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林达龙(Narindasaurus thevenini),属名指靠近化石发现地的纳林达(Narinda)湾,种加词指法国古生物学家阿尔芒·泰弗南(Armand Thevenin),他在20世纪初研究马达加斯加侏罗纪的恐龙化石,并在1907年首次报道纳林达龙的化石材料。纳林达龙是一种生存于马达加斯加的侏罗纪中期巴通阶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出土于伊萨鲁第三层组(Isalo III 组)地层。
阿尔芒·泰弗南(Armand Thevenin)最初将其归入
沟椎龙(Bothriospondylus),但后来的古生物学家意识到它是某种独立的恐龙属种,属于图里亚龙类,2020年将其命名为新属纳林达龙。
正型标本为右颌骨或上颌骨牙齿(MNHN MAJ 423)、前部尾椎(MNHN MAJ 424)、后部尾椎(MNHN MAJ 426)、中前部人字骨(MNHN MAJ 425)、右尺骨(MNHN MAJ 427)、右胫骨(MNHN MAJ 428)、右腓骨及其基部人字骨(MNHN MAJ 429)和左耻骨(MNHN MAJ 430)。
纳林达龙化石出土于伊萨鲁第三层组(Isalo III 组)地层,马达加斯加,时代为侏罗纪中期
巴通阶,这里还出土了蜥脚类
拉伯龙,陆鳄祖巨蜥鳄。以及一些兽脚类化石碎片,如编号MSNM V6234的牙齿,形态接近于基干坚尾龙类/巨齿龙类;编号MSNM V6235的爪子,被认为其属于非阿贝力龙的角鼻龙类,MSNM V6234与MSNM V6235体长约7-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