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又名红娘虫、么姑虫、红女、红蝉,是蝉科昆虫红娘子的干燥全虫。其形似蝉而小,体长15-25毫米,宽约5-7毫米;头部及胸部均呈黑色,唇基朱红色;头部两侧有复眼,大而突出,杂有黑褐色的斑块;触角1对,位于复眼间的前方;前胸背板前狭后宽,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左右两侧有2个大形斑块;雄虫在后胸腹板两侧有鸣器,翅2对,长大,胶质;前翅黑色,后翅褐色,有光泽;翅脉黑褐色,明显。因其翅灰有黄斑,体黑色,亦有头翅作赤色,故名。
动物形态
黑翅红娘子体较大,长15~25mm,宽5~7mm。头黑色,复眼褐色,凸起半球状。单眼3个,淡红色,基部全被黑色长毛,胸部黑色,中胸背两侧各有一大的朱红色斑块。足3对,全为黑色,并披黑色毛,前足腿节较中、后足腿节发达,其侧缘有3个刺,内侧缘无刺,跗节5节,末端有2爪,无爪间垫。前翅黑色,披褐色刚毛,后翅淡褐色,透明,腹部朱红色,基部宽,向末端浅窄成塔状,腹基部的腹面左右各有一发音器,雌虫尾部有黑褐色产卵器。
褐翅红娘子与
黑翅红娘子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种的前翅褐色,后翅为淡褐色,半透明。
生活习性
樗鸡喜欢栖息于臭椿、榆、栎等树木上,弹跳能力极强,以刺吸式口器插人植物组织,该虫在关中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4月中旬越冬卵孵化为若虫,若虫共5龄,6月中旬出现成虫,8月中旬至10月下旬成虫交配产卵,卵产树干的向阳面,成虫寿命可达4个月。成虫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差,秋季雨水多、温度低,可大大缩短成虫寿命,降低第2年虫口基数;反之,如果秋季少雨,则虫口基数增加,易对树木造成危害。
分布范围
红娘子成虫多生于丘陵地带,清晨栖息于低矮树丛杂草中,雄虫昼鸣,不能高飞;若虫生活于未开垦的砂质土壤中。我国湖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
养殖方法
移植寄主植物
将三年生以上的椿木,在早春时移植到适宜场所,剪掉两米以上的树冠,使其由乔木型变为灌木型,促使新生枝条萌发。用铁窗纱及木框做成网笼罩上,笼上留一小门便于出人。
采集种卵
樗鸡成、若虫弹跳力强,不易捕捉,若强行用网兜捕,常使其四肢或长喙受伤,不易成活。因此,成、若虫不易收集,最好于秋末冬初在其寄主植物树干向阳面寻找初产卵块,连同老树皮一起刮下,放入纸盒内,置于10℃左右下保存。翌年早春,在纸盒内撒少许清水,提高湿度,纸盒外穿几个小孔,用铁丝悬挂于移植的寄主植物上,孵化出的若虫即可自行迁移到寄主植物上取食。
饲养方法管理
成、若虫抵抗不良自然条件的能力均很差,若在蜕皮前后不食不动,无避敌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如突遇恶劣气候,则极易大量死亡,应在笼顶设置遮挡物加以保护。成虫过度惊扰,易使其体上蜡粉脱落,失去自我保护能力,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在成虫期应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若虫期湿度不可过低,以免妨碍其正常蜕皮。
化学成分
含脂肪类和红、黑色素等,其中黑翅红娘子含油酸、棕榈酸、硬脂酸、
肉豆蔻酸、花生油酸、辣子酸和脂肪烃等,过去一致认为红娘子因体内含斑蝥素而有剧毒,但近年的报道表明红娘子不含斑蝥素。
主要价值
樗鸡以干燥成虫入药,有破瘀散结、通经堕胎及解毒等功能,主治经闭,外用可治疥癣、疮毒、
淋巴结核等症,由于全虫含有斑螯素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因此其毒性强,用法用量应遵医嘱。
主要危害
主要危害臭椿、葡萄和苦楝,其次是杨树、楸、榆、珍珠梅、海棠等花木。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梢上刺吸危害,栖息时头翘起,有时可见数十头群集在新梢上,排列成一条直线;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所刺的植物伤口颇深,其排泄液粘附于枝叶和树下植物上,引起污煤病而使表面变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环境质量。嫩叶受害常造成穿孔,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危害特点
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植物和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危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有惊动即跳跃而去。经3次蜕皮,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活动危害至10月,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树干的南面,或树枝分叉处。一般每块卵有40~50粒,多时可达百余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白蜡粉。成、若虫均具有群栖性,受惊即跳跃逃避,飞翔力较弱。
红娘子喜干燥炎热处,蜡蝉发生与气候的关系甚大,若8、9月雨量特别多,湿度高,温度低,冬天开始早,可缩短其寿命,来不及产卵而早死;同时因雨量增加,植物汁液稀薄,营养降低,影响产卵量,使翌年虫口量下降,反之,若秋季雨水少,则第二年易酿成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