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山西省繁峙县地方传统戏剧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山西省繁峙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戏剧起源
“秧歌”曲调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传入“繁峙”,当时的民间艺人张信把“秧歌曲调先传入奋地、白马石一带(现属应县管辖),初时不能登台演出,只是逢庙遇会,四时八节打摊子、凑热闹,因此乡民们称之为“玩艺儿”。由于艺人们多属于奋地、白马石一带,故而,人们称之为“奋地秧歌”。这就是繁峙秧歌的前身。
“繁峙秧歌”是由民歌和民间歌舞发展而来的。初期的“秧歌”是一种广场艺术,大多在逢年过节之时演出。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是只扭不唱的“过街秧歌”;一种是有扮相的“故事秧歌”;一种是歌舞结合的“地摊秧歌”,打圈演唱,有时人们也叫它“耍玩艺儿”的;还有一种以男女二人问答对唱表演故事的“秧歌”。
发展历程
从清代的道光年间开始,奋地的民间艺人张代把众多秧歌的特点、优点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和发展,并吸收了其他剧种的精华,将其融化在“秧歌”之中,搬上舞台演出,秧歌便盛行起来,成为一个特有的地方小剧种,活跃在繁峙、应县、浑源、五台、代县、原平、怀仁、大同等地,艺人们一到农闲季节便聚班搭伙,沿村串乡演出,农忙时归家务农,结束了“混玩艺儿”的时期,进入了亦农亦艺的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繁峙秧歌没有常年活动的固定班社,都是农闲时,艺人们自由组合,聚班搭伙,沿村串乡演出;农忙时各自归家务农;到了冬天,便以“座坊”(村里的爱好者自由组合一班人,请一个或两个艺人,坐下来教戏,这是秧歌艺人们的传艺方式)的形式传艺排戏,准备来年演出。因此,秧歌的艺人们大都不是科班出身,他们的师徒关系是在“座坊”和“跑班”之时建立起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了“繁峙县秧歌剧团”。当时全团57人,上演节目86个,经常上演的节目70多个,常用曲牌42个,演出的节目大部分是宋朝戏和一些朝代不明的小出子戏。
文化特征
音乐唱腔
繁峙秧歌唱腔结构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其中板腔体的基本板式有10种,曲牌体的“训调”有17种,另外还有若干个小调,器乐曲牌75个。
繁峙秧歌戏初期为板腔体的唱腔,较为简单。后来汲取了多种艺术形式后,板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多种唱腔融合而成。繁峙秧歌戏所用唱腔主要来源于梆子腔中的板腔体,有大调、训调、六股子等。大调包括“流水”“二性”“三性”“介板”“倒板”“栽板”“滚白”“巴镣子”“闷昏”“清场”等基本板式。训调包含四平训、苦相思训、高字训、下山训、跌落金钱训、推门训等。其中,六股子是繁峙秧歌戏唱腔中最具特色的唱腔。
唱词特点
繁峙秧歌戏的唱词部分多为七言句和十言句,道白部分初期使用方言较多,后来丑角仍沿用方言,其余角色都改为蒲式道白与方言的结合。唱词运用了许多方言口语、俗语以及俚语,这也是它形成乡土地域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代表剧目
繁峙秧歌的早期剧目大多为滑稽调笑的生活小戏,主要剧目有《打灶君》《打瓦罐》《瞎子观灯》《拉老汉》《安瓜》《借冠子》等,这类戏情节简单,载歌载舞,较多保留地摊秧歌和故事秧歌的特点。此后,繁峙秧歌逐步摆脱地摊秧歌的影响,剧目内容多反映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有些剧目则自其他剧种移植,代表剧目有《赶三关》《李大开店》《汗衫记》《三复生》《刘玉郎思家》《对菱花》(《丁郎认父》)等,这类剧目故事性有所加强。在这一基础上,繁峙秧歌的剧目更向大本戏发展,注重唱功和做功,代表剧目有《花亭会》《九件衣》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繁峙秧歌戏是来自民间的艺术种类,反映了人民朴实的情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风格质朴、剧目丰富,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已经成为繁峙地区一种标志性的艺术文化。
繁峙秧歌戏是由民间舞蹈演变成为戏曲的,现代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尤其它的唱腔融汇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承人物
张润来,男,1932年生,2009年5月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戏(繁峙秧歌戏)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繁峙县文化馆获得“秧歌戏(繁峙秧歌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秧歌戏(繁峙秧歌戏)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繁峙县秧歌剧团。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6年8月26日晚,繁峙秧歌剧团应忻州市文化局之邀,在忻州剧院“周末大戏台”演出,演出的繁峙秧歌戏为《回龙转》(又名《王华买老》)。
2018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昆山市人民政府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盛典在昆山市举办,繁峙秧歌戏等剧目参与演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5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