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螨科(学名:Tetranychidae)是蛛形纲真螨总目之下的一个科,该科动物俗称红蜘蛛,也称黄蜘蛛。红蜘蛛
幼螨呈圆形,初孵时淡黄色,具3对足,第一次蜕皮后渐变为橙黄色,具4对足。成年螨体色多变,常见为红色,体长约0.44mm。雌螨背部隆起呈卵圆形,存在越冬型和非越冬型,前者体色鲜红色,后者体色暗红色;雄螨背部扁平呈菱形。
形态特征
幼螨阶段
初孵幼螨呈淡黄色,具有3对足。经过一次蜕皮后,其颜色逐渐转变为橙黄色,并发育出第4对足。卵呈圆球形,直径约为0.13毫米,刚产时为无色透明,随后颜色逐渐转变,从淡黄色变为深黄色,孵化前呈微红色。
若虫阶段
若虫具有4对足。在其发育的早期阶段,体背开始出现刚毛,两侧有显著的黑绿色斑纹,并开始产生丝。到了后期,可以通过外部形态特征区分雌雄,雌若虫体形呈卵圆形,颜色为翠绿色,而雄若虫的身体末端较为尖锐。
雌成虫阶段
雌成虫的体长约为0.5毫米,宽度约为0.3毫米。其前体部与后体部的交界处为身体最宽处,体背前方略微隆起。背面共有26根刚毛,分布成六排,这些刚毛细长且基部无瘤。其足为黄白色,长度短于身体。体背两侧各有一条黑绿色斑纹。根据季节变化,雌虫可分为冬型和夏型,冬型体色鲜红且略带光泽,而夏型雌虫在初脱皮时体色较浅,取食后变为暗红色。
雄成虫阶段
雄成虫的体长约为0.4毫米,宽度约为0.25毫米。身体末端尖削,初脱皮时呈浅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绿色及橙黄色。体背两侧各有一条黑绿色斑纹。其产卵的卵圆球形,呈橙红色,而在后期产的卵颜色较为浅淡,呈橙黄色或黄白色。
栖息环境
偏好高温干燥的生态环境。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可促进其繁殖速度。该物种通常在冬季潜伏于植物叶片下方、土壤裂缝或杂草根部,待春季气温回暖后,首先在越冬寄主和杂草上进行繁殖。红蜘蛛倾向于群居生活,常在叶片背面靠近叶脉的位置刺吸植物汁液。
分布范围
红蜘蛛在中国的分布包括河北、北京、河南、辽东、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区。国际上,该物种亦分布于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家。
生活习性
食性
红蜘蛛群居于植物叶背,以
口器刺入叶肉吮吸汁液。主要危害茄科、葫芦科、豆科等多种蔬菜作物。
活动
红蜘蛛在幼螨期展现出强大的移动能力,善于爬行和隐藏,能够进行长距离移动,并可通过风、雨水以及寄主携带进行传播。红蜘蛛以卵或受精雌成螨形式在枯枝落叶、铃壳、土缝、地膜下和渠边杂草根际处群集越冬。一年中可繁殖8-10代,早春气温达到7℃时恢复活动,先在杂草或越冬寄主上取食繁殖1-2代,5月上旬迁入棉田为害。7-8月高温干旱期为害最为严重。
生长繁殖
红蜘蛛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一个雌虫平均每天可产卵5-6粒,最多可达19粒。一只成年螨可产卵40-100枚,年繁殖代数可达10-15代,产卵期平均为14天,最长可达36天。其寿命一般为23-40天。
红蜘蛛繁殖一次的时间需要10-20天,卵期约为4天,幼端期约为2天,再经过10-15天即可进入成熟期,成螨的产卵期仅需3天左右,卵一般集中产在叶脉附近且凹陷处,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卵从叶片上脱落,提高卵的成活率。红蜘蛛在幼螨期时就具备极强的移动能力,既可以爬行,又能够吐丝随风飞起,远距离进行跨越。
危害与防治
主要危害
红蜘蛛以受精雌成螨形式在植物枝干裂缝和靠近树干的土缝等处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开始发芽生长时,越冬的雌成螨开始活动并危害植物。开始时呈点片发生,靠爬行和吐丝下垂,通过风力、雨或人为传播。5月中旬气温升高红蜘蛛进入盛发期;7月至8月为全年发生高峰期,为害最为严重,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此外,红蜘蛛还可能作为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化学防治
在监测到红蜘蛛点片发生时,应立即实施点片防治。若危害程度较高,可进行全田喷药处理。建议使用
克螨特、螨即死、
炔螨特等杀螨剂,并与尼索朗或四螨嗪混合使用,以实现对成螨、若螨和卵的同步杀灭。由于棉叶错螨在棉叶背面结网产卵,其隐蔽性较强,使得药剂难以直接作用。因此,为提高防治效果,必须使用大水量和低浓度的药液,冲破螨网,确保叶螨能够接触到药剂。在喷药时,应特别注意中下部叶片的背面,确保喷涂均匀。建议每7至10天喷药一次,连续2至3次,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应合理使用农药并交替使用,以防止害螨产生抗药性。
农业防治
根据红蜘蛛越冬卵的孵化规律及其在杂草上取食繁殖的习性,应在早春进行土地翻耕,清除地面杂草。在越冬卵孵化期间,保持田间无杂草,从而使红蜘蛛因缺乏食物来源而死亡。
物理防治
在枣树发芽及红蜘蛛上树为害前(约4月下旬),可在树干中部涂抹无毒粘虫胶形成闭合的粘胶环,宽度约1厘米。每隔2个月重新涂抹一次,以阻止红蜘蛛向树上转移,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对红蜘蛛危害较严重的植株,也可进行刮除翘皮,清除枝干上的枯叶、落叶以及杂草等越冬场所,消灭过冬雌成虫、卵等,降低虫源基数。
天敌防治
红蜘蛛的天敌主要有捕食螨、食螨
瓢虫、
草蛉、
蓟马等,其中捕食螨在自然天敌种群中占优势地位,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