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线,蓝毛线
梁衡所著作品
《红毛线,蓝毛线》是著名散文作家梁衡“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之一。作者游览革命圣地西柏坡,通过当年中国共产党指挥机关用“红毛线”“蓝毛线”作地图指挥标识引发创作灵感,回顾往昔艰苦卓绝的岁月,写下了这篇当属经典的文章。意在唤起人们在新时期的今天,要创业,建设现代化,就必须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作者简介
梁衡
: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历任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 、.
创作成就: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作品有62篇次被选入各种大学、中学课本,也使他成为入选教科书作品最多的作家。作品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读者的喜爱,在中国文坛久久地轰动。特别是梁衡的政治理性散文系列,被论家评为中国当代散文的一个高峰。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创作于1996年,在谈到《红毛线,蓝毛线》的写作时,梁衡说:“那是在一次参观西柏坡旧址时,偶然发现墙上挂的地图上,是用红毛线、蓝毛线来作‘三大战役’敌我双方态势示意图的。一问,才知道当时的中央指挥机关缺少红、蓝铅笔做标识,一些参谋人员便用红、蓝毛线粘在图上,供毛泽东等领导人指挥作战用。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启发,让我联想到今天奢糜之风盛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被人遗忘的现实,于是就写了《红毛线、蓝毛线》一文,意在唤起人们在新时期的今天,要创业,建设现代化,就必须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我写《红毛线蓝毛线》,就是针对当前的反腐倡廉中出现的问题。试图从传统和历史角度挖掘经典思想,并解决现实问题。”
作品影响
梁衡同志的文章《红毛线,蓝毛线》,生动讲述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勤俭兴国的感人事迹,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反响,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由衷喜爱。红毛线,蓝毛线便成了西柏坡展览馆里的一件标志性展品。 这篇文学与政治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以其形象性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性被国内各个系统单位作为廉政建设的学习材料,意在让大家在读出历史的意境的审美享受中,感受思想的搏动,从而自觉地认识到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廉政自律的重要性。
创作特色
一、文章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思想深刻,语言生动有力,是一篇难得的佳作。里面说的都是些政治人物和大事大情大理,但全无干涩生硬味如嚼蜡、议论空洞形同说教的尴尬;有的是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的言传身教,如师如友,如春风扑面,灯火照人,令你心头茅塞顿开,一扫政治文章在人们眼中的固有成见。
在《红毛线,蓝毛线》中,梁衡把无形的“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还原为有形的“红毛线,蓝毛线”,“毛线”无声胜有声,这个巧妙的代言,点破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经典的时代意境由此而出。在这篇文章中,梁衡将逻辑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追根说理,把道理还原为事实,甚至是故事,生硬的说教被亲切的叙述所替代,与政治的距离遂被消弭了大半。在他笑谈真理的背后,除了得益于官员的高度、记者的敏感和作家的深刻外,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重责在身的使命感,这种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思想,始终推动着梁衡突破文学创作中的“盲区”,在文学与政治之间行走裕如,最终达到了笑谈真理的自由境界。这是梁衡先生十几年前写的,现在读来依然震撼人心,并且现在一读效果应该更好。看此文,再对比一下今世之道,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感想。
本文标题取其形,而且取得是极小、极闲的不经意之物形;文章开头取其理,却用最最大的社会历史政治之理。先在形、理之间造成反差,有反差就有悬念,文字有展开的空间,然后再慢慢顺理而下,叙说其事。而这篇政治散文之工,则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视角和情理的交融上。
三、和梁衡的其他政治散文一样,这篇散文在叙述中重视理性的思辨。梁衡所写的多是一些政治人物和党史人物,他之所以选择这些政治家,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业绩、故事、感情很符合他提倡的大事、大情、大理的主旨:《红毛线,蓝毛线》突出的是一代伟人艰苦朴素、节俭的、自律的创业精神和品德风范,为后世树起了一座不倒的丰碑。
创作史料
五大书记:
在1945年6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
从此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后来的实践证明,中共“七大”产生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紧密团结合作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的身上,肩负着中国的前途与希望。
西柏坡:始建于唐代,原名柏卜,民国时始称西柏坡。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七届二中全会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红色经典》
梁衡的理性散文系列,被论家评为中国当代散文的一个高峰。
