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医学是将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医学,其范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应用纳米科学技术发展更加灵敏和快速的医学诊断技术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2)利用纳米技术在更微观的层面上理解生命活动的过程和机理。
定义
判定纳米医学的价值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1)是否可以改善尚无法治愈的疾病的疗效,(2)是否能够解决部分“孤儿病”治疗方法,(3)重大疾病是否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4)是否对医学产生影响,(5)是否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带来好处,(6)纳米医学是否符合医学伦理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7)纳米医学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文化和世界观。
主要分支
生物医药学:利用纳米颗粒技术设计制备具有多种响应功能或者靶向的药物(基因)递送载体,发展药物新剂型及新药物
再生医学:发展引导组织再生和促进组织/材料界面融合的纳米结构材料,用于组织修复与替代的永久性植入物表面涂层、引导组织再生支架、结构性永久植入物、植入性治疗与监测用传感器等。
外科手术辅助:基于纳米光学和纳米电子学技术发展智能仪器设备、手术机器人等
诊断工具: 基于纳米流体和纳米加工技术,发展基因检验、超灵敏标记与检测技术、高通量和多重分析技术等
医学影像:基于纳米颗粒技术的新型造影剂、靶向标记技术
理解基本的生命过程:基于原子力显微镜、隧道扫描显微镜等纳米力学和光学技术,在分子或原子层面,研究生命的过程。
纳米毒理学:纳米材料对健康、环境和安全的影响
图1 特异性响应性周围环境的纳米载体可以具有传感器功能。左图为设计原型,纳米载体的外壳为多孔结构,孔隙可以根据外面的环境而开放或者闭合。此外,纳米载体负载着能够响应pH值的酶,当pH值降到6以下时,酶发生反应。因此,当纳米载体结合到靶细胞并进入pH值为5的溶酶体后,酶的反应就会被触发。右图是在荧光显微镜下的实验结果,其中左边两张小图是纳米载体的外壳没有多孔结构,因此无法响应周围环境的改变;当纳米载体的外壳具有多孔结构,同时负载了对pH敏感的酶的时候(右边两张小图),在正常生理pH下,纳米载体与血液样品无反应(右上),但当pH值降到5时(右下),酶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发出黄绿色荧光【2】。
图3. 纳米流体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非常微量的液体样本。上图展示的是用于同时检测多个分析物的纳米流体传感器的功能原理图。抗体等结合分子通过微通道分布并结合到测试材料表面,形成微细图案。样品从垂直方向进入。一滴血液百分之一体积量的样品即可充满通道,通道表面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待检物结合;然后,将荧光二抗分子加入,即可显示出被测物的结合量和在通道中的结合位置。像马赛克图案一样的检测结果可以由仪器自动读出。每个像指甲大小的面积上有超过5万个检测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