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菊科红花属植物
红花(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属于菊科(Asteraceae)红花属(Carthamus)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刺红花、红蓝花、草红花。其茎直立,上部分枝;中下部茎生叶,呈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部叶质地坚硬,革质,两面无毛无腺点,有光泽,基部无柄,半抱茎;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为苞叶所围绕,小花红色、桔红色;果实为瘦果倒卵圆形,乳白色;花果期5~8月。
植物学史
起源演化
关于红花的起源地的说法不一。1926年,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提出了红花栽培有3个起源中心,即埃及、印度及阿富汗。1978年,日本学者星川清亲认为红花的起源中心是埃塞俄比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地中海东岸的“新月地带”是红花的起源地,研究发现该地区存在大量的红花野生近缘种,如C.palaestinus,C.oxyacanthus等;Chapman与Burke从群体遗传学角度研究认为红花起源于“近东地区”即“新月沃土”;考古发现,在叙利亚遗存的红花种子,距今约4500年,是人类栽培红花的最早证据。因此,根据形态学、遗传学研究以及考古发现,将地中海东岸的“新月地带”看做是红花的起源中心是合理的。
命名由来
红花属名“Carthamus”是阿拉伯语中“quartum”或“gurtum”的拉丁同义词,“Safflower”可能由“usfar、afore、asfiore”和“saffiore”演变而来。印度古代经文中称红花为“kusumba”。在马拉地语中称红花为“Kardai”。在印地语中红花被称为“Kusum”。
红花在中国有诸多历史记载,据《植物名实考图》记载,红花在《汉书》中作红蓝花。《本草图经》记载,红蓝花即红花,生梁汉及西域,故有蓝名,又名黄蓝。从古籍看,红花在中国最初称为红蓝花、黄蓝,“红花”之名则始见于宋代《本草图经》:“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及作胭脂,主产后血病为胜,其实亦同,花红色,叶颇似蓝,故名红蓝花,俗呼红花。”
栽培历史
从新月地带向西到欧洲与非洲,向东途经中亚伊朗、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再通过中国西北新疆、甘肃等地区传播到内陆,在12世纪前后,经中国传播到日本,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红花才被传入美洲、澳洲,在20世纪中后期,红花开始在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地被大面积的种植。
中国种植红花的历史长达 2100 多年,栽培地域广泛,主要作为中药材使用。其应用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张骞得种于西域”,将红花从西域引入内地;红花入药使用最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妇人杂病篇”被记载;《博物志》记载:“生梁汉及西域,今魏地亦种之 ”,可见至少在西晋时期,河南省就已经开始种植红花。西晋时期,红花的染色作用被广泛应用, 还制成了胭脂。
形态特征
红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高50 (20)~100(150) 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茎枝呈白色或淡白色,表面光滑,无毛。
中下部茎叶披针形、披状披针形或为长椭圆形,长7~15厘米,宽2.5~6厘米;边缘大锯齿、重锯齿、小锯齿以至无锯齿而全缘,极少数有羽状深裂的;齿顶有针刺,针刺长1~1.5毫米,向上的叶渐小,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顶针刺较长,长达3毫米;全部叶质地坚硬,革质,两面无毛无腺点,有光泽,基部无柄,为半抱茎。
多数为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被苞叶所围绕,苞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刺针长2.5~3厘米;边缘有针刺,针刺长1~3毫米,或无针刺,顶端渐长,还有篦齿状针刺,针刺长2毫米。总苞为卵形,直径2.5厘米,总苞片有4 层,外层竖琴状,中部或下部有收缢,收缢以上叶质,绿色;边缘无针刺或有篦齿状针刺,针刺长达3毫米;顶端渐尖,有长1~2毫米,收缢以下黄白色;中内层硬膜质,倒披针状椭圆形至长倒披针形,长达2.2厘米,顶端渐尖。全部苞片无毛无腺点。小花红色、桔红色,全部为两性花,花冠长2.8厘米,细管部长2厘米,花冠裂片几达檐部基部。
瘦果呈倒卵形,长5.5毫米,宽5毫米,乳白色,有4 棱,棱在果顶伸出,侧生着生面,无冠毛。
分布范围
红花原产于中亚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红花主要集中在印度、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伊朗叙利亚、土耳其、埃塞俄比亚、苏丹、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其中印度、墨西哥、美国产量最大,约占全世界的70%。在中国,红花的主产地为新疆,其栽培面积、药材和种子产量均占全国第一,此外,河南、四川、云南等地也均有栽培。
生态习性
红花适应性强,可以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生长,如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温和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具有一定耐寒、耐旱、耐盐碱能力,怕高温、高湿, 在含盐量0.4%的土壤上仍能生长。红花幼苗能耐-10℃~5℃的低温,生长适温为15℃~25℃,植株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红花既是自花受粉作物,又是异花授粉作物。红花天然异交率为5%~95%,长期天然杂交产生了大量变异,且变异性状多为数量性状。红花主要的有效传粉昆虫为东方蜜蜂中华亚种、西方蜜蜂和长尾管蚜蝇。
人工繁殖
红花种子在4℃以上可以发芽,在5~25℃之间,发芽率较高。播种前挑选干净、饱满的种子。播种时应进行浸种和拌种,将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浸种10min,再放入冷水中凉透捞出晾干,然后用50%多菌灵拌种防治炭疽病。可用气播机播种,亩用种量0.5千克左右。行距50厘米,株距10~20厘米,要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播深2~3厘米,适当密植是增加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旱地宜稀植。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不渍水、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红花不宜连作,以豆科或禾本科作物为前茬最好,并且在前作物收获后,要深耕、整细耙平,开好排水沟,同时,施入腐熟农家肥和复合肥作基肥,与土壤混匀,做到田平、土碎。
水肥管理
红花播后7~10天出苗,可用禾耐斯除草剂封闭杂草,当苗3~5片真叶时可人工除草一次,后期大草需人工除去。红花有强大的根系,耐旱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仍有较好产量。大量灌水可导致红花得病或死亡,地块切忌积水 。如干旱年份有 条件灌溉的地块可在 95%花球开花之前一周浇水一次,可使花蕾增多,花序增大,产量提高。红花有耐瘠薄的特性,土壤肥沃可不施肥,否则可追加尿素。从现蕾期开始,还可施用微肥,增产效果明显,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体多元钾肥等。红花株高 30厘米左右时掐去顶芽,促使分枝增多,增加花蕾数,提高红花产量。一般庭院小面积种植可打顶,大面积种植者基本不打顶。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红花生长过程中会出现锈病、根腐病、黑斑病等病害。锈病发病初期可用粉锈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施;在播种前可用多菌灵浸种可防止根腐病;黑斑病的防治,可在孕蕾期用波尔多液喷施1次,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喷施。
虫害
潜叶蝇以幼虫钻入红花叶片组织潜食叶片,形成弯曲的虫道,造成叶片枯死早落。可加强田间管理,摘除植株茎部有虫老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杀死部分蛹,也可用敌杀死或敌百虫喷雾防治。
适时收获
一般红花播种后90天左右进入开花期,花初开时为黄色,后渐变成橘黄色,最后变成暗红色。一般在头花开放2天后,花冠裂片开放、雄蕊开始枯黄、花色鲜红油润、中轮小花由黄变为橘红时,开始采摘花序。最好在清晨露水干后采摘,此时花冠不易破裂,苞片不刺手。采收过早花干后发黄;采收过晚花干后呈紫红色、色暗质脆,均影响产量及品质。田间进入盛花时每2天采摘1次,鲜花产量最高。
小花开放5~6天后,果实开始膨大,果实初期显灰白色,随后逐渐变白,头状花序内的果实由外向内逐渐膨大。开花20天后,籽粒充实饱满,此时种子含油率最高,发芽率接近成熟的种子。当红花植株变黄、花球上只有少量绿苞叶、花球失水、种子变硬且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时,即可采籽,一般在花采收后20~30天收籽。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红花的干燥花可作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典》记载,在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釆摘,将其阴干或晒干。气微香,味微苦。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跌扑损伤等,孕妇慎用。
食用价值
红花籽含油率24%~45%,亚油酸含量70%~86%,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1.46千克/升)类胡萝卜素和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榨油可直接食用或加工制造成各种食用油及食品添加剂。在美国、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红花心油广泛地用作食用油,用来制造人造奶油、蛋黄酱和色拉油,在印度红花油长期以来被当作一种高质量的烹调油,中国新疆、河南等主要红花产区,也将红花油作为一种食用油。
工业价值
花瓣色素(特别是红花红色素)是天然色素原料,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印刷业和化妆品行业,以及在医药上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稳定剂。红花油中具有很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很高的碘值,可被用来制作油漆、清漆,由于红花油的成分中不含亚麻酸,因此具有优良的保色性和不黄性。目前已催化合成同分异构体的红花油,这种油能很快聚合和干燥,并仍然保留原来的不黄性和保色性。红花油的特性适于生产醇酸树脂,用其来制造搪瓷,它已逐步代替搪瓷中的油和硬树脂清漆。
饲用价值
红花籽榨油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19%~41%,茎秆可消化的总营养达60%以上,是质量上乘的饲料原料及植物精蛋白源,榨油后的饼粕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带壳饼粕,蛋白质的含量为19%;另一种为去壳饼粕,其蛋白质的含量为36%。红花饼粕可以作为肥育牲备、小牛、奶牛和羔羊的饲料,但由于带壳饼柏粗纤维的含量较高,因此不适于用作家禽的饲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9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