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鹦形目鹦鹉科鸟类,雄鸟体色亮绿色,下体及前胸发黄;头冠及脸橘红色;飞羽绿色,肩及翼下覆羽黑色;喙红色,足灰色。雌鸟的脸呈橘黄色,比雄鸟浅;翼下覆羽绿色。
形态特征
红脸牡丹鹦鹉体长15厘米,体重29-50克。这种鹦鹉雄鸟鸟体为鲜绿色,前额和脸部前端为橘红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内侧
覆羽为黄绿色;飞羽与弯羽为绿色,尾部上方浅蓝色,尾巴大部份绿色;肩部羽毛与后翅尖羽通常为黑色,翅膀内侧覆羽和翅膀边缘带有点黑色;鸟喙橘红色,脚爪为灰色,
虹膜深棕色。雌鸟的脸呈橘黄色,比雄鸟浅的多,而且翼下覆羽是绿色的。幼鸟和雌鸟的外观神似,但是身体的羽色不同,脸部局红的羽毛区域偏黄色;鸟喙带有黑色。属于
二态性牡丹鹦鹉中的第二个大类。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林地内,从次沙漠地带的干燥草原、热带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区、河流旁的林地、棕榈树林到农作物区都是常活动的范围,主要的栖息处都在水源区附近。也会定期前往农耕区觅食。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大多组成15-20只左右的小群,偶尔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会在农耕区聚集好几百只的庞大族群,到了晚上它们就会回到栖息的树木上过夜;平时红脸牡丹鹦鹉会漫无目的地的到处觅食,遇到水源处就会停下来,等到水源干涸以后,鸟群就会继续移动寻找下一个水源,非常依赖水源,一天之中往往要前往水源处好几次。会在地面上搜寻草类植物的种子,生性相当胆小,警觉性很高,无法接近观察。天气冷时会数只栖于树枝上紧靠在一起。
有时候农作物成熟时会大批聚集觅食,被当地农民视为害鸟。叫声虽不大,但是声音尖锐,常会吵杂,个性十分活泼、爱玩与好奇,家养的品种与主人从小有良好互动并喜爱亲近人,有些也会很调皮、捉摸不定,行动很敏捷,一不小心常常会逃脱,可以修剪羽毛防范飞走的可能性。
主要食物为种子、浆果、水果(番石榴和无花果)、植物嫩芽、有时会在地上吃草类种子,也常至农田内吃小米栗及玉米,半熟的农作物和成熟的黍类,或到果园及花园吃葵花子,在许多地区被视为严重破坏农作物的害鸟。
分布范围
原产地:安哥拉、贝宁、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几内亚、肯尼亚、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乌干达。
引进:利比里亚。
繁殖方式
红脸牡丹鹦鹉在东非的繁殖季为4月、6月和10月;在乌干达则为2月;在萨伊地区则是在5-10月间的雨季;红脸牡丹鹦鹉偏好将巢筑在白蚁塔中。一次会产下5枚卵,孵化期为24-25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0天。
人工豢养红脸牡丹鹦鹉的繁殖难度很高,繁殖成功很罕见。主要是因为难以满足其特定的筑巢习性,这个物种喜欢挖洞来筑巢,巢室需要加热到约27摄氏度。一位饲养者格兰特·斯“Grant Scopes”,成功培养了该物种的雏鸟。他用了一个40×20×16英寸的繁殖笼和一个长16英寸的巢箱(笼子的整个宽度)。巢箱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填充泥炭,而另一部分有一层刨花,底部有泥炭。他指出,雌鸟开始挖出泥炭,然后挖到第二个巢室,开始用草和破碎的报纸筑巢。雌鸟产下2枚卵。此时,这些红脸牡丹鹦鹉变得越来越胆小谨慎。他给它们喂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包括苹果、新鲜的无花果、甜玉米和火棘果。他说,它们只接受唯一的绿色食品是从花园采摘的小鸡杂草。他还饲喂了一种优质的种子混合物(包括野生种子混合物)和一些饲养食物,沙砾和墨鱼骨。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红脸牡丹鹦鹉在《
华盛顿公约》(CITES)的附录II中列出。 这意味着该物种的国际贸易中受到严格管制,并规定了允许贸易国出口的最大鸟类数量。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