2006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专门把梁衡的政治散文集结为《红色经典》,《红毛线,蓝毛线》一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文集记录了梁衡多年来的理论思考与文学探索。 收录了梁衡的《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这思考的窑洞》、《大有大无周恩来》、《红毛线、蓝毛线》等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翻开这本书,目录上的那些标题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而愉悦的,它完全没有以往政治题材的说教味。梁衡通过自己生动的笔,揭示了政治的真谛,挖掘了经典的时代意义。在他的笔下,领袖毛泽东成了一个“武林高手”,革命导师马克思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西柏坡的作战室里却在摆弄红毛线、蓝毛线。这种大胆的尝试,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原来政治可以这么写,道理可以这么讲。
几十年行走在文学、政治与新闻之间的梁衡说:“我始终不能以单一的作家身份对待写作,总有一种记者的挑剔,从政者的忧心和学者的冷峻藏在文学的后面,而这一切表现出来时只有文学的笑容,这就产生了像《红色经典》这样非常政治化但又追求文学美的作品。”
梁衡的“红色经典”散文从具象的山川风物入手,触景生情,在对伟大的历史事件的回忆中体会伟人、革命者、英雄、典型人物的“大情”“大理”“大义”,通过对伟人与革命领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作风的生动白描,为读者树立起人生的标杆和典范,引导读者形成积极有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书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法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也是正在全国开展的“八荣八耻”教育的一本生动实用的好教材。
北大教授董学文认为,梁衡的“红色经典”散文难能可贵地异军突起,直言写“大事、大情、大理,可谓大气磅礴,洞天别开。散文触及主旋律,这里的要诀,是要把伟人与凡人之间被扩大了的距离再拉回来,而关键是要遵循那条“艺术源于生活”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掌握以情动人的散文技巧,这些,梁衡都出色地实现了。梁衡走的是一条“无中生有”的新路。从他的散文中能够读到一种成熟的朝气,崭新的律动。他是踏遍青山情未老的歌者,其散文是培植健康人生观的佳酿。
作品欣赏
《红毛线,蓝毛线》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家之间的斗争就是天下之争,人心之争。孙中山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换取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中国从有纪年的公元前841年算起,不知有多少数得上名的君臣、政客,他们也讲操守,也讲牺牲,以换取人心,换取天下。唐太宗爱玩鸽子,魏征来见,忙捏在手里背在身后,话谈完了,鸽子也死在手中。王莽篡位前为表明不徇私情,甚至将自己的儿子处死。汪精卫年轻时也曾有行刺清廷大臣的壮举。人来人去,政权更替,这种戏演了几千年,但真正把私心减到最小最小,把公心推到最大最大的只有共产党和它的领袖们。当历史演进到20世纪40年代末,又将有一次政权大更替时,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再次为我们提供了这个证明。 如今,在西柏坡村口立着五位伟人的塑像,他们是当时党的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大领袖刚从村里走出来,正匆匆忙忙像是要到哪里去。这时中国革命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曾经将中国的河山觊觎并蹂躏了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寇终于心衰力竭,无可奈何地举手投降了,中国大地上突然又只剩下两大势力集团: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20年前,蒋介石就“剿共”,现在日本人走了,蒋介石又重做这个梦,你看“东北剿总”、“华北剿总”,又到处扯起“剿”字旗,他想在北方重演一场当年在江西的戏。但这时,早已南北易位,时势相异。毛泽东从从容容地将五位书记一分为二,他说,我和恩来、弼时在陕北拖住胡宗南,少奇和朱老总可先到河北平山去组织一个工作班子。平山者,晋陕与北平间一块过河的踏石,此石一收天下之势已明矣。
虽然已经有人马数百万,土地数千里,就要开国进京了,但是当五大领袖住进这个小村时,并没有什么金银细软。他们和其他所有的干部一样只有一身灰布棉制服。刘少奇带着那只跟随了他多年的文件箱,那是一个如农家常用的小躺柜,粗粗笨笨,一盖上盖子就可以坐人。这箱子后来进了北京,在“文化大革命”抄家中,幸亏保姆在上面糊了一层花纸才为我们保存了这件文物。现在这小木箱又按原样放在少奇同志房间的右角,而左角则是一个只有二尺宽、齐膝高的小桌,这是当时从老乡家借来的。少奇同志就是伏在这个小桌上起草了。他写好“大纲”后,就去村口召开全国土改工作会。露天里搭了一个白布棚算是主席台,从各边区来的代表就搬些石头块子散坐在棚前。座中一位最年轻的代表,是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这将是一次要把全国搅得天翻地覆,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啊。会场没有沙发,没有麦克风,没有茶水,更没有热毛巾。这是一个真正的会议,一个舍弃了一切形式,只剩下内容,只剩下思想的会议。今天,当我们看这个小桌,这个会场时,才顿然悟到,开会本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工作,大家来到一起是为了接受新思想,通过交流碰撞产生新思想,其他都是多余的,都是附加上去的。可惜后来这种附加越来越多。这个朴素的会议讲出了中国农民一千多年来一直压在心里的一句话:平分土地。这话经太行山里的风一吹,便火星四溅,燃遍全国。而全国早已是布满了干柴,这是已堆了一千多年的干柴啊,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这场火着了又熄,熄了又着,总没有着个透。现在终于大火熊熊,铺天盖地。土改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三大战役中民工支前参战就达886万人,八百万啊,相当于国民党的全部陆海空军。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只平山县,土改后,王震同志振臂一呼:保卫胜利果实!一次就参军1500人,组成著名的三五九旅平山团,这个团一直打到新疆,现在还驻扎在阿克苏。解放战争实质上是10年土地革命的继续,是中国农民一千多年翻身闹革命的总胜利,而土改则是开启这股洪流的总闸门。但开启这个闸门的仪式竟是这样的平静,没有红绸金剪的剪彩,没有鼓乐,没有宴会,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这个木柜,这张二尺小桌,和河滩里这一片曾作为会场的光秃秃的石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00:02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