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随想曲
吴厚元曲作
《红梅随想曲》是著名作曲家吴厚元于1980年为二胡与管弦乐队所写的一首单乐章协奏曲,是以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及部分旋律等音乐片断为素材而重新构思创作而成的。她以宏大的气势,悲壮的情调,深刻地塑造了女英雄江姐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的革命理想、情操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
创作背景
《红梅随想曲》创作于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正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走出来,步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二胡作品创作方面,有两个特征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创作大型体裁,其二是现代作曲技巧、语言的大胆尝试,代表性的作品有《新婚别叙事曲》(张晓峰朱晓谷)、《长城随想曲》(刘文金)、《蓝花花叙事曲》(关铭)、《红梅随想曲》等。
作品评价
作曲家吴厚元于1980年代初期创作的《红梅随想曲》几乎是每位二胡演奏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试炼,这个作品不但需要优秀的技术来克服快速音符的障碍,还需要有深厚的音乐理解力来诠释整个作品,可以说集演奏训练的重点于一身。《红梅随想曲》最可贵的创作特色是它能鼓动人心。作者破除常规,不以用歌剧的情节来叙事,而用音乐素材重新构思创作,用抒怀的表现手段,描写内心感情起伏的波涛。
乐曲欣赏
表现精神
乐曲由引子和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红梅赞》的旋律为主题发展变奏,歌颂红梅的品格而乐观向上的精神第二部分为小快版,二胡和乐队演出副主题的轻快旋律,表现充满理想的乐观精神。第三部分从散板发展,运用戏曲音乐中拖腔的要素,接著二胡由慢板深切的抒情,转入快板的高潮,经过一段二胡独奏的华彩乐段,进入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为主题再现,《红梅赞》的主题在乐队壮阔地演出中展开,展现出奋斗的精神,最后二胡与乐队交织快速演奏,在强烈气势中结束。
《红梅随想曲》为作曲家吴厚元于1980年创作的一首单乐章式的二胡协奏曲,采用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及部份旋律为素材构思创作而成。将二胡与民族乐团的音响统一布局,用抒情的第一人称写法,描写主人翁内心起伏迭宕的情感。
引子部分
引子的旋律一开始就由二胡开门见山地奏出核心主题,并以各种不同的音高作了四次引伸和模进,加上乐队的呼应与烘托,似序曲般地将音乐带入第一乐章,亦把听众的感情带进了音乐所提示的意境中。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以《红梅赞》的旋律为音乐主题,由二胡以中速奏出优美完整的主题,并进一步加以变奏和展开,随之由乐队演奏主题。它通过描绘红梅凌寒开放、傲霜斗雪的高贵气质,赞美了红梅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既升华了内心世界的美,又歌颂了辉煌灿烂的美好事业。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为活泼的小快板,在乐队热烈的节奏音型伴奏下,二胡奏出了副部主题,刻画出充满理想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红梅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屈精神。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从散板开始,运用了戏曲音乐的拖腔,并引伸发展了核心主题,是深情的倾诉,像回忆并展望美好的未来。音乐由抒情的慢板发展到紧拉慢唱的快板,逐渐推向高潮,并引入二胡独奏的华彩乐段。二胡深情的倾诉,缓慢而充满哀思的段落表现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是再现部,是全曲的再现和总结。乐队奏出了原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梅赞》的主题音乐,歌颂了“三九严寒何所惧”的红梅品格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从而将全曲推向高潮。最后,用副部在主调上的再现作为急板的结尾部,二胡与乐队的角力更加激烈。乐队最后奏出主题,以千军万马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的磅礴气势结束在急板的核心主题音调中,表示不屈的红梅精神最终都会取得胜利,就好像“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塑造形象
人物形象是一部作品的核心所在。尽管有些作品是以山水风景为主,但始终都离不开当地的风土人情,作者借景来抒发心中的情感。一部优秀的二胡作品,它的人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把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而其中通过使用不同的弦法来塑造音乐形象是重要方式之一。二胡名曲《红梅随想曲》是一部弦法对塑造音乐形象产生重要影响的成功典范。作曲家吴厚元非常熟悉二胡弦法的特点并且在乐曲中把它应用得当,使得音乐形象和二胡弦法两者成功结合在一起。
《红梅随想曲》的片段中各种弦法对塑造作品中人物的不同形象的影响:
《红梅随想曲》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基点,同时又借鉴了许多西方音乐的作曲方法,为现代二胡曲的创作打开了一条新路。作曲家主要使用了四种弦法:G调sol、re弦,C调re、la弦,D调do、sol弦,降B调mi、si弦。而这些不同弦法的运用体现了主人公江姐性格的多面性。这部作品的创作特色是在第二部分中使用了五个不同的弦法,通过频繁地转调来描写人物的不同性格。通过以上举例表明:不同的二胡弦法能产生不同的艺术色彩,能对塑造作品中的音乐形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曲家只有熟悉二胡弦法的特点以及把它应用得当,才能把音乐形象和二胡弦法成功结合在一起,才能把音乐形象塑造得更加完美。
作者简介
吴厚元(1946-1999)为湖北省武汉人,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1980年代初期应朋友之邀创作京胡独奏曲《京郊行》,荣获“北京市1982年度音乐创作”一等奖,随后在京胡创作领域还写作京胡协奏曲《人与戏──读<三国志>有感》。开拓了京胡的演奏艺术空间,并且证明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非常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在二胡创作方面,最有名的作品莫过于根据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创作而成的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另外还有吴厚元的第二首二胡协奏曲《竹韵》。其它创作方面,则以琵琶独奏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较为知名。除少数创作外,吴厚元亦为民乐团编配许多伴奏版本,如《秦腔牌子曲》、《流浪者之歌》等等。
参考资料
红梅随想曲.中国古曲网.2007-5-20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7 12:48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