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笃
汉语词语
纯朴笃实。据《后汉书》本传称许慎“性纯笃,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五经无双许叔重”。
释义
基本解释:纯朴笃实。
词语分开解释:
纯 : 纯(纯) chún 专一不杂:纯粹。纯然。单纯。纯金。纯铜。纯正。纯净。纯熟。纯度。
: 笃(笃) dǔ 忠实,一心一意:笃学。笃信。笃志。笃情。笃厚。厚实,结实。
相关历史人物
后汉书·朱穆传》:“是以虚华盛而忠信微,刻薄稠而纯笃稀。”
宋 曾巩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 陈枢 资性纯笃,治民为循吏。”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其人忠信纯笃,有受道之器。”
姚莹 《惜抱先生行状》:“ 姬传 蔼然孝弟,践履纯笃,有儒者气象。”
后汉书记载
曾为郡功曹,后被举为孝廉,又为太尉府南阁祭酒,当即丞相府阁下之令史。安帝永初四年 (110)与刘珍、马融等于东观校书。东汉时期,古文经盛行,许慎从名儒贾逵(公元30~ 101)问学,通籀篆古文。因鉴于当时俗儒说字解经多与古义不合,所以作《说文解字》14篇,成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到安帝建光元年(121)遣子许冲上之于朝。
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并采录见于秦国所使用的籀文和六国古文,按540部首编排。每篆注明字义,并说明形体的结构,间或指明读音,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古文字的字典,对后代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形音义和文字发展的历史贡献极大。许慎还著有《五经异义》和《淮南子注》,已散佚不存。
《说文解字》,序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建光元年(121),书成。收单字九千三百五十有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有三,分于五百四十部。病中之时,遣子冲献书于帝。
许慎简介
字叔重,汝南召陵县万岁里即今河南郾城县许庄村人(现许庄村东一里处,仍有许慎及其子许冲的墓冢),大约生于汉明帝永平初年,卒于汉桓帝建和初年(即公元100年前后的这段时期),享年八十余岁。其仕履初为汝南郡功曹,后举孝廉、迁太尉南阁祭酒(丞相府属僚出入南阁的首领。南阁指太尉即汉丞在朝廷办公处出入宫中的小门)、再迁沛郡洨县(今安徽固镇东)之长(称病归里,未到任),故后人亦称其为“许祭酒”、“许洨长”。许慎“性纯笃,少博学经籍”(《后汉书·儒林传·许慎》),曾于京师洛阳师东汉著名经学大师贾逵习古经文,先后亦曾转益多师,并以太尉南阁祭酒的身份受诏到皇宫藏书处南宫东观典校秘籍(“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再造脱误,是正文字”),精通古今文经,“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引同上)。’”
主要作品
作品简介
说文解字许慎作缘起于当时因儒家经典传本文字形体不同而酿成轩然大波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儒家经典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后合《乐》于《诗》或《礼》而称五经),由于“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而古文由此绝矣”,所以西汉时五经通行传本的字体都是隶书,因称今文经。武帝时鲁恭王(谥号)刘余拆孔子故宅从墙壁中得到的《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以及北平侯张苍(秦御史,归汉封北平侯。北平,今河北满城)所献的《春秋左氏传》,均为古文所著,故称古文经。但对于古文,“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说文解字·叙》)。(意思是说,由于当时世人从未见过古文,不识为何物,故而群起反对,大加诋毁,认为是好奇立异之人,故意改变正规文字即隶书,对着孔壁凭空虚造的一些让人无法认识的字体,扰乱通行字体,以求在社会上出名。)因汉时(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书文字字体不同,自然影响人们对经学的理解,所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其时的帝王对此都十分重视。汉宣帝在位时(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曾召见齐地一位通晓《仓颉篇》的人,并派人跟其学习。汉平帝在位时(公元前1年—公元5年),也曾征召爰礼等一百余人,叫他们在未央宫里面解说文字,并敕封爰礼为“小学元士(即文字学博士)”。汉章帝元年(公元76年),亦曾召贾逵与诸儒讲学北宫白虎观。建初八年(公元84年)又命贾逵等人挑选一批“高材生”,在黄门署专门为他们讲经(许慎可能就是于此时受业于贾逵)。许慎立足于古文经的观点,认为:“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说文解字·叙》)。”(意思是说,文字是经籍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实现仁治的先决条件,前人能够将文化传给后人,后人能够认识古代文化,正是靠的文字。所以说,只有确立了根本,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明白了真正的道理,也就不会受各种不经之论的影响。)所以其子许冲在《进书表》中说:“今五经之道,昭炳光明,而文字者,其本所由生,自《自给周礼》、汉律,皆当学‘六书’,贯通其义。恐巧说邪辞使学者疑,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作《说文解字》”。这就是《说文解字》成书的由来。
说文解字》创稿于和帝永元十二年即公元100年,至安帝建光元年即公元121年命其子进献,历时二十二年,堪称精心用意之作,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集大成。正如作者在叙中称:“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谕。其称……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意思是说,现今我著此书,以小篆为说解对象,参照古文、籀文,广泛收集那些通晓文字学的人的各种观点、意见(汉人重师承,所学必有所本,多为上古所传),只要可信而又能证明的,均予以采用、撰录,以辨理文字的结构类型,剖析谬误,使后学者能够明白,从而正确理解文字形体构造的本意。将文字按不同部类排列,使其不混杂无章,在书中,万事万物都可以看到,没有不载录的。对于那些形体结构已不能明白显示本义的文字,详加解说,以求使人理解。书中所引用的……都是古文经。对于弄不清楚的,予以注明,存而不论,不强解之。)《进书表》亦称:“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实非过甚其辞。
说文解字”包含“说文”和“解字”两层意思。“文”是“依类象形”的产物,是单体结构,不能分解,故说而明之,是谓“说文”;“字”是“形声相益”的产物,有两个以上构成部分,可以分解,故解而析之,是谓“解字”。《说文解字》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古文、籀文,收字9353个,另有异体字1163个,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说解字义、辨识字读的大型字书,是我国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其学术门类涵盖文字、音韵、训诂的方方面面。该书进献不久即流传于世,倍受推崇。
历史评价
南北朝曾有人将许慎与孔子相提并论,唐代以《石经》、《说文》、《字林》取士,更提高了《说文》的地位。清代王鸣盛称:“《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但能通《说文》,余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所言虽或过分,却也约略揭示出《说文》与其他书的内在联系,不为无见。历代注疏之学,多得益于《说文》,历代工具书特别是字书,大抵是直接或间接祖述《说文》。今天,该书仍是我们认识汉字、分析形义关系所必需借助的工具书,也是我们弄懂其他相应古代文献的锁钥与研究上古文字金文、甲骨文的桥梁,其在文化史上的核心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参考资料
说文解字.许慎文化园.
许慎介绍.许慎文化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8 16:17
目录
概述
释义
相关历史人物
后汉书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