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古名明代学宫、社仓,位于广东省
汕尾市海丰县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国大革命时期,以彭湃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汕尾市)人民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明
洪武十二年(1379年),海丰知县郑源建造学宫(红宫)、社仓(红场)。
清代,社仓改称东仓。
清末,东仓倒塌成为草埔,改称东仓埔。
民国十六年(1927年)10月,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的领导及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配合下,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继4月、9月二次武装起义之后)武装起义,成功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学宫(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成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11月18日—21日,在学宫(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召开了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工农兵代表311人,大会上彭湃做了报告,并且决定把学宫改为红宫;11月21日,彭湃指示在东仓埔兴建红场,用以举行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经过连续10昼夜突击施工,兴建了红台和红场大门;12月1日,海丰人民在红场(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举行了五万多人参加的庆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彭湃、董朗、
颜昌颐、
刘琴西、
杨望等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5日,董朗、颜昌颐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
叶镛、
袁裕、
徐向前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部队与海丰工农革命军在红宫、红场(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会师。
遗址特点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主要由红宫、红场组成,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红宫为五进院落式布局,前为六柱牌坊式大门,第二座为风火式山墙硬山顶,第三、四、五座为歇山顶,均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存建筑有灵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称“文庙”)和两厢配殿,两厢配殿保存有革命文物,大成殿是红宫主体结构;红场西面与红宫相邻,大门门额上浮塑“红场”两个大字,为彭湃手书,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
文物遗存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遗存有日文教科书、海丰县总工会印戳、彭湃的题词、中国共产党党旗、留声机等。
日文教科书,由日本宏文学院编辑,该课本是彭湃于民国七年(1918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时用的,书内的很多地方有他用日文写的注释。
海丰县总工会印戳,铁质,长6.7厘米,海丰农民运动发展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农会组织相当完善,各行各业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会组织,并有相应的组织章程和组织纪律规定。
彭湃的题词,是彭湃为鼓励战友而题,质地为宣纸,内容为“为民前锋”四字,用毛笔墨汁书写。
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苏维埃时期的党旗,是中国共产党较早的一面旗帜。
留声机,民国十一年(1922年)彭湃刚开始发动农民运动时,用此留声机放音乐吸引周边农民,并通过宣传来唤醒农民觉悟,让他们知道“农民团结起,革命搞到底,你分田我分地,有田有地真欢喜”的革命道理。
历史文化
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彭湃领导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半年,彭湃领导的农民武装加上叶镛、徐向前等带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部分兵力,在海陆丰、普宁、惠来、潮州一带开展武装斗争,拓展革命根据地,巩固、捍卫苏维埃政权。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彭湃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奉命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彭湃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关押在上海龙华监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英勇斗争。面对死亡威胁,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他坚定地表示:“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推翻反动的统治,建立全国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8月30日,彭湃与战友
杨殷、颜昌颐、
邢士贞4人高唱《国际歌》,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年仅33岁。
研究价值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是中国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海陆丰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此诞生,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成立,管辖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红色旅游景区。
2019年10月7日,赤山约农会旧址并入海丰红宫、红场旧址。
所获荣誉
2005年11月20日,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14个部委联合发文,将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列入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旅游信息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民南路中段。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开放时间:08:30—17:00 。
汕尾市——汕尾大道——红场路——海丰红宫、红场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