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分级》(GB/T 32863-2016)是2017年3月1日实施的一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制定过程
制定背景
红宝石属于刚玉宝石,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品种。在宝石学中规定,除红宝石以外,其他颜色的刚玉宝石均为蓝宝石,因此蓝宝石有橙、黄、粉、绿、紫等多种颜色。随着中国彩色宝石市场开始繁荣,红宝石更是受到中国国内消费者的追捧,价格一直走高。但由于中国国内对于蓝宝石没有相应的品质评价标准,国际上仅有个别检测机构有自己制定的评价体系,而这些评价体系对于蓝宝石品质评价的要求也并不统一,导致红宝石市场上,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市场交易方面和维护消费者利益方面,都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
编制进程
为了保证中国国内红宝石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中国红宝石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早在1997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制定《红宝石分级》国家标准为目标,开始对红宝石的品质评价的市场进行调研,其间遇到标准制定工作的一些现实问题。
2005年12月26日,国家标准计划《红宝石分级》(20051840-T-334)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TC298(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土)。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网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工作。
2016年8月29日,国家标准《红宝石分级》(GB/T 32863-2016)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7年3月1日,国家标准《红宝石分级》(GB/T 32863-2016)实施。
制定原则
国际上针对彩色宝石以及红宝石的品质分级有多个分级体系,分级方法各自不同,自成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也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在《红宝石分级》(GB/T 32863-2016)国家标准制定初期,确立了起草的指导原则。
制定依据
国家标准《红宝石分级》(GB/T 32863-2016)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兴中泰宝石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暴伟、郑明智、赵峰、王曼君、马扬威、柯捷、毕立君。
标准目次
参考资料:
内容范围
《红宝石分级》(GB/T 32863-2016)规定了天然的未经优化处理或经热处理的未镶嵌刻面磨制抛光红宝石的分级规则。该标准适用于天然的未经优化处理或经热处理的未镶嵌刻面磨制抛光红宝石的分级,镶嵌刻面磨制抛光红宝石可参照该标准执行。
引用文件
参考资料:
意义价值
《红宝石分级》(GB/T 32863-2016)在参照国际上多个关于红宝石分级体系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现有实验条件、科学可靠、可操作性强的标准。该标准整体水平与国际接轨,是在充分考虑了中国现有珠宝检测机构和经销企业的检测能力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在规范红宝石分级方法,提高红宝石市场的检测技术水平,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红宝石分级.国家标准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