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影戏,
闽南语系地区俗称
皮猴戏,是用
皮革或纸板平面雕刻成各种人物形状,透过灯光在棚窗纸幕上投影演出的一种戏剧形式。至清末,改影现为形现,将原皮革或纸版平面雕形改为木偶立体造型,木偶背部和两手各穿一根铁线,以供操纵表演。低影改为木偶,但潮人习惯仍称为纸影戏。海陆丰地区、潮汕地区的纸影戏,本是由南宋时期从福建地区传入的纸影演变而来。
基本介绍
潮州“纸影戏”即“铁线木偶”,是影戏的一种,也是别具一格的木偶戏,它历史悠久,长期流行于粤东以至闽南一带,广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潮州民间戏剧艺术的一朵瑰丽之花。
制作
在清代流行的是古老的皮影戏。
即戏中人物全部用牛皮或驴皮、羊皮制成,先要将皮革在桐油中浸过,使得这些东西都变得透明如膜,然后剪作人形,加上彩色;每一个人分为身、首、四肢六部分,再连缀起来用铁枝、铁线操纵,便能活动自如。
演出之时,台内燃灯,台面装一作框架子,糊上半透明的素纸,就像现在的银幕,作为投影之用。
不过当今的纸影戏已由纸窗改为阳窗(即不再用纸蒙台面),偶像不再用皮雕形,而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的圆身立体木偶。以后又发展为木质身、泥塑头,也即现在流行的样子。
木偶的操纵仍保留原皮影的铁线。纸影棚长、宽、高均为一丈左右,台离地面四尺半,台中挂“双狮戏球”戒“双龙夺宝”图样绣帘三幅,整个台面显得富丽堂皇。偶像长尺余,服饰均用潮绣点缀,与潮州传统工艺品的屏灯人物相似,精巧纤秀。
影戏班设操纵、演唱、乐工数人,有时操纵和乐工也兼演唱,更简单的是播放录音。所演剧目,包括唱腔、音乐都跟潮剧相同。连木偶动作表演也模仿潮剧表演程式。
纸影戏也属地方剧种,有正音戏、潮音戏、晚清以后,揭阳纸影戏十分盛行和普及,纸影戏班多达几百家。
纸影戏表演时,台内仅有五、七个人,包揽了
生、
旦、
净、
丑各行角色的表演唱念和鼓乐,故潮俗有“手打鼓、脚打锣、口唱歌、头壳撞深波”之谣谚。
舞台
传统的舞台是搭于1.5米左右高的戏棚上,表演区正面挂一锦帐,类潮剧,左右两片为出将入相,中幅为边幅的三分之二长,下缀流苏,前置一桌两椅,操纵者席地而坐或屈坐,偶人从缝隙和流苏中出入平行移动。重大节日演出活动,演员和乐队都要身穿浅蓝色的长衫以示隆重。
清代的纸影戏
清代,北京城里出现了“机关牵引”的纸影戏。李声振著《百戏竹枝词》“影戏”条云:“剪纸为之,透机械于小窗上,夜演一剧,亦有生致。”附诗云:“机关牵引未分明,绿绮窗前透夜檠。半面才通君莫问,前身原是楮先生。”“楮先生”为纸的别名。不但“半面”的影偶是“剪纸为之”,影窗也是纸幕,故《日下新讴》有“弄影还从纸上看”的诗句。
清代纸影戏以广东潮州最著名。清人汪鼎《雨韮菴笔记》卷二“蛇虎怪异”条云:“潮郡纸影戏亦佳,眉目毕现。”卷三“相术”条又云:“潮郡城厢纸影戏歌唱彻晓,声达遐迩,深为观察李方赤璋煜之所厌。”“观察”为清朝道员的俗称。李璋煜,山东诸城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道光二十三年(1843)调南诏道监司潮州府,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任。故汪鼎笔记的潮州纸影戏,应为道光年间的盛况。光绪年间成书的古本通俗小说《乾隆游江南》(原名《圣朝鼎盛万年青》)第八回“下潮州师徒报仇,游金山白蛇讨封”有一段描写潮州纸影戏的文字,云:“趁着漆黑关城时候,两个混入城中,在街上闲看些纸影戏文。府城此戏极多,随处皆有,若遇神诞,走不多远,又见一台,到处热闹。有雇本地戏班者,有京班苏班者。盐分司衙门,时常开演,人脚虽少,价却便宜。”明清时期,潮州府有盐场。清朝政府设置盐运同知,分司潮州,辅助广东都转盐运使(简称“盐运司”),分治其事,小说中的“盐分司衙门”确有历史依据。潮州滨海,地饶鱼盐,水运陆路,四通八达,商旅辐凑,街市热闹,社会各界对文化娱乐需求量大,纸影戏“随处皆有”,信非虚言,称之“纸影戏文”,即是用南曲演唱。
清朝乾隆末年(1790年前后),福州也有纸影戏。陈赓元《游踪纪事》“七言截”《影戏》诗曰:“衣冠优孟本无真,片纸糊成面目新;千古荣枯泡影里,眼中都是幻中人。”这是歌咏用纸影表演历史故事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