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火癖又称
病理性纵火。最早由Black描述。指缺乏利益动机的反复纵火的冲动行为。患者经常想像或实施纵火烧毁财物或其他物品,对与火和燃烧有关的事物存在持续的关注。对灭火器,与着火有关的事物以及召唤消防队有异常的兴趣。患者在行动之前有不断增加的紧张感,在付诸实施后,迅速出现轻松感伴有强烈的兴奋。其纵火行为并非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报复或政治的目的,而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定义
有些人纵火,并不是为了任何理由。他们不要钱,不为了泄恨,也不是有什么话想说——他们纵火,纯粹只是为了纵火。这在精神医学上,称之为纵火癖(PYROMANIA)。纵火癖始于儿童,儿童时治疗效果较好,应尽可能及时采取严密的干预措施,常可起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成年人常否认纵火,并有酒依赖和缺乏自制力,常需在监禁、监管的条件下进行行为治疗,但疗效不满意。
近来,纵火的案件频传,造成的财物与人员损失不少,但是凶手往往逍遥法外,难以逮捕。有些纵火者的动机颇为清楚,例如媒体所揭露的因情生妒、纵火泄恨事件——纵火者为了发泄、报复、威胁,选择放火来达成他的目标。
纵火癖患者多为男性青少年,尤其是社交技巧差和
学习困难的青少年。
主要表现
反复出现纵火冲动,并付诸行动。多为男性青少年,尤其是社交技巧差和学习困难的青少年。
火癖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有几个特点:
1.一而再、再而三地纵火
2.纵火前特别紧张或激动
3.纵火后感到满足、愉快、解脱感。目睹火灾、甚至参与救灾工作都会有相同的满足感
4.对于与火灾相关的事物(灭火器、纵火方式等等)特别感到兴趣。
5.纵火并非是为了金钱利益、表达愤怒或报复、宣扬政治或社会理念、湮灭犯作证据等,也不是因为智能障碍、判断能力不足所引起,更不是受到幻听或妄想的干扰才纵火。
第五点是纵火癖的最重要特色。大部分的纵火犯都是为了一些理由才纵火的,例如常见的寻仇、情杀、勒索等等,不能算是纵火癖。只有为了纵火而纵火的人,才能算是纵火癖。
这类患者特别喜欢与“火”有关的事物,救火设备也好,纵火设备也好,总之与火有关,就能勾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会一再地故意纵火,每次在纵火前都会很兴奋,甚至到紧张的地步,纵火完之后,就会感到一阵满足与放松感。患者并不吝于加入救灾工作——如此能让他更加接近火焰。
说来也奇怪,不要钱、不要利、更不要名,单纯纵火、看火就能满足,却选择用这种高度危害社会的举动来满足自己。照理说,这样子以宗教家的精神、行害人志业的人不多,实际上,确实也不多。
由于患者多半经验老到,跑得很快,很难抓到,即使抓到,也会矢口否认放火,所以到底多少人罹患此症,仍有待研究。现有的资料只显示:酗酒者、精神病患、流浪者之中,罹患此症的机率较高。连谁比较容易得病都不清楚了,发病原因更是不明,各种理论曾经被提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理论等等,但仍众说纷云。
所以,对于放火癖的治疗也是莫衷一是。传统的各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精神动力学派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等,对于放火癖的疗效都很不确定。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诊断标准
(1) 有一次以上的有意和有目的纵火。
(2)在纵火前体验到紧张或情感激发。
(3)对火和与火有关的事物迷恋、感兴趣、好奇或有吸引力。
(4)在纵火、目睹火势或参与火灾的善后工作时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
(5)纵火不是为了金钱、表达社会政治观点、毁灭罪证、表达愤怒或报复和改善居住环境,不是受幻觉或妄想影响,也不是由判断损害引起。
(6)纵火不能以品行障碍、
躁狂发作或
反社会人格障碍更好解释。
成因
纵火癖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来分析,纵火癖的发生与早期受父母排斥,同父母严重隔离有关。众所周知,养育方式可影响正常人格的发展,儿童时期的不合理教养可导致孩子人格的病态发展。父母对孩子关心不够、经常争吵、分居或离异,态度粗暴、过分苛求等,都会对孩子人格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使孩子性格偏离正常,变得孤僻不合理,容易冲动或具有攻击性,或者是情绪不稳定,伴有焦虑、抑郁心境。这些由于父母教养方式而造成的人格特征是纵火癖产生的潜在原因。
影响
纵火癖对破坏并不感兴趣,也不想真正去伤害别人。所以他们会在纵火后再去救火,就像吴某所表现的那样。他们纵火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减轻各方面给自己带来的挫折感,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为了获得在某些方面没有得到的满足。
纵火癖是一种心理疾病,必须给予干预和治疗。成年人的“纵火癖”不易治疗,因为病人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正确认识,必须采取强制的手段,进行药物和行为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逐步矫正其行为障碍和病态人格。儿童的大脑有较大的可塑性,一些性格倾向也较易纠正。所以纵火癖在儿童期出现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较好。
解决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纵火癖等心理问题,许多人认为应该直接针对孩子来处理,而心理专家认为,应该从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父母入手,共同来解决心理问题。首先,儿童不太懂得心理治疗,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能积极配合医生;其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潜移默化的。预防少年
儿童心理障碍的关键在于增强父母对心理卫生知识的了解,提高父母的素质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