟后的阶段,组织的发展前景既可以通过组织变革与创新重新获得再发展,也可以更趋向成熟、稳定,也可能由于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走向衰退。为了避免过分依赖正式规章制度和刻板的手续所形成的文牍主义,必须培养管理者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与自我控制以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另外要进一步增加组织的弹性,采取新的变革措施,如精简机构,划出核算单位,开拓新的经营项目,更换高级管理人员等。 这一阶段最终结束于组织的又一次内部成长危机。
外部组织解决方案阶段
(Extra-Organization Solutions),即通过并购、持股及组织网络等外部手段实现组织成长。
生命周期特征
一般来说,企业生命周期变化规律是以12年为周期的长程循环。它由4个不同阶段的小周期组成,每个小周期为3年。如果再往下分,一年12个月可分为 4个微周期,每个微周期为3个月。该规律的行业特征不太明显,适用于各种行业,甚至大部分商业现象。由于不同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生命周期体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尽管它们有共同的规律,但在4个不同周期阶段变化各异,各自的发展轨迹也不同。这些不同的变化特征归纳为如下三种变化:
普通型
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 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 低潮期(3年)。普通型变化最为常见,60%左右的企业属于这种变化。它的4个小周期的运行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属于普通型变化的企业,即使经营业绩平平,但只要在低潮期不出现大的投资失误,一般都能比较顺利地通过4个小周期的循环。
起落型
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 高峰期(3年)→低潮期(3年)→平稳期(3年)。起落型变化比较复杂,不易掌握,属于盛极而衰,大起大落之类型。这类变化企业的比例约占20%。它的运行轨迹在周期转换过程中突发剧变,直接从高峰落入低谷。处于这个周期阶段的企业,经营者一般都会被眼前的辉煌所迷惑,错误估计形势,拼命扩大投资规律,准备大干一场。殊不知这种投资决策的失误,结果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全军覆没。
晦暗型
周期运行顺序:下落期(3年)→低潮期(3年)→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名曰晦暗,隐含韬晦之意。这类变化的企业与上述两类变化相比,运转周期中减少一个上升期,多出一个下落期。这就表明在12年4个小周期的循环中,这类企业可供发展的机会少了3年,而不景气的阶段多出3年。这类企业的比例约占20%。
一个正常运作的企业,如果处于不景气的低迷状态中达6年之久,不光众人士气低落,企业决策者也面临严峻的考验。这个周期阶段的企业决策者,容易产生以下两种心态:一是彻底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想作任何努力,任企业自生自灭;另一种则出于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拼命扩大投资,采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方式来挽救败局。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但于事无补,反在陷阱中越陷越深。所以在这个阶段,以上两种策略都不足取。
晦暗型变化的企业虽有诸多弊端,但也具备独特的优势,它在经历下落和低潮两个小周期阶段的低位循环后,运行轨迹突发剧变,直接从低谷冲上高峰。鉴于这个变化特点,企业决策者要权衡利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不利转化为有利因素。“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企业处于低潮,固然不利,但从另一角度分析,这段时间也给企业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调整组合的大好机会,采用相应的战略调整,着眼于中长期目标的投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1 00:18
目录
概述
六阶段模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