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是
陈奕迅演唱的流行歌曲,其原曲是陈奕迅于2006年11月23日推出专辑《
What's Going On…?》中的《
白玫瑰》,由
李焯雄作词,
梁翘柏谱曲。后经由李焯雄再次重新填写普通话词,收录在陈奕迅于2007年4月24日发行的专辑《
认了吧》中。
陈奕迅称由于粤语的韵母比较难写,所以是先创作好了粤语原曲的《
白玫瑰》,它讲述的是得不到的永远最好,而普通话版的《红玫瑰》则讲述的是得到了却不懂得珍惜,和粤语版的歌词有着相互对应、上下集的感觉。至于歌词方面,《红玫瑰》与《白玫瑰》都由
李焯雄亲力亲为。除此之外,陈奕迅的普通话歌曲大部分都是以慢歌、抒情为主,这两首歌的作曲、编曲都是一样的,创作灵感源自于
张爱玲的小说《
红玫瑰与白玫瑰》,当一个人得到红玫瑰的时候,红玫瑰的红色就变成了墙上面的蚊子的一滴血,意思是对得不到的人永远都会抱有一个期盼,有一个好的希望。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陈奕迅的《红玫瑰》唱活了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填词和编曲无论是朱砂痣还是床前明月光,一样的包装和制作之下,文字的对比倒是在字里行间读出了张爱玲这三个字。其中,《红玫瑰》中玫瑰的红,是容易受伤的梦,这首歌的情绪写满了无奈和不愿妥协,也许只有陈奕迅的歌才能让听众瞬间陷入沉思,一篇一页的在脑海中翻着过往。陈奕迅也做到了将《红玫瑰》中的矛盾、无力和孤独唱到了一定的程度,编曲中迷离的凄美让无论多么深刻的爱,都在一个不愿妥协的结果上画上了句号。
陈奕迅温润、深情的嗓音,如同一杯醇厚的美酒,让人沉醉其中。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李焯雄一手写两词的《红玫瑰》和《白玫瑰》达到了同样的效果。握不住的悲凄感都得到了体现,而且他长期创作普通话歌词的功力得到了体现,相比之下,李焯雄普通话版的歌比粤语版的用词造句更加通顺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