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太年
中国美术家、作家、评论家
纪太年笔名季风。江苏响水人。1966年8月生。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评论集、名人传记等18部,计300余万字。《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江苏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作过专题介绍,是江苏一位较有影响的青年作家、美术评论家。
工作经历
先后任《江苏工人报》、《江苏商报》及《乡土》编辑、记者,《艺术名流》杂志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人物传记《顾城传》、《喻继高画传》、《何家英》,散文集《家长里短》、《市井人物》、《梦痕》,诗集《鹤鸣盐乡》、《雪芽》等,共出版文学和艺术作品18部。
1981年,纪太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响水县中学。班主任杨树立对他进行了最初的文学启蒙后,纪太年开始尝试着写些小诗、小散文。后来在郭建国、汪明时、裴彦贵、赵耀、刘开骅、王金华等众多老师帮助下,写作上不断取得进步。并成为校报《红杏》的编委。
人物生平
初三时写成《我是怎样学习的》一文,荣获江苏省中学生征文竞赛一等奖,并到南京参加全省夏令营,受到省长顾秀莲、大科学家戴安邦教授接见。开始在《中学生报》、《小学生》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此后又陆续于《春笋报》、《中学生文学》、《盐阜大众报》上登稿50余篇(首),成为一颗文学少年之星,引起中学生文坛关注。2006年网络上评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诗坛创作情况,还提到响水县中学纪太年同学。
高一年级创作的散文《星星溪》作为范文收入《中学生散文选》和《中学生文苑》。高二时创作的诗歌《和父亲一起插秧》与《女店主》分别刊载于《新华日报》和《雨花》,后被收入《1989青年诗选》、《中国现代千家诗》。同年参加《中学生报》举办的“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荣获一等奖。读高三时,诗歌《一个男孩的经历》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后被收录于《红帆船——中学生诗选》。短篇小说《事情发生在操场上》发表于《儿童文学丛刊》。
高中毕业,所写滩涂诗系列被收入《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选》。出版第一本个人文学专集《鹤鸣盐乡》。因为基层工人出版诗集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所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交通报》、《江苏工人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盐阜大众报》等新闻媒体纷纷发表专题报道,介绍他的成长经历。时隔15年之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本诗集《纪太年诗选》。
1992年,纪太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插班生,开始系统学习文艺理论。期间主要创作散文,大约写了200篇。两年之后,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家长里短》,著名文艺评论家丁帆教授作序,评价纪太年将“成为可以引以为南京大学自豪的一名作家”;两年之后,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市井人物》,全部写家乡事、故土情。
2005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梦痕》,艺术大家何家英先生专门绘制了作者肖像,纪太年第一次将自己绘制的美术作品印于专集封底上。除了散文,长篇人物传记的创作也是硕果累累。
1995年和文友合作,完成了《诗人顾城传》;1998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画家徐培晨传》,王学仲作序;
2000年写完《从朝华馆到爱莲居一一画坛学者萧平传》,国学大师徐邦达题写书名;
2003年南京出版社出版《漫漫丹青路一一画家喻继高的故事》,孙克先生称作者为“南京文化界大手笔”,丁芒评为“固守真纯的作家”;
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大匠风范喻继高画传》,丁以菲评价“润泽心灵,滴滴香浓”。这些长篇传记文学作品经《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商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服务导报》、《江南时报》等连载之后,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此外,还以故乡陈家港百年变迁为蓝本,为大连电视台创作六集电视连续剧《海滩》。
从1997年开始,纪太年涉足美术评论。在《中国文化报》、《文艺报》、《南京日报》、《江苏工人报》、《老年周报》、《乡土》、《江苏商报》、《今日商报》等众多媒体上开辟美术评论专栏。主编《艺术名流》杂志。2000年应时代文艺出版社之邀主编《走进江苏国画家》一书。
2000年至2004年策划“徐培晨国画猿猴全国巡回展”,全国约200家媒体作过报道。同时撰写大型报告文学《万水千山总是情一一徐培晨全国巡回画展纪实》,文化部孙家正部长题写书名。以青年评论家的身份为魏紫熙、喻继高、卢星堂、萧平、庄敏聪等40余位著名画家个人作品集作序。200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接见纪太年等江苏艺术家。新华社记者摄下了温家宝、贾庆林、梁光烈、董建华、孙家正等国家领导人阅读纪太年作品的珍贵镜头。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青年作家、美术评论家纪太年.盐城市响水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3 09:26
目录
概述
工作经历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