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小学位于会宁县和靖远县两川交汇之处,东依“靖天”公路,西傍祖厉河畔。学校始建于1924年。为会宁县一所较大的村级六年制学校。
办学历史
综观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4年—1949年)
学校初创时期,学校仍为封建社会时期的私人私塾,忽视了小学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阶段(1949年—1977年)
建国以后,这所私人私塾改为五年制小学。此时,由于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教育主要依靠地方政府集资、老百姓投工投料来办,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
第三阶段(1977年—1982年)
1977年春季,学校由小学五年制变为七年制学校,靖远县人宋维新任校长。
1982年,学校由七年制转变为八年制,由郭城人徐士俊任校长。
这一阶段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老百姓的办学热情非常高,地方政府对教育也很重视,学生入学率有所提高,学校恢复了生机,90%以上的学生有了上学的机会。
第四阶段(1982年—1988年)
学校由七年制转变为八年制,教学规模有所增大,师资力量也较为充足,为高一级中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使地方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第五阶段(1988年—2008年)
1988年8月,地方政府将中学部调离出去,学校成为一所村级六年制小学。由塬边乡人卢海塬任小学部校长,本乡人赵中英任中学部校长。
在地方政府与村干部的关心与帮助下,经过几任校长的不懈努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自2002年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向西部倾斜、向农村倾斜,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政府向学校拨款38万元用于危房改造,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
在这一阶段,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对教师先后进行培训、继续教育,在提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使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得到老百姓的肯定。
这一阶段,学校实现了“六配套”。学校六室齐全,音、体器材充足,实验教学达到小学Ⅲ类标准,图书室现有图书4365册。入学率从2005年起依次为99.8%、99.4%、99.6%。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2.2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826平方米。学校六室齐全,音、体器材充足,实验教学达到小学Ⅲ类标准,图书室现有图书4365册。学校现有教师28人,其中小学一级教师14人,小学高级教师6人,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者占70%。现有12个教学班,600名学生,其中女生283人。
所获荣誉
学校、教师、学生获市、县级各种奖励39项次。
1993年,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
1996年,学校被评为会宁县“先进集体”;
2000年,学校少先大队荣获市“雏鹰大队”称号。
有20名教师先后荣获市、县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称号。
文化传统
学校遵循“德育为首、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严谨求实、团结奋进、尊师重教、培育英才”为办学宗旨;以“建设一流特色的学校,培养全面加特长的人才”为总体目标。学校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强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师德意识,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无私奉献精神,建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和谐人际关系,创设“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工作环境,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勤学、健康文明、生动活泼的良好校园氛围。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拓展学生视野,逐步形成灵活多样、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教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学校教学工作正朝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迈进。
历任校长
自1977年以来历任校长名单:宋维新、徐世俊、卢海塬、王丕孔、赵中英、杨勇武、赵永胜、张学礼、魏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