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拂墓
湖南省醴陵市文物保护单位
红拂墓,档案:湖南省醴陵市城区西山办事处书院居委会靖兴山的山坡上,东面约100处是渌江书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唐朝的开国功臣李靖南征,其妻红拂随征。不幸的是,红拂在醴陵染病而亡,安葬于西山。
墓葬简介
红拂墓为民国13年(1924)重修,墓葬为三合土筑,墓碑上部有一用花岗岩打凿的四角飞檐碑顶,顶部成葫芦状,1995年用大理石雕刻立像于墓地。塑像边有四角“惜红亭”一座。
墓冢坐西朝东,拱起呈半球形,基部为八方形,边长1.2米,高0.38米。顶部中间立着一块高约两米的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着“红拂之墓”,左右刻有前人的名联“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 。墓的右侧立有手握宝剑,脚踏石块,英姿飒爽的红拂女雕像一座。
墓主简介
红拂为隋朝相国杨素之侍姬,姓张名出尘,因手执红色拂帚而称红拂。相传唐李靖将军拜竭杨素时,红拂夜女扮男装逃出相府,追随李靖,表示“丝萝愿托乔木”,与李靖结为伉俪。红拂一直跟随李靖行军在外,转战南北,不辞辛劳。
修建历史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靖率军平定长江中游的萧铣割据势力后,继续南征岭南。途经醴陵时,随其出征的妻子红拂女不幸染病身亡。李靖只好将爱妻安葬于醴陵西山,并在此修建靖兴寺,募僧守护。
民国十三年,县官在修葺红拂墓时,在墓顶立两米高白石碑,碑左右刻对联为:“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
1924年,湘军团长何宣驻扎醴陵,听闻西山有红拂墓,特约友人前往凭吊。见红拂墓年久失修,几成荒冢,何宣当即倡议军中和地方官员集资修缮。新修的红拂墓墓顶设2米高汉白玉石碑,正面刻“红拂之墓”,左右两侧刻“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对联,阴面刻何宣所书《修墓记事》。墓旁还建了一座惜红亭,后改名靖兴亭。
修葺后的红拂墓,已经有了宽阔的墓道。道上伫立着一座四柱三开的石牌坊。中刻“惜红坊”,左右两侧分别刻着“慧眼”、“贤姝”四字,此乃对张出尘一生准确的概括。坊联则为“毓秀青山萦翡翠,出尘慧眼识英豪。”
墓葬近况
1985年,红拂墓被列为株洲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红拂墓旁增设了一座红拂女塑像。大理石质地的红拂女塑像,头顶双髻,身着披风,手持宝剑,凝视远方,似有所期。
传闻考证
红拂女跟随征战最后战死在醴陵,于是将衣冠葬于西山。据说八九十年代西山红佛墓被盗过,里间只有一块铜牌匾。
史载她去世后,李世民曾经降诏表示哀悼,并亲自题写碑名“大唐特进兵部尚书门下省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夫人张氏之碑”;又命魏征撰写墓志铭,命李靖建墓时,仿照霍去病、卫青之墓,筑突厥境内的铁山和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模型,以彰其功。据考证,张出尘的真身,后来移归故里。西山原墓内,只留存了一方铸铁牌,上刻“红拂浅葬处”。
相关诗词
尽管李靖与红拂女的故事出自唐代传奇小说,真假难辨,但千百年来,靖兴寺和红拂墓却成了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题材。
晚唐诗人韩偓有《靖兴寺杜鹃》诗云:
一圆红艳醉陂陀,自地连梢簇茜萝。蜀魄未归长滴血,祗应偏滴此丛多。
清代诗人杜豫吉:
紫衣乌帽葬西山,碧草青磷没佩环。天地久长巾帼侠,史书谁把姓名删?
一双慧眼风尘外,三尺荒坟夕照间。酹酒忽生知己泪,非为脂粉泣红颜。
清代,曾广钧《红拂墓次韵饶石帆》:
渌江何处葬香魂,湘草湘花识暮门。乌喙旧官羞艳侠,虬髯小妹嫁王孙。
兵书定写簪花格,妆阁遥连细柳屯。景武丰碑长金粟,秦山楚水各烟痕。
近代,宁调元:贺新郎·次韵和蜕盦《题红拂墓》,与今稀同作
可有安身处。更谁何、千金市骏,草庐一顾。富贵功名堪弃置,难断情缘一缕。倘后且、重提杨素。红拂有灵应懊悔,惯荒唐、朝暮行云雨。平添我,愁无数。
于今一律归黄土。待回头、风流尽歇,夕阳如故。纵有英雄能偶辨,对影山鸡自舞。已觉得、身移数主。地下香君如可起,合情航、别向眉楼渡。询佛子,休嗔怒。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21:07
目录
概述
墓葬简介
墓主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