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医院遗址
万宁市和乐镇境内的遗址
红军医院遗址位于万宁市和乐镇六连岭双沟岭。
琼崖红军医院的前身是中共万宁县委创办的双沟岭临时医院。1928年,万宁县农民举行暴动,琼崖特委派出东路工农革命军第二营前往营救,数千名群众得以脱险,其中有20多名伤员由工农革命军救护到万宁县委驻地荔枝坎,随后又转到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的双沟岭。县委建立起临时医院,对伤员进行抢救治疗。当时没有医生,县委派员到龙滚文曲村请乡村中医冯朝益来临时医院给伤员治疗。分界墟战斗,我军受伤的指战员更多,有些伤员生命危在旦夕;红军里的医疗组织又很不健全,有些连队连卫生员都没有。为了及时抢救和医治红军伤病员,1928年2月,中共琼崖特委决定把万宁县委创办的双沟岭临时医院改建为琼崖第一所红军医院,设立门诊室、手术室和住院部,委任王昭华为医院院长兼军医主任。并明确规定,医院必须在治疗伤病员的同时,加紧培训医护人员,为红军各基层输送人才。当时的医院条件十分简陋,医院的门诊室、手术室、住院部等都是砍竹子、割茅草搭盖而成,医院里连简单的现成药和医疗器械都没有。六连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医院的治疗也以草药为主。经过医务人员的不断研究、试验,应用在医疗上的草药就有60多种。包扎的纱布用树皮纤维来代替,消毒的药水以草药煮水代替。那时候,除消炎生肌的药膏外几乎没有使用成药。药膏是用荔枝仁、槟榔仁捣烂,用纱布过滤去渣取其细粉晒干,然后用海棠油或蜂蜜调匀而成,手术床用四条桩支起一块竹篾来代替,手术钳则用竹子制作。正是这些土制的药物、简陋的器械,使一批批伤病员恢复战斗力,重返战场。
后来,由于战争频繁,红军医院必须跟随部队一起活动,因而医院也没有固定的地址,经常流动于六连岭的加雷峰、寮尾涧、儒轩涧、牛竹涧、加索冷水沟、六连岭、大涧一带。即使战事频繁,医疗工作十分紧张艰苦,但医院也没有放松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红军医院培养了近300名医生和护理人员,分别派往各营连,逐步健全了部队基层的医疗组织,为琼崖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该医院移动频繁,没有固定地址,其他医治地点无法一一记载,而且最初砍竹子、割茅草搭盖的门诊室、手术室、病房等都是茅草屋,随着年长日久,已不复存在。
参考资料
..............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23 23:3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