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
闻一多诗歌作品
《红烛》是闻一多于1923年夏为表达自己献身艺术、追求唯美的心愿而创作的一首诗歌。他写下这首诗作为“序诗”,并以此作为诗集的书名,是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的序诗,且奠定了其在中国新诗界的历史地位。
作品原文
词句注释
①红烛:为作者诗集《红烛》的“序诗”。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③底:旧同“的”,助词。为了不破坏诗歌的原貌和韵律,词条内作品原文不按当前的汉语规范修改。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一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话文学社。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素责国民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他不屈不挠地为民主而奋斗的精神得到全国人民的称颂。
创作背景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夏,当时闻一多在美国留学,他的第一部诗集即将出版,心情是高兴而又复杂的。闻一多那时在学美术,又热衷于写诗,受唯美主义的影响,追求纯美的艺术,心气和志向都很高的。他写下《红烛》这首诗作为“序诗”,并以此作为诗集的书名,是想表达自己献身艺术、追求唯美的心愿。
诗文赏析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作品评价
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温儒敏《〈红烛〉与〈死水〉》:《红烛》诗歌前面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一句。李商隐这首诗写的是爱之深切,生死相与,尤其是以“蜡炬成灰”写爱之坚贞执着,情调凄苦。闻一多显然是顺着李商隐“蜡炬成灰”这个意象来做自己的“文章”,要给这个古老的意象灌以新的内涵、新的想象与感受。其实古人读李商隐《无题》也有这样解释的,清代孙洙认为该诗是写“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我觉得闻一多的《红烛》就兼顾了“言情”和“喻道”。他把“蜡炬成灰”这个意象原来所暗示的含义拓展了,可以理解为为美好事物与理想的追求而献身的精神,那种牺牲自我的痴情与执着。诗的末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便是这种痴迷与唯美。闻一多的《红烛》表达了人生追求本身的矛盾性,“蜡炬”本来就是为了“烧”的,必须“烧蜡成灰”才能放出光芒。正是有了“创造光明”的“因”,才结出“灰心流泪”的“果”。李商隐诗中“成灰”的“蜡炬”,到了闻一多这里成了“心火发光”同时又“泪流”的“红烛”,给人暗示与想象的空间拓宽了,不仅可以想象爱情的追求,也还有“烧破世人底梦”等更加开阔的渴求。欣赏《红烛》这样唯美而又富于想象的多面性的诗,不宜做限定性的“思想意义”的理解。
焦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熊志潮《大学语文》: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
朗诵提示
这首诗是作者表达自己献身决心的豪壮之音,自比蜡烛,发红光,流脂膏,培心花,结乐果,自己在奋斗中泪流干,身成灰,在所不惜,乐此不疲。最终,在乎的是奋斗的过程,而不在乎个人的收获。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况味,丝毫没有失望、落魄、悲凉、无助的哀伤。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追求科学和民主的主流意识形态,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需要大力弘扬。朗诵时,应以豪情洋溢、信心百倍、无私无畏、为国为民的胸襟与气度,放声歌唱,热情赞颂。
参考资料
闻一多.中国作家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13:1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