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核是随生物进化逐渐出现的,称非脑
神经核。位于
中脑的被盖部(占据被盖大部),为圆柱状的细胞柱,自上丘阶段延至间脑的尾部。
小脑发出的结合臂交叉后进入红核,其中一部分止于红核,另一部分继续上行止于丘脑。自红核发出的纤维,在被盖的腹侧交叉下行,为红核脊髓束,止于前角运动细胞。红核借红核脊髓束把小脑等处的冲动传递到前角细胞,在调节体态和维持运动协调上有较大的作用。
解剖结构
1、红核:
红核是中脑网状结构的一部分,系一卵圆形细胞柱,由于红核富有血管,呈淡杏黄色,自上丘下缘伸入间脑的尾侧部。可分为大细胞部(旧红核)与小细胞部(新红核)。大细胞部位于红核的尾侧部,其轴突组成下行纤维—红核脊髓束;小细胞部组成红核的大部分。来自结合臂的一些小纤维束终止或穿过红核。动眼神经根向腹侧呈弓形穿过红核。在红核嘴侧端,有缰脚间束通过。
红核的联系复杂而广泛,其传入纤维主要来自小脑中央核和大脑皮质。
红核发出的纤维,投射到脊髓、脑干和小脑。有红核脊髓束、红核橄榄束、红核丘脑束。
红核又是许多传导径路的中继站,转送小脑冲动到间脑和脊髓,有些小脑冲动又返回至小脑。来自大脑皮质的冲动,通过红核到达脊髓和小脑。如红核受到损害,可引起轻颤和一些不随意运动。这是由于阻断了小脑和纹状体之间的通路,也可能是阻断了小脑和大脑之间的通路,而引起的运动紊乱。
2、中脑:
中脑是脑六个部分中最小的部分,仍保持神经管的原始形态,长约15~20毫米,位于脑桥和间脑之间。中脑腹侧面上界为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腹侧面两侧有粗大的纵行纤维构成的隆起,称大脑脚;在左右大脑脚之间的凹陷处,称脚间窝,动眼神经根自窝的外缘出脑;背侧面(又称顶盖)有四叠体,由两对小圆丘组成,上一对称上丘,是视觉皮质下中枢,它借上丘臂(为白质纤维)与外侧膝状体联系;下一对称下丘,是听觉皮质下中枢,它借下丘臂(为白质纤维)与内侧膝状体联系。在下丘的下方有滑车神经穿出。中脑内有中脑水管,上通第三脑室,下通第四脑室。
在中脑横切面背侧部中央,有中脑水管的断面,中脑水管的周围有一层灰质,称中央灰质。灰质的背侧是四叠体。中脑的腹侧即大脑脚,每侧大脑脚被一层含黑色素的神经细胞(即黑质)分为二部:黑质的背侧部,称被盖,其中含有网状结构,向下与脑桥的网状结构相连;黑质的腹侧部,是一层很厚的神经纤维板,称为脚底。
被盖,由灰质和白质组成。被盖的中央部有细胞体堆聚构成的红核,此核是皮质下运动中枢,细胞突相互交叉,并构成红核脊髓束。在红核的外侧有传导本体感觉和皮肤感觉的上行纤维,将这些纤维统称为内侧丘系,行向丘脑。内侧丘系与红核之间的间隙,称中脑网状结构,其背侧有中央灰质。中脑水管在中央灰质中通过。在中脑水管的底上,有动眼神经核和滑车神经核,前者位于上丘平面内,后者位于下丘平面内。在动眼神经核的内侧有达克谢维奇氏核,此核中的细胞发出的突起形成内侧纵束,行入脊髓。
与红核相关的疾病
(一)中脑梗死——Wernekink连合综合征:
概述:
中脑存在众多连接小脑的神经纤维。小脑发出的纤维经齿状核中继后,经小脑上脚在中脑导水管前方中脑下部旁正中区交叉至对侧中脑红核,形成Wernekink交叉。该部位由基底动脉旁正中支供血,当基底动脉旁正中支闭塞时,即可引起Wernekink连合的损害,称为Wernekink连合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包括肢体共济失调、躯干共济失调以及共济失调性构音障碍,偶可伴有眼球运动障碍和腭肌痉挛。
此综合征发病率较低,病灶位于中脑大脑脚的中线位置,部位较小,临床上容易忽略,导致漏诊。因此临床上当患者出现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时要行颅脑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红核丘脑综合征:
病变部位在丘脑外侧核群的前半部,多为丘脑穿支动脉闭塞所致。其临床表现有:①小脑性共济失调,为腹外侧核病变,小脑发生的结合臂纤维在此处中断,不能投射到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区,使小脑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支配所致。②意向性震颤:发生机制同上。③舞蹈徐动样运动:为腹前核受损所致,多为短暂性。除血管病外,丘脑肿瘤亦可引起红核丘脑综合征,并有丘脑肿瘤的其他症状,如颅内压增高、眼部症状、精神症状、内分泌症